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教版《计算机组成原理》 内存的技术指标和故障简析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高教版《计算机组成原理》 内存的技术指标和故障简析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 内存的技术指标和故障简析
参考资料 教材 教学配套 网络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授课节数 2节
教学目标 1. 掌握内存的主要技术指标 2. 内存常见故障分析
相关知识 CPU、主板的技术指标
学习重点 1. 内存的容量、工作频率、带宽等技术指标。 2. 内存故障的表现
实施建议 1. 讲解每项技术指标,理解这些指标对内存的影响。 2. 通过实验或网络视频图片给学生看内存的故障表现。
课后评价(或后面的课后总结) 内存的容量、工作频率比较容易理解,但带宽有些难度,尤其是关于带宽的计算,需要多举例子。虽然说我们装机不要计算,只要通过对照表查找就行,但最好能理解带宽和频率和内存数据宽度的关系。
【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
2.维持好课堂纪律,活跃课堂气氛。
3.做好笔记,便于课后复习。
【课题导入】
内存的技术指标较多,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内存的容量、工作频率、带宽等,理解内存的主要技术指标,对我们选购内存有指导性的意义。此外,能判断内存的一些常见小故障,并能排除,也是有必要掌握的。
【讲授新课】(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内存的主要技术指标
1.内存的容量
目前常见的内存存储容量单条为512MB、1GB、2GB的,一般来说,我们尽量配置单条容量较大的内存。内存的容量大小影响计算机的执行速度,容量越大,能存储的数据越多,CPU读取的速度也越快。
2.内存的速度
内存是使用“ns,纳秒,1ns = 10-9秒”为单位计算存取速度,而其他外置存储装置,如硬盘,则使用“ms,毫秒,1ms=10-3秒”为单位。
3.内存的工作频率
内存模块的包装上,常标明DDR400、DDRⅡ800、DDRⅢ1333、DDRⅢ1600 DDRxxx的数字表示内存的工作频率,工作频率是指内存与CPU数据交换的速度。
4.内存的带宽
内存包装也会有PC3200、PC6400等标记,PCxxxx的数字部分则是内存的“工作带宽”。工作带宽是内存每秒可以处理、提供的数据量。两者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互换,工作带宽越大,工作频率就越高,性能也越好。内存带宽的计算方法为:B表示带宽、F表于存储器时钟频率、D表示存储器数据总线位数(目前均为64位)、N表示时钟脉冲上下沿传输系数,则:B=F*D/8*N。
5.内存的CL值
CL是指内存收到要求数据的命令,到检索出数据所延迟的时钟周期。如CL2内存模块需要2个延迟时钟周期,因此CL数值越小越好,当然,其价格也越贵。一般,DDR内存的CL值为2~3,DDRⅡ内存的CL值为3.5~4,DDRⅢ内存的CL值为5~11。
6.内存通道
目前有双通道和三通道,可解决内存带宽不足的问题,三通道内存技术是双通道内存技术的后续技术发展。
7.双、单面内存模块
市场上的内存模块有些是单面颗粒的,也有双面颗粒的。双面模块会比单面的性能稍微好一些。还有以后的内存加速技术,都是适用于双面内存模块的。
8.ECC内存模块
ECC全名为Error Correction Code(错误检查和纠正),ECC内存模块是提供给服务器、高端计算机使用的,而且还需要主板支持ECC内存模块才可以正常使用,一般个人计算机并不需要ECC内存模块。
二、内存故障分析
[故障现象1]开机黑屏,伴有内存报警,无法正常启动。
[分析处理]在安装内存时没有装到位、机器在搬动过程中震动、内存金手指的氧化等,都会引起内存与插槽的接触不良。现象表现为在开机过程中不能正常启动,解决的方法如下:第一步,取下内存,重新装好再开机启动,如果正常启动说明是内存没安装好引起的接触不良;如果仍不能正常启动,第二步,取下内存用无水酒精和橡皮擦内存的金手指和插槽后再安装,如果正常启动可能是金手指上有灰尘或氧化引起的故障;如果还不能正常工作,第三步,应换个内存插槽试插内存,如果能正常启动说明可能是主板上的原来插入内存插槽的故障。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法解决,则有可能是内存物理损坏。
[故障现象2]开机黑屏,也可能伴有内存报警,无法正常启动。
[分析处理]这种内存故障可能会报警,也可能不报警。如果不报警,那么故障同主板损坏、CPU烧坏等故障表现差不多,我们必须认真判断硬件故障,使用“替换法”“最小硬件法”等方法,从而确定出损坏的硬件,如果更换内存即可排除故障,则说明是内存的物理损坏。
注:“替换法”“最小硬件法”可参见第15章。
第二课时
[故障现象3]计算机有时开机后内存报警;有时能启动操作系统,但经常自动进入
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模式,运行应用软件时莫名死机;不识别和不能支持大容量的内存。[分析处理]主板芯片组与内存不兼容引起的故障是比较麻烦的事,常遇的就是捷波主板与茂矽内存,它们在一起使用经常会出现开机内存报警的现象,拔插内存后故障会消失,但是过段时间可能还会再次出现。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更换内存或主板。
[故障现象4]有时计算机不能启动;有时能进入操作系统,但是运行应用软件时会给出一些错误提示或无故经常死机或重启,不能正确识别内存容量等。
[分析处理]计算机升级,新买了内存,但旧的又舍不得扔,这样两根内存同时使用既不浪费又增加内存容量;或主板支持双通道,用两根内存组成双通道内存系统。这些情况都是双内存同时在工作。也许这些内存中单个工作都很正常,但组成双内存后可能存在着一些兼容上的问题,导致系统不稳定。可以试着更换内存的位置,这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是把低速的旧内存插在靠前的位置上。也可以先使用其中的一个内存启动系统后进入BIOS设置,将与内存有关的设置项依照低速内存的规格设置。假设是DDR333和DDR400的内存混合使用,先装上DDR333内存,将计算机启动,进入BIOS设置,将内存的工作频率及反应时间调慢,以旧内存可以稳定运行的规格为准,再关机插入DDR400内存,这就是所谓的“就低”原则。双内存兼容问题比较彻底的解决方法是尽量购买两条品牌、速度、容量等指标相同的内存,这样能最大限度避免兼容问题的发生。
【技能训练】
一、目标任务
1.观察内存标签,能识别内存的相关技术指标。
2.能正确判断内存与主板的接口是否对应,并能正确安装。
3.观察根据故障现象,能判断是不是内存故障。
二、示范讲解
1、对内存标签上的各项内容进行说明,指出相关的技术指标。
2、对内存引起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原因,适用的解决方案。
三、分组练习
1、同组同学间互相讨论内存的标签内容,正确理解。
2、把多块主板和多根内存条混在一起,学生进行安装。
3、上网浏览内存故障的一些表现及故障的解决方法。
四、巡回指导
适当讲解,指导学生
【布置作业】
1、 不属于内存的技术指标的是________。
(A)存储速度 (B)存储容量 (C)内存带宽(D)内存颜色
2、 一条标有PC2700的DDR内存条,是______规范。
(A)DDR200MHZ(100X2) (B)DDR266MHZ(133X2)
(C)DDR333MHZ(166X2) (D)DDR400MHZ(200X2)
3、市场调查选购实训
品牌 型号 价格(元) 容量 工作频率 带宽 CL值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学习,我们掌握了评价内存好坏的一些关键因素,可以更全面的判断内存的性能;对于常见的内存故障也有些了解,不会因为内存条松动这样的一个小问题而请别人帮忙,甚至花钱维修。我想这就是大家的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