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劳动版《电工基础 》1-1 电流和电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劳动版《电工基础 》1-1 电流和电压 教案

资源简介

课 题 1-1 电流和电压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了解电路的组成 掌握电流,电压,电位的基本概念及计算
教学重点 电流,电压的基本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 电位的基本概念及计算
课 型 理论 课时数 2
更新、补充 删减 内容
使用教具
课外作业
课 后 体 会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电路 1.电路及其组成 (1)电路:电流流通的路径 (2)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负载和导线。 2.电路图 用电气符号描述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称电路原理图,简称电路图。 3.电路的功能 (1)进行能量的转换、传输和分配 电能的传输示意图 (2)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扩音机电路示意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二、电流 1.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移动的电荷又称载流子。 2.电流的方向 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因此电流的方向实际上与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 在分析和计算较为复杂的直流电路时,经常会遇到某一电流的实际方向难以确定的问题,这时可先任意假定电流的参考方向,然后根据电流的参考方向列方程求解。 如果计算结果I > 0,表明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如果计算结果I < 0,表明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3.电流的大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就表示流过该导体的电流越强。若在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Q ,则电流I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I、Q 、t的单位分别为A、C、s。 4.电流的测量 (1)对交、直流电流应分别使用交流电流表和直流电流表测量。 (2) 电流表必串接到被测量的电路中。 (3) 直流电流表表壳接线柱上标明的“+”、“-”记号,应和电路的极性相一致,不能接错,否则指针要反转,既影响正常测量,也容易损坏电流表。 (4)要合理选择电流表的量程。 每个电流表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称为电流表的量程。 一般被测电流的数值在电流表量程的一半以上,读数较为准确。因此在测量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之前应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以便选择适当量程的电流表。 若无法估计,可先用电流表的最大量程挡测量,当指针偏转不到1/3刻度时,再改用较小挡去测量,直到测得正确数值为止。 三、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1.电压 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称为a、b两点间的电压,用Uab表示。电压单位的名称是伏特,简称伏,用V表示。 2 .电位 电路中某一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即为该点的电位。 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就等于这两点之间的电压,即Uab = Ua-Ub,故电压又称电位差。 注意:电路中某点的电位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但两点间的电位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3.电动势 电源将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的能力用电动势表示,电动势的符号为E,单位为V。 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负极指向正极。 对于一个电源来说,既有电动势,又有端电压。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而端电压则是电源加在外电两端的电压,其方向由正极指向负极。 4. 电压的测量 (1)对交、直流电压应分别采用交流电压表和直流电压表测量。 (2)电压表必须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3)直流电压表表壳接线柱上标明的“+”“-”记号,应和被测两点的电位相一致,即“+”端接高电位,“-”端接低电位,不能接错,否则指针要反转,并会损坏电压表。 (4)合理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其方法和电流表相同。 【小结】: 电路 2.电流 3.电压 4.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