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高教版《机械制图》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高教版《机械制图》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名称】
组合体视图画法
【教材版本】
柳燕君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会轴承座形体分析,了解组合体绘图步骤,正确绘制轴承座三视视图。
二、能力目标
掌握轴承座视图画法。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要求
掌握综合型组合体视图画法。
【教学重点】
综合型组合体视图画法。
【难点分析】
主视图选择及形体表面交线的投影。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过基本体三视图画法,对于截交线及相贯线也有了一定基础。画叠加型组合体用到前面学习的共面、相交、相切等,学生有基础,为本次课即将学习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他们的接受能力有差异,三维空间想象能力也是层次不齐,因此本次课设计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且利用任务驱动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达到学习效果。
2.关注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学习方法与掌握程度,及时找出绘图规律,让学生学习上养成好的绘图习惯。
【教学设计思路】
1. 多媒体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课前预习、思考,加强学生三维空间想象能力;
2. 任务驱动:设置教学任务,通过分析任务、解决任务达到教学效果;
3. 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分小组演练,作品逐级评价。
【教学环境及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Inventor软件、多媒体教室、课件、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课前将本节课的微课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讲授与演示交叉进行、讲授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5分钟)
1.组合体的概念是如何叙述的?
2.什么叫形体分析法?
二、导入新课
设置任务,今天开始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综合型组合体视图画法。
三、新课教学(75分钟)
1.轴承座形体分析(10分钟)
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与学生一起讨论轴承座由哪些形体组成,讨论各形体之间的组合形式和相对位置,分析表面交线的特点。
2.分析视图选择(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主视图选择及其他视图选择。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主视图选择原则。
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所选表达方案的理由。
3.分析绘图步骤(45分钟)
在形体分析、正确选择选择视图的基础上,教师讲解如何选择比例、确定图幅、布置视图、画底图、检查、描深完成全图等内容。交叉演示轴承座的画图步骤。
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分小组利用绘图工具绘制轴承座三视图。这时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同学相互及时纠正绘图不合理的地方(一般会出现布图位置不合理、图线不规范、各种图线绘制顺序不合理、形体之间交线画错、漏画虚线等问题),教师随机查看各小组绘图进度,进行答疑。
4. 作品展示,评价检测。(10分钟)
顺序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四、小结(10分钟)
总结综合型组合体画图注意事项:运用形体分析法,逐个画出各部分基本形体,同一形体的三视图应按投影关系同时画出;画每一基本形体时,先画反映该部分形状特征的视图;完成各基本形体三视图后,应检查形体间表面连接处的投影是否正确。
五、拓展练习
1.习题集相关习题。
2.思考题:简述综合型组合体三视图绘图步骤。
【教学反思】
1、发现运用任务驱动法可以比较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也容易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2、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整节课小组的讨论较为活跃,互动性强,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3、个别小组图线的规范性和团队精神有待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反复加强训练。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