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教版《数控铣加工项目教程》《六方凸台的加工》-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高教版《数控铣加工项目教程》《六方凸台的加工》-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过程:课后
教学过程:课后
《六方凸台的加工》教学设计
教学题目 六方凸台的加工 教学课程 《数控铣加工项目教程》
授课学时 2学时(共6学时) 授课对象 数控专业二年级学生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会使用M98指令编程,掌握其应用场合。
能力目标 学生跟随老师共同探究利用子程序调用编写六方凸台的加工程序,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情感目标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成功完成六方凸台的编程及加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 1.会使用M98指令编程,掌握其应用场合
教学难点 1.确定六方凸台加工工艺
教学方法 类比法、教学互动、讲练结合、分组教学等
教学手段 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微课巩固、CAM软件辅助、数控仿真软件等
学时分配 情境导入 获取新知 学以致用 成果展示 总结评价
5′ 35′ 25′ 5′ 10′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数控铣加工项目教程》是数控专业核心课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课 前 1.课前分组 教师根据学生既往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尽量保证个小组学习总体能力较为平均,每组中都有学习能力较强、中等和较弱的学生。 2.课前预习 课前给出教学资源网址,指导学生上网浏览,配合教材自主学习、预习课程内容,搜集学生反映问题并进行分析,总结出课上需要突破的重难点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工学结合 以校企合作产品为载体,营造良好的企业产品加工氛围,课前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内合作企业(北京精雕)了解六方堵头的加工工艺及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 学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 境导 入 提出问题1: 某箱体有一个六方孔,需要生产一个六方堵头。与学生讨论:使用直径ф20的立式机夹镶片刀能否一次性完成深度为20mm该零件的粗加工吗? (结合剥洋葱的实例) 提出问题2:如何实现分层切削? 引出本次课的内容:利用子程序调用的方法进行六方凸台的编程加工 学生问题1: 切削深度过大,刀具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加工。 学生问题2: 逐层切削,加工程序多写一些就可以了。 了解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情境描述: 选取生活中案例,引入课题,采取互动的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答案,教师起引导作用。 两个问题之间有一定联系,问题1是发现问题,问题2是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引出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兴趣。
教 学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获 取新 知 一、子程序编程指令 1.讲解子程序调用M98指令的编程格式 2.主程序与子程序的执行步骤 二、程序对比 给出第1个加工程序 给出第2个加工程序 归纳学生的答案,讲解2个程序的优势及不足 1.熟悉指令格式,巩固知识 2.观察动画演示,熟悉子程序调用的执行过程 通过对比,学生会选择第2个加工程序,大家说出各自的理由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自制华中数控系统执行子程序调用时程序执行过程视频 目的: 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子程序在调用时执行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2.类比法教学 目的: 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愿意自主探究学习;
教 学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获 取新 知 三、六方凸台的编程 1.分析零件图纸 2.确定工艺路线 3.编程节点的计算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制定工艺,跟着教师完成 学生观看模拟加工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并与教师一起给出答案 师生共同探究:零件图纸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纸 目的: 避免学生独自制定工艺、编程的盲目性、畏难情绪的出现,降低学习难度。 教师利用CAM软件制作动画, 目的: 学生通过观察,帮助其突破本次课学习难点
教 学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获 取新 知 4.总结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讲解 5.讲解编程方法及技巧 教师讲解编程步骤及注意事项 学生仔细观察,给出思考结果 学生利用手机或者电脑,扫一扫下载观看学习 鼓励学生发现规律,提升学习积极性 教师制作微课 目的: 采用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从而落实学习的重点知识
教 学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 以致 用 成 果展 示 四、布置任务 分组完成另一零件图的编程(采用子程序调用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邀请1—2组学生代表展示该任务的零件编程,讲解其思路和方法,教师给予分析 接收任务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问,教师巡回指导共同完成该任务的课业 学习他人的经验以及表达,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 方法 任务驱动、分组教学、练习法 目的: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学即用,分组讨论,共同探究。 目的: 学生既做的出来,也能说的出来 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校验学生掌握本次课的学习情况
教 学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 结评 价 总结子程序调用编程以及注意事项,并指导学生完成综合评价表(理论和实训)。 回顾课程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填写综合评价表。 对每位学生在学习及任务实施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多元和分层评价,分层评价的核心是尊重个体差异,关注个体的发展空间,这是本次课最终落脚点,并提醒学生将评价结果上传,以便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更好的指导后续的教学工作。
教学过程:课中
教学过程:课中
教 学 过 程 课后 1.问卷调查 通过扫一扫,课后对教师授课、学习重难点、技能掌握等情况完成问卷测评报告。 2.作业提升 ⑴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凹槽的编程 ⑵ 让学生扫二维码,获取作业信息和本次课学习内容信息,并引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 学 过 程 3.素质培养 课后要求学生收拾好学习工具、整洁学习课堂,保持课堂清洁卫生,提升个人素养。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1.本次课,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我以校企合作产品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切身感受企业产品加工真实过程及要求; 2.本次课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动画仿真、微课、CAM软件、二维码等信息化手段,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在授课过程中讲练结合,即学即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边思考; 4.在教学环节中,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异质分组,学生帮助和带动学生,能力共同提升; 5.教学过程中,总有少量学生不愿意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如何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高效课堂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本次教学设计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