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关爱他人【课程标准】课标摘录对应的核心素养 目标要求 道德修养:个人品德——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 团结友爱、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 社会公德——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做社会的好公民。 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担当精神——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 健全人格: 理性平和——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和社会的关系。 积极向上——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的意志品质。 友爱互助——真诚、友善,拥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帮 助,具有互助精神。对应的课程标准 总目标 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生能够关心社会,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主动承担对自己、社会的责任;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社会公德,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对应的学段目标 第四学段(7-9年级)中关于道德修养的内容: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在社会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关于责任意识的内容:关心社会,了解时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对应的学习主题及 内容要求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主题: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做文明的社会成员。课标解读结合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实施、具体的课标内容,从三方面进行解读学生学什么 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学生怎么学关爱他人 1.说出关爱他人的含义和表现。 2.总结关爱他人的意义。 3.梳理归纳关爱他人的方法。 通过经历分享、阅读故事、情景探究【教材分析】本框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使学生感悟关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学生体味关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从对他人、对社会、对个人三个方面分析关爱的意义,使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在行动上主动关爱他人。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关爱他人应该持有的态度、尺度和策略。【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已知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关爱他人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关爱他人的正向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关爱他人。应知 关爱他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感悟关爱对他人、对社会和自己的意义,培养自己的关爱情怀,掌握关爱他人的艺术,并能将关爱他人落实到行动中。障碍 有的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把得到他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自己陷入困境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但是,当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却以“这又不关我的事”,为借口一走了之。 方法 经验分享、阅读感悟、情景分析与探究【教学目标】1. 通过分享生活经历,能说出关爱的含义和表现,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感受关爱的力量。3. 通过情境分析和探究,能归纳关爱他人的艺术策略和注意事项,说出应如何以实际行动关爱他人,养成亲社会行为。【评价任务】1.分享记忆中最温暖的的一件事,说出关爱他人就是关心爱护,关爱无时无处不在。(指向学习目标 1,对应单元评价任务3)2.阅读赵阳的故事,从 3 种角度自主分析总结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指向学习目标 2,对应单元评价任务3)3.经历“关爱之旅”, 归纳关爱他人的艺术策略和注意事项。(指向学习目标 3,对应单元评价任务3)【课程资源】视频《90岁老太第一次坐火车出大山笑成了孩子》,赵阳的故事,“关爱之旅”情景材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导入 视频导入:《90岁老太第一次坐火车出大山笑成了孩子》 导入语:视频中民警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由此引出“关爱他人”。任务一:回顾关爱时刻 活动一:走进时光,回味关爱。 请你分享记忆中令你感觉最温暖的一件事。说说你的感受。 分享总结: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关爱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任务二:感知关爱力量 活动二:阅读分享会开始啦! 要求: 1.独读:认真专注不交流。做好阅读标记!用好双色笔。 2.交流:组长组织,组内群学,合作交流。 3.展示:小组代表将阅读感悟以关键词和关键句的形式写在卡纸上到讲台进行展示,展示时要语言表达清晰、仪态自然大方。展示结束后将卡纸用带有小组组号的磁钉粘在黑板上。 回顾自己类似的经历,从 3 种角度自主分析总结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说出人在社会中成长的内涵。 总结: 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他人,收获幸福。任务三:归纳关爱策略 活动三:关爱之旅 李萍假期在商场遇到一个走丢的小朋友,小朋友因为哭闹,无法完整的说出家人的信息,李萍很着急,带着小朋友满商场的寻找孩子的父母。一个多小时后,孩子父母着急找来,反而埋怨李萍:“你怎么把我孩子带走了!你看我孩子跑的一身大汗,空调这么凉,感冒了怎么办?” 李萍心里很委屈! 你想说什么 我们在关爱他人的时候也许不会如我们想的那么顺利与美好。请大家结合李华遇到的几种情况来分析一下我们在关爱他人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吧。 (一)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李华响应号召想去小区对口帮扶的黄瞳村送温暖,他想邀请几个同学一起去,但是同桌张明说:“非亲非故,帮什么帮!再说了,我们学生也帮不上什么忙!” 1.你怎么看张明的话? (二)活动中,有些同学想跟受助的孩子合影拍照发朋友圈,有几个孩子知道后扔下受赠物品跑掉了。 2.这给你什么启示? (三)他们离开村子时看到一个宣传队在推销净化饮水机,说:经国家扶贫补贴后仅需要付860元就可以了。很多村民在抢着办理,但李华并没有听在扶贫办工作的爸爸讲过有这样的政策!他上前询问该宣传队的工作人员,但是对方根本搭不理他。 3.李华应怎样做?课堂小节 今天我学到了…… 我想搞得更清楚的事情主要是…… 如果……我本可以从这一课中学到更多板书设计当堂小测1 .九江市退休民警尹先明,25年如一日坚持护送小学生上下公交车;连续40多年为孤残老人义务理发、洗头、打扫卫生,还帮扶了20多名孤儿。下列选项与材料蕴含的道理相符的是( ) A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B .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C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D .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2. . 中学生冬雪在上学路上,发现马路上的井盖破碎,成了一个陷阱,行人都在绕行,冬雪停下车找了些砖块在危险处围了个警戒圈,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打电话反映情况,结果她上学迟到了。下列对冬雪的行为评论正确的是( ) A .关爱他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B .费力不讨好,不值得去做 C .超出了自己的责任范围 D .没有时间观念,不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刚一出生就患有罕见的“脆骨病”,不但无法行走,稍有不慎还会骨折。为帮助他正常上学,班内5名同学自觉组成了帮扶队,常年接送、照顾小刚。“我这几名同学,对我比亲兄弟还亲。“提起同学们对自己的照顾,小刚感激地说。而这5名同学也感觉生活得很充实、很愉快,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的善举给予了高度赞扬。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帮扶队同学的行为进行简要的评析。作业布置 作业A:(侧重于基础巩固) 现在请你将践行关爱的行动写下来,放到班级“爱心盒”内,种下一颗温暖的“种子”! 作业B:(侧重于能力提升) 在家庭、学校或社会中做一件关爱他人的事,并写出你的感悟。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