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教版《机械制图》 4.1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高教版《机械制图》 4.1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学科 《机械制图》 总课时 2 90分钟
课 题 第四章 第一节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组合体的类型,了解形体分析法并会区分组合体表面 间不同的连接方式。
能力目标 1.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2.独立思考独立绘图的能力。 3.团队合作精神与探究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 用多种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进而养生学生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组合体的不同类型。
教学难点 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
教学关键 建立空间感培养空间想象力。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协作探究法、演示教学法等。
教学地点 多媒体教室。
教 学进 程安 排教 学进 程安 排 教 学 进 程 安 排 教 学 进 程 安 排 教 学 进 程 安 排 教 学 进 程 安 排 教 学 进 程 安 排 教 学 进 程 安 排 教 学 进 程 安 排 教 学 进 程 安 排 第四章 组合体的表达与识读第一节 认识组合体的类型及形体分析法一、前提测评(10分钟)1.几何体三视图之间有什么关系?答:三视图之间满足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 2.基本体总体上分为哪几类? 答:一般情况下分两大类:平面基本体和曲面基本体。 设计目的:复习旧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新知识做铺垫。新课导入(5分钟)用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即:我们以后从事的机械设计工作是什么样呢?通过观看设计院中设计师的工作视频,开始本堂课。从工作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设计目的:观看设计师们的讨论,了解设计师们的工作环境,使用的工作软件,使学生们头脑中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有助于教学的展开,使教学场景与工作场景形成类似。教学实施过程(75分钟)检验同学们预习情况(8分钟)组合体的概念是什么?(2分钟)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构成的物体成为组合体。 组合体有哪些类型?(2分钟)答:叠加型、切割型、综合型。何为形体分析法?(4分钟)答:在组合体的画图、标注尺寸和识图的过程中,通过假想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形体,弄清楚形体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形式以及表面的连接关系,这种将复杂问题简单的分析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设计目的:书中关于基本概念的阐述已经十分清楚了,将基本概念布置学生自学、预习,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讲解不同类型组合体的特点(10分钟)叠加型组合体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可以由学生自学独立完成。(3分钟)切割型组合体这部分内容较叠加式组合体稍有难度,尤其是切割后的组合体多有不可见部分,需要同学们之间讨论,协作完成。(3分钟)综合型组合体综合型组合体具有叠加型和切割型组合体的共同特点,难度相对较大,这需要同学们在作图思考的同时得到教师的指导,然后经过学生讨论,最后完成。(4分钟)(三)根据不同类型组合体特点完成相应任务(25分钟)叠加型组合体相关任务通过观看动画,由同学们独立完成。(5分钟)2.切割型组合体相关任务,通过观看动画,由小组成员间讨论协作完成。(8分钟)综合型组合体相关任务,通过教师指导,小组讨论共同完成。(12分钟)随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解决 。 通过教师教学软件的功能实现对学生操作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随时与学生沟通,反馈,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准确运用形体分析法分析形体 (15分钟) 观看综合型组合体1的分解、合成动画。(3分钟)2.观看综合型组合体2的分解、合成动画。(3分钟)3.介绍组合体表面的交线并完成任务书中对应任务。(9分钟) 独立完成下列组合体三视图(10分钟) 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于形体分析法的掌握程度。给出标准答案:保存本节课完成的任务,按照指定上传路径提交。(7分钟)上传文件(1分钟)课程小结(5分钟)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同学之间交流体会,总结经验相互提高。教师对学生表现及知识点进行点评。组长填写组员表现评分表。布置作业(1分钟)完成制图练习册中相应习题。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制图手段取代了传统的尺规作图,但是尺规作图仍然作为所有制图手段的基本,仍然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专业基础课尤为重要的原因。板书设计: 难度不断增加,显现教学的层次性。明确哪些题目是学生可以独自完成的,哪些题目是需要讨论完成的,哪些题目是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同学们的声音:有些同学觉得自己并不是很擅长构建空间思维,希望老师能够将书中的例子做成三维模型。使用3DMAX制作模型动画,满足学生要求的同时,便于学生理解掌握。3DMAX也是同学们下学期即将学习的专业课,讲解其功能性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题目的时间和完成度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全过程体现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有效的突出了本课程的重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让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教师有意将形体分析法渗透于每个组合体类型的讲解之中。在此部分具体提出,并辅以具体的图形讲解,很好的突破了本课程难点。此部分知识点,为以后画组合体视图做铺垫。学生独立完成后上交作品,再给予正确的演示,培养学生自信的同时强调制图的规范性。同学之间的交流是关键。不局限于课堂上,鼓励同学们在课后多沟通多交流,相互提高。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无论什么学科,基本的知识点是最为重要的。
教 学反 思 什么样的课程设计是合理的课程设计?什么样的内容选择是合理的内容选择?我认为只有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才是合理的教学设计。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适应。如何实现?怎么去实现?这就是留给我们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工作。我尝试着从多个角度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用生动的实例演示来教授方法,实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教师要了解专业的前景,了解社会的需求,要到工作一线中去,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教学。那么学生应该如何去学习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软件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让学生始终带着兴趣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制图课程的有效方法,也可以掌握今后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式,学的是方法,学的是思想。每个假期我都会去企业进行定岗实习,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有着明确的目标,因为我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进而总结出应该设计哪些方案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是本节课设计的思想,也是我教学的思想。本节课,教学效果理想。不过由于个人的经验及认识水平,在细节的处理上还不尽如人意,希望能够通过以后的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不断为学生设计出更好的课程,为社会培养出更好的人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