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2-5基尔霍夫定律(二)课 时 教 学 目 标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能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两个网孔的电路教学重点 节点电流定律、回路电压定律、支路电流法教学难点 回路电压定律绕行方向和电流方向与电压正负的关系课 型 理论 授课时数 2更新、补充 删减 内容 无使用教具课外作业课 后 体 会教 学 过 程 设 计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称回路电压定律。它指出:在任一闭合回路中,各段电路电压降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用公式表示为 ∑U = 0 电源电动势之和 = 电路电压降 按虚线方向循环一周,根据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可列出 UAB + UBC + UCD + UDA = 0 即 E1-I1R1 +E2-I2R2 = 0 或 E1 + E2 = I1R1 + I2R2 由此,可得到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教 学 过 程 设 计∑E = ∑IR 即在任一回路循环方向上,回路中电动势的代数和恒等于电阻上电压降的代数和。 在用式∑U = 0时,凡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回路循环方向一致者,该电流在电阻上所产生的电压降取正,反之取负。电动势也作为电压来处理,即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电压取正,反之取负。 在用式∑E = ∑IR时,电阻上电压的规定与用式∑U = 0时相同,而电动势的正负号则恰好相反。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可以推广应用于不完全由实际元件构成的假想回路 上图电路中,A、B两点并不闭合,但仍可将A、B两点间电压列入回路电压方程,可得 ∑U = UAB + I2R2 - I1R1 = 0 例题 下图电路中,E1 = E2 = 17V,R1 = 2Ω,R2 = 1Ω,R3 = 5Ω,求各支路电流。 1. 标出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和独立回路的绕行方向,应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 I1 + I2 = I3 教 学 过 程 设 计2. 应用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列出回路电压方程 对于回路1有 E1 = I1R1 + I3R3 对于回路2有 E2 = I2R2 + I3 R3 整理得联立方程 I2= I3 -I1 2I1 + 5I3 = 17 I2 + 5I3 = 17 3. 解联立方程得 I1 = 1A I2 = 2A I3 = 3A 电流方向都和假设方向相同。 这种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依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然后联立求解的方法称为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和独立回路绕行方向可以任意假设,绕行方向一般取与电动势方向一致,对具有两个以上电动势的回路,则取电动势大的为绕行方向。 【四、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