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5.3 表格操作教案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5.3 表格操作教案3

资源简介

总 课 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 (windows 7+office 2010) 总课时 80 第 3 课时
课 题 任务5.3 表格操作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美化表格的各种方法 2.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表格计算、表格排序
过程与方法 1.掌握美化表格的各种方法。 2.掌握简单的表格计算、表格排序 3.培养学生信息加工能力。 4.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2.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和自主探索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精神;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美化表格、表格计算、表格排序。
教学难点 理解选择的单元格区域与其边框设置的关系。
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信息量比较大,涉及到操作点多,例如表格创建、编辑、修饰、计算和排序等操作,而且每一个知识点都非常重要,要求学生活学活用。 学情分析 职高生的共性是一般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高一的学生刚接触应用软件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应用软件操作的方法,学生来源不同,技能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于是,我们设计的任务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实用性,要考虑到学生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我们的教学设计又要考虑到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整体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有可能因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只完成任务的基本标准,对于操作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有创作欲望的,可以在任务书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教学手段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学生学习。讲解示范,学习模仿,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相结合。
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 教师自我评价
教 学 进 程 安 排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出示上节课同学们设计的课程表,有的只有表格和文字、有的已经加上斜线表头、有的应用了表格样式、有的已经应用了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边框与底纹的设置。根据不同的作品给予肯定的评价,从而导入新课。 要求学生在美化表格时要注意实用性、突出重点。不然你的美化只是为完成任务而美化,没有实用性。 【教师提问】有部分同学的表格上面没有标题“课程表”,应该如何插入呢? 〖学生活动〗学生上台演示其操作过程(插入标题)。 任务一:用工具“边框与底纹”对话框美化“个人简历”表格边框 任务一说明: 1、制作完后文件以“姓名”+“任务一”命名; 2、上传作品到FTP的“基本任务”目录下。 【教师活动】展示上交的个人简历,并进行适当的评价与补充。 〖学生活动〗观看演示过程。 【教师活动】利用“边框与底纹”对表格进行美化“课程表” 任务二:用绘制表格美化“课程表”表格 任务二说明: 1、制作完后文件以“姓名”+“任务二”命名; 2、上传作品到FTP的“基本任务”目录下。 【教师活动】通过美化后的表格已经是非常漂亮的,但有时表格中还会涉及到一些表格的其他操作,就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吧。出示销售表 〖学生活动〗观看演示表格,觉得自己也可以制作这样一张表格,但对“合计”和“平均”有疑问,需要人工计算吗? 【教师活动】介绍表格中单元格的引用(A1,ABOVE上面、LEFT左边)和计算方法(比如说加、减、乘、除运算,和SUM求和、AVERAGE求平均值) 〖学生活动〗观看演示过程,并进行思考。 拓展一:制作一个销售表 任务一说明: 1、制作完后文件以“姓名”+“拓展一”命名; 2、上传作品到FTP的“拓展任务”目录下。 【教师提问】如何对表格的数据进行排序呢?请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上台演示,其他同学观看。 【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如何将一个表格快速分成两个表格呢? 〖学生活动〗布局/合并/拆分表格。 【教师活动】除了这个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快捷键Ctrl+Shift+Enter。如果只按Ctrl+Enter,会分页 【课后思考】如何把两个表格合并成一个表格? 完成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并总结
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