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之失误与挫折(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之失误与挫折(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6.1.3 失误与挫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过的严重失误的有( )
①“大跃进”运动 ②农业生产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2·1·c·n·j·y
A.抗日战争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4.“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些口号出现在( )
A.大生产运动中 B.“大跃进”运动中
C.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D.“文化大革命”中
观察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据此回答第5—7题。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千克)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5.分析上表数据变化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6.上题正确选项中的运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是因为该运动最根本的错误在于( )
A.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B.扩大了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
C.提出了无法达到的生产指标 D.忽视了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
7.对上述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忽视了经济规律,违背了基本国情
B.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破坏了自然资源
C.这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
D.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8.“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则旧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引起了某班同学的激烈争论。下列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较为典型,你认为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甲说:该消息反映出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农民已经走向共同富裕
B.乙说:该消息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生产迅速发展
C.丙说:该消息明显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
D.丁说:该报纸应该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9.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www-2-1-cnjy-com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0.下列历史现象与“文化大革命"有关的有( )
①土法大炼钢铁 ②“破四旧” ③大量冤假错案 ④写大字报 ⑤浮夸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⑤
11.下列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使中国国民经济损失巨大,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②是一次文化领域的革命
③使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受严重践踏
④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1953年,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创作了巨型油画《开国大典》。该作品曾有两次改动,其中一次改动是去掉刘少奇的画像。这次改动可能发生在( )
A.“大跃进”期间 B.“一五”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社会主义建设期间
13.下列事件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有( )
①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6年5月,北京大学出现了第一张大字报
③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权
④1971年9月林彪等人驾机出逃,机毁人亡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15.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曾有过很大曲折,不是主要原因有( )
A.人们的建设热情太高
B.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C.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D. 主观上急于求成
二、非选择题:
16.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很大的曲折。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大跃进”运动在工业和农业方面的表现分别有哪些?产生了哪些后果?21教育网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再次被造反派批斗侮辱以后,回到办公室,第一件事不是找一把椅子,或者一杯水,而是拿出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刘少奇像一座火山般地爆发了:“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当刘少奇再一次被造反派抓走时,他留给了家人一句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1)刘少奇的遭遇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这一运动除了使刘少奇等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遭受迫害外,还给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
(3)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刘少奇式悲剧的重演?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www.21-cn-jy.com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请回答:
(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犯过的什么严重失误?
(3)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C
B
B
D
D
C
C
B
11
12
13
14
15
A
C
A
B
A
二、非选择题:
16.
标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表现:在工业方面的表现,首先是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国人民为当年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在全国出现了全民炼钢运动;农业方面的表现,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后果: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③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了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假话盛行的现象。21cnjy.com
18.
(1)进行土地改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21·cn·jy·com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政策、方针的制定要符合国情、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
课件36张PPT。复习导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时间?标志?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呢?出现了哪些失误与挫折?(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第3课时失误与挫折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原因: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2.开始时间:1958年。3.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知识梳理工业上钢产量翻番,
农业上粮食“放卫星”高指标:浮夸风:共产风:瞎指挥:不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一切归公社所有,
大办公共食堂等假话盛行4.大跃进的表现:(2)农业生产方面: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点。(3)有些地方号召人们大放“文艺卫星”。(1)工业方面:不断提高钢产量指标,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展开全民炼钢运动。 1955年秋,毛泽东第一次提出要赶上和超过美国的想法时,他的说法是准备100年,力争50年,计划75年。1956年他再次提出时,变成要力争五六十年赶超美国。
