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教版《电力拖动》项目一安全用电(2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高教版《电力拖动》项目一安全用电(2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项目一 安全用电1-2课时
教 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安全用电。过程与方法:通过安全用电事故实例和图片讲解演示,让学生通过理解感知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明确安全用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学习,强化安全用电意识,增强责任心。
教 学重 点 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安全用电。
教 学难 点 触电急救
教学模式: 讲、练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1.介绍电能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和应用。2.介绍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及安全意识的淡薄,引发的事故案例。3.通过小故事引出问题:“什么是触电?”二、学一学知识1 触电的种类和方式1、触电的种类触电是指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导体,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人体触电时,电流对人们造成的危害有电击和电伤两种类型。 (1)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心脏、呼吸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它可使肌肉抽搐、内部组织损伤,造成发热、发麻、神经麻痹等,严重时将引起昏迷、窒息、甚至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中止而死亡。通常说的触电,多是指电击。电击是最危险的触电方式。由于电击时电流从身体内部通过,故触电者大部分外伤并不明显,多数只留下几个放电斑点,这是电击的一大特征。(2)电伤 电伤是指人体外部受伤,如电弧灼伤,与带电体接触后的电斑痕以及在大电流下熔化而飞溅的金属末对皮肤的烧伤等。常见的有灼伤、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2、触电的方式 (1)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指人体接触地面或其它接地体上,人体某一部份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如果安全距离不够,高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2)两相触电两相触电是指人体的两处同时接触带电的任何两相电源的触电。人体两端的电压为线电压,强大的电流会通过人的心脏,后果严重。 单相触电 两相触电 图1-1-1(3)跨步电压触电 当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大地表面形成分布电位,此时如有人在接地体附近行走,则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即为跨步电压。因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线路电压越高,离落地点越近,触电危险性越大。跨步电压触电图1-1-2知识2 触电现场急救方法1、脱离电源触电急救的第一步是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因为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时间越长,对生命的威胁越大,如表1-1-1所示。表1-1-1 不同大小的电流对人体的影响交流电流(mA)对 人 体 的 影 响 程 度0.6~1.5手指有微麻刺感觉2~3手指有强烈麻刺感觉5~7手部肌肉痉挛8~10手部有剧痛感,难以摆脱电源,但仍能脱离电源20~25手麻痹、不能摆脱电源,全身剧痛、呼吸困难50~80呼吸麻痹、心脑震颤90~100呼吸麻痹,延续3秒以上心脏会停止跳动500以上延续1秒以上有死亡危险(1)若离电源开关较近,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若较远可用带绝缘柄的利器切断电源线。(2)若导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挑开导线,或者借助绝缘手套、干燥的衣服拉开触电者(必须单手进行)。注意绝对不能直接用手或潮湿的工具去接触触电者,以防触电。(3)若高压触电,不能采用2的方法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这时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拉闸停电,或用相应等级的绝缘操作杆使触电者脱离电源。(4)若触及的是断落在地上的高压电线,在未知电线已断电前,必须采取防止跨步电压触电的措施(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等),否则不能接近断线点8~10m范围内。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要移到10m以外的地方再进行触电急救。 图1-1-32、现场诊断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除了拨打“120”外,应进行必要的现场诊断和救护,直至医务人员来到为止。诊断方法如下:一看:侧看触电者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看触电者有无呼吸。