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表格的编辑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高教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表格的编辑 教案

资源简介

授课题目及章节 表格的编辑
教学目的 1、熟悉表格属性的基本设置。 2、掌握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3、掌握斜线表头绘制。 4、掌握表格中用简单公式对数据进行计算。 5、掌握表格数据进行排序。
教学重点 1、创建并编辑表格。 2、对表格数据的处理。
教学难点 1、表格的格式设置。 2、制作斜线表头。 3、简单的公式计算及数据进行排序。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解 课时 35、36
教 学 过 程 任务一 创建和编辑表格 Word为制作表格提供了许多方便灵活的工具和手段,可以制作出满足各种要求的复杂表格,并且还能对表格数据进行简单计算和排序。 1、创建表格 让学生思考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表格,让学生说出表格的特点,同时准备几张复杂的表格结构框架用投影机展示,向学生提出问题:表格有几行几列?单元格大小是否一致?复杂表格的行与列如何统计?然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创建典型几种表格的雏形。 2、编辑表格 创建的表格具有行与列,只是简单表格,对于一些复杂的表格,还需要对表格进行编辑。 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照教材样例,在计算机上自主探索表格菜单栏的运用,通过合并单元格制作表格。对于这个复杂的表格还可以分别使用“拆分单元格”与“合并单元格”制作。 任务二 格式化表格 格式化表格包括在表格内输入字符、图片等内容,以及设置表格内容及单元格的格式。 1、设置行高、列宽 需要学生认识并掌握“表格属性”对话框。教师在教学中依次选择各个选项卡,依次设置表格的行高、列宽、以及单元格等,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2、绘制斜线表头 各个单元格设置完成后,利用表格菜单中的“绘制斜线表头”命令,设置表头斜线。教学中要注意提示学生表头斜线只第1行第1列设置。 3、输入表格内容 在进行了基本设置的表格中输入文字并对文字设置格式。这部分知识和前面第二节中介绍的字符和段落格式化方法相同。 4、设置边框与底纹 表格的边框和底纹决定了读者对表格的第一印象。因此,使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设置表格格式,也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
教 学 过 程 完成斜线表头设置边框底纹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斜线表头单元格如何设置底纹。要注意的设置包括在“绘图”菜单中设置“绘图网格”对话框中的“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均为最小值;取消斜线表头内的“组合”才能对斜线表头的对象进行设置等注意事项。 5、标题行重复 介绍表格应用中其他技能。例如,教材对“拆分表格”、“标题行重复”、“表格自动套用格式”等作了介绍,建议在表格实际应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更多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任务三 计算和排序表格数据 1、表格的计算 单击菜单“表格”→“公式”命令,打开“公式”对话框,输入计算公式。 2、表格的排序 单击菜单“表格”→“排序”命令,打开“排序”对话框,在“排序”对话框中设置。 任务四 完成下列操作 1、使用表格自动套用格式 将插入点移入要排版的表格中。单击“表格”菜单中的“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命令。在“表格样式”列表框中选择一种格工式名。在“要应用的格式”区中选择需要的某种格式。在“将特殊格式应于”区选择特殊格工匠区域 2、将文本转换成表格 3、将表格转换成文本 4、表格的计算 ①加法(+或sum) ②减法(-) ③乘法(*) ④除法(/) ⑤求平均值(average) 5、表格中的排序
讨论 在WORD中能不能快还完成排名次?
课堂小节 本章介绍了如何创建表格、在表格中插入单元格、行或列、删除单元格、行或列、拆分单元格等操作方法,还讲述了如何建立复杂的表格、表格中数据的计算与排序、表格与文本之间的转换、由表格生成图表等。表格在办公文档中经常被使用, Word为制作表格提供了许多方便灵活的工具和手段,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制作出满足各种要求的复杂表格,并且还能对表格数据进行简单计算和排序。
作业 如何将表格转换成文字? 公式如何使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