1958年初,毛泽东提出要15年左右赶上英国,再用20到30年的时间赶上美国了。到5月,毛泽东就调整提出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赶上美国。又过了一个月,进一步的“捷报”使他又一次调整了赶超计划。他主张除了造船、汽车、电力这几项外,明年就应超过英国。进入到9月初,他已经不再注意英国了。他直截了当地要求党的领导人,要有大手笔,要解放思想:“为五年接近美国,七年超过美国这个目标而奋斗吧!”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老百姓把能炼铁的铁锅等原料全都捐献图6-14 土高炉群 中共中央提出了“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号召全国人民为当年生产1 070万吨钢而奋斗。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炼钢运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展开,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为了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都不放过。学校、工厂、机关、军队、农村……全国城乡炼铁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熄。人们上山开矿、挖煤、砍树,一切为了“赶超英美”。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种个南瓜象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
当时流行的民谣:
稻米赶黄豆,
黄豆像地瓜;
芝麻赛玉米,
玉米有人大;
花生像山芋,
山芋超冬瓜;
蚕长猫一样大,
猪长像大象;
一颗白菜五百斤,
上面能站个胖娃娃;
鱼秧撒下千万条,
条条养得扁担样;
玉米杆儿穿九天,
浑身棒子有几千。
图6-15 全国各地竞相以虚假纪录夸耀图6-16 离奇的宣传画, 上面写着: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请你总结一下“大跃进”在工业、农业和文化事业上的表现。结合客观实际, 你认为这些“奇迹” “成就”可能存在吗? 请说明理由。 “大跃进”在工农业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在建设上追求大规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全民大炼钢铁;农业战线连续放出亩产万斤粮的“卫星”。“大跃进”在文化事业上主要表现为:新壁画运动和新民歌运动。
不可能存在。因为这些所谓的“成就”完全是人为制造的,脱离科学实际,不符合客观规律。图6-17 人民公社的食堂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国农村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后来,邓小平评价道:“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灾难。”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5.人民公社化运动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
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
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
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共产风分配上平均主义6.评价: “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7.调整: 1961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停止“大跃进”运动,使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新轨道,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启示(教训)?认清国情,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 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急于求成、一步登天。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这是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
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十年,让人不堪回首的十年。
这是左倾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十年。
更是一段我们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1.背景:1962年以后,“左”倾思潮再度抬头,并发展成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2.时间:①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共中央通知》,决定设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后来,又正式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动乱开始。1966——1976年3.经过:②形成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图6-18 大字报 1966年5月,北京大学出现了一张大字报,矛头直指北京大学党委及其负责人。这张大字报得到毛泽东的肯定。从此,大字报被广泛运用,成为“文化大革命”中任意进行人身攻击、传播谣言、煽动闹事的重要工具。图6-19 “一月风暴” 1967年1月,由张春桥、姚文元策划,上海造反派头头王洪文等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权。毛泽东对造反派的夺权很快加以肯定:“上海革命力量联合起来,全国就有希望。”此后,各地造反派的夺权活动迅速蔓延,导致了全面内乱。 青年学生争相阅览毛泽东的“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全国立刻进入“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的混乱局面中。文革期间主要活动有:贴大字报、开批斗会等大字报批斗会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 旧风俗、旧习惯批斗彭德怀批斗刘少奇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红卫兵召开批斗王光美大会。 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 谭震林批斗大会陶铸批斗大会被批斗的文化人刘少奇含冤而逝——新中国最大的冤案红卫兵跳忠字舞搞个人崇拜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毛选)几乎成为人手必备的书籍。论发行量之大,世界上大概只有《圣经》可与之媲美。个人崇拜在那个年代,假如有谁敢对“太阳”——这一自然界的产物语出不敬的话,那他肯定离祸不远了。因为“毛主席象太阳”,而且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革命人民”的。③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驾机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机毁人亡。⑤1976年10月,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乱。④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加紧夺权活动。图6-20 庆祝粉碎“四人帮”4.性质:5.危害(后果):①刘少奇、邓小平等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被罢免职务,遭受迫害。②因大量冤假错案受到诬陷、迫害和株连的人难以计数。③各级政府瘫痪,工矿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国民经济状况迅速恶化。④整个国家陷入严重的动乱之中。使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践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经济建设被阻碍,给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6.影响: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崇拜;
要依法治国,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要正确认识国情,科学决策;
正确认识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6.启示(教训): 回顾第五单元的内容,说一说在“文革”期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我们能够从中得到怎样的历史教训? 从经济损失、社会秩序、教育文化等方面,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危害。然后结合口述资料、实物资料与文献资料,分析它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在长达十年的社会动乱中,我国国民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没有提高,有些方面甚至有所下降。社会秩序混乱,正常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工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教育制度和教育秩序遭受严重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全国的文盲、半文盲人数大大增加,造成我国文化科技人才青黄不接。 从国际上看,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局势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如日本、西欧。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正拉大了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教训: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保障社会健康有序发展。1956年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1958年 “大跃进”运动
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1976年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1976年 “四人帮”被粉粹课堂小结急于求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土法炼钢炼(毁掉山林);“文艺卫星”国民经济比例
严重失调1958对我国社会主义
所处的发展阶段
认识不足农民的自留地、家畜、
果树被收归公社所有;
集体劳动;吃大锅饭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毛泽东的错误
林彪、四人帮的罪行;盲目的个人崇拜贴大字报、开批斗会、破四旧;党和国家领导人被罢免和迫害;政府瘫痪;学校停课;工厂停工;群众组织大规模武斗1966-1976民主和法制遭受
破坏;经济发展
困难;科研停止;
干部知识分子深受迫害1958失误与曲折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