二听:聆听触电者心脏跳动情况和口鼻处的呼吸声响。三摸:触摸触电者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脉动。3、现场救护若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脏还有跳动,应立即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救护。若触电者虽有呼吸但心脏停止,应立即采用人工胸外挤压法救护。若伤害严重,呼吸和心脏都停止,或瞳孔开始放大,则应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救护。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易学有效,操作简单。具体操作方法如表1-1-2所示。表1-1-2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挤压法急救方法实 施 方 法图 示人工呼吸法使触电者仰躺在平硬地方,迅速松开紧身衣裤,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异物,应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用一个手指或两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中取出异物,要注意推到咽喉深处。采用仰头抬骨向上抬起,气道即可通畅。救护人员蹲跪在触电者一侧,用放在其额上的手指捏住其鼻翼,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托住其下巴,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触电者口对口紧合不漏气,大口吹气,然后放松捏鼻子的手,让气体从触电者的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每5秒吹气一次,坚持连续进行,不可间断,直至触电者苏醒为止,对儿童应每分钟20次,吹气量宜小些,以免肺泡破裂。胸外挤压法将触电者仰卧在硬板或地上,颈部枕垫软物使头部稍后仰,松开裤带,急救者跪跨在触电者腰部。急救者将右手掌根部按于触电者胸骨下二分之一处,中指指尖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当胸一手掌,左手掌复压在右手上。掌根用力向下压3~4cm,突然放松,挤压与放松的动作要有节奏,每秒进行一次,必须坚持连续进行,不可中断,直至触电者苏醒知识3 常用的安全用电防护1 、火线必须进开关 火线进开关后,当开关处于分断状态时,用电器上就不带电,不但利于维修而且可减少触电机会。另外,火线进开关还可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有的 3 瓦荧光灯在关灯后仍会隐隐发光,就是因为火线未进开关引起的,此时应改成火线进开关的电路。2 、照明电压的合理选择  一般工厂和家庭的照明灯具多采用悬挂式,人体接触机会较少,可选用 220 伏电压供电;工人接触机会较多的机床照明灯则应选 36 伏供电,决不允许采用 220 伏灯具做机床照明;在潮湿、有导电灰尘、有腐蚀性气体的情况下,则应选用 24 伏、 12 伏甚至是 6 伏电压来供照明灯具使用。 3 、导线和熔丝的合理选择  导线通过电流时,不允许过热,所以导线的额定电流应比实际输电的电流要大些。而熔丝做是保护用的,要求电路发生短路时能迅速熔断,所以不能选额定电流很大的熔丝来保护小电流电路。导线和熔丝的额定电流值可通过查手册获得。 4 、电气设备要有一定的绝缘电阻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导电线圈间必须要有一定的绝缘电阻,否则当人触及正在工作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电风扇等)的金属外壳就会触电。通常要求固定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低于 500 千欧;可移动的电气设备,如手枪式电钻、冲击钻、台式电扇、洗衣机等的绝缘电阻还应高一些。一般电气设备在出厂前,都测量过它们的绝缘电阻,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但是在使用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绝缘材料,预防绝缘材料受伤和老化。5 、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正确  电气设备要根据安装说明进行安装,不可马虎从事。带电部分应有防护罩,必要时应用联锁装置以防触电。6 、采用各种保护用具 保护用具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操作的工具,主要有绝缘手套、鞋,绝缘钳、棒、垫等。家庭中干燥的木质桌凳、玻璃、橡皮等也可充作保护用具。三、做一做课堂训练一:人体站在干燥的木梯上检修照明电路不造成触电的情况是? 分析:一手握火线另一手握零线,电流形成回路;一手握墙壁,电流通过人体进入墙壁也形成回路当然会触电课堂训练二:人体接触220V裸线触电,而鸟儿2脚站在高压裸电线上却相安无事,这是为什么?分析:人和鸟都是导体,人站在地上和220V火线接触造成触电事故,高压电线上的电压是指两根高压线之间或高压线与地面之间的电压,鸟儿两只脚站在同一根高压线上且靠很近,电压很小,故不触电课堂训练三:1.人触电就一定会死亡吗?2.发生触电事故常见的原因有哪些?3.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什么因素?4.安全电压值是多少?在此情况下绝对安全吗?5.发现触电的急救方法有哪些?四、评一评1、知识点小结,学生完成2、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对于从事电专业的学生来说,安全用电的意识必须强化。五、找一找:查找安全用电一些案例
教学后记 对于学习电专业的同学来说,安全用电首当其冲。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安全用电。
PAGE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