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3.1 因特网基础知识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3.1 因特网基础知识 教案

资源简介

授课题目及章节 3.1 因特网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 1、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了解TCP/IP协议的概念及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3、了解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
教学重点 1、了解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 2、掌握用ADSL方式接入Internet的方法,会建立ADSL连接的操作。 3、IP地址的表示方法,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教学难点 IP地址的表示方法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解 课时 23、24
教 学 过 程 任务一 Internet 什么是Internet 因特网又称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或许您已经听说过Internet(因特网),或许没有,但这都没有关系,只要您跟着我,耐心地看一遍,您就会发现,原来,Internet并不神秘。 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的很多机构加入了Internet,这就使在国际之间传递信息成为可能,Internet能为您做些什么呢? 1、可以收发电子邮件; 2、可以获取所需的信息WWW; 3、向世界传送你的信息(文件传输FTP); 4、打国际长途; 如果您已经对Internet有了兴趣,那么,请跟我来,让我们一起去遨游那广阔而奇妙的网络世界。 世界上有很多组织,像公司、大学、研究所等机构,他们把机构内部的计算机联成网络,在计算机之间进行通讯,这就是局域网。公司、大学、研究所局域网上的计算机的资源可以共享,比起单机来优势非常明显,所以人们就想到,为什么不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资源呢?于是许许多多这样的局域网又通过各种方法互相连接起来,国际之间的信息传递,形成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网,这就是Internet。直到今天,这个大网还在不断地变大,可以预见到的是,在不久的将来,Internet必将使人类的生活发生根本意义上的变化。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的很多机构加入了Internet,这就使在国际之间传递信息成为可能。 我们在浏览网页、使用网络服务之前还需要向网络营运商申请开通网络服务,从IPS商那里获取用户名和密码,才能建立网络连接。由于因特网就在我们身边,有的学生已经有此经历,教学时,可以让有此经验的学生介绍,让没有经验的学生从中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即时指导。 任务二 TCP/IP协议 1、IP协议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网协”,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 2、TCP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运输层(Transport layer)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说明(specified)。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UDP是同一层内另一个重要的传输协议。
教 学 过 程 任务三 IP地址 1、IP地址 所谓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地址。按照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用二进制来表示,每个IP地址长32bit,比特换算成字节,就是4个字节。例如一个采用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是“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这么长的地址,人们处理起来也太费劲了。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开不同的字节。 2、IP地址分类 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每个IP地址包括两个标识码(ID),即网络ID和主机ID。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ID,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有一个主机ID与其对应。Internet委员会定义了5种IP地址类型以适合不同容量的网络,即A类~E类。    32位IP地址空间的划分 其中A、B、C3类(如下)由InternetNIC在全球范围内统一分配,D、E类为特殊地址。    网络类别 最大网络数第一个可用的网络号 最后一个可用的网络号 每个网络中的最大主机数 A126112616777214B16382128.1191.25465534C2097150 192.0.1223.228.254
5
①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 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 A类IP地址 地址范围1.0.0.1-126.255.255.254(二进制表示为: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1111110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②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B类IP地址地址范围128.1.0.1-191.254.255.254(二进制表示为:10000000 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1 - 10111111 11111110 11111111 11111110)。  ③C类IP地址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1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C类IP地址范围192.0.1.1-223.255.254.254(二进制表示为: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00000001 -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0 11111110)。 除了以上三种类型的IP地址外,还有几种特殊类型的IP地址,TCP/IP协议规定,凡IP地址中的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的地址都叫多点广播地址。因此,任何第一个字节大于223小于240的IP地址是多点广播地址;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0的地址(“0.0.0.0”)对应于当前主机;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llll0”的地址都留着将来作为特殊用途使用;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该类地址中数字127.0.0.1到127.1.1.1用于回路测试,同时网络ID的第一个6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111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它标识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地址范围224.0.0.1-239.255.255.254 。E类IP地址以“11110”开始,保留用于将来和实验使用。 任务四 接入因特网 个人上网接入方式从最早速度较慢的窄带方式逐渐被宽带方式所代替,目前较常用的宽带上网方式有ADSL、小区宽带两种。 1、ADSL接入 以ADSL接入方式,主要用分离器,ADSL MODEM连接到计算机的网卡。 掌握建立网络拨号连接的方法。右击桌面上的“网络邻居”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网络连接”窗口,按照提示的步骤操作即可。 2、局域网接入:可以较低的整体价格获得较高的园区接入速度。 3、无线接入:指从业务节点接口到用户终端全部或部分采用无线方式。
课堂小节 当用户使用Internet服务时,首先要把计算机接入Internet中去,然后要在计算机中进行相关设置,这样才能与Internet连通。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掌握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法,了解IP地址的含义及分类,为使用Internet奠定基础。
作业 1、什么是IP地址?共分哪些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