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22 愚公移山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2、把握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3、学习衬托与对比手法。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 阻,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一、交流感知1、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注意六要素)2、愚公移山的原因、目标各是什么?愚公认为移山能成功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二、研读共品1、愚公移山遇到了哪些困难?2、从文中可以看出愚公是个怎样的人?3、愚公精神指什么精神?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1、愚公移山遇到了哪些困难?(1) 山大: 方七百里,高万仞。(2)人少:愚公、三夫、弱子(5人)(3)路远: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工具简单:箕畚。(5)智叟反对: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从文中可以看出愚公是个怎样的人?愚公“不愚”,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造福后代,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愚公:有远大的抱负,有长远的眼光,思想坚定,坚持不懈、敢于长期艰苦奋斗,有奉献精神。3、什么是愚公精神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谈谈你自己的看法。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一种面对困难、乐观进取、坚韧不拔,用顽强意志战胜困难的精神。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 哪里会有我国近年的辉煌成就 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之灯,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互助释疑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衬托与对比手法的?(智叟是个怎样的人?)1、衬托:(1)以山之高峻衬托愚公。(2)以年龄之高衬托愚公。(3)以众人杂然相许衬托愚公。(4)以妻子献疑衬托愚公。(5)以路途遥远衬托愚公。(6)以孀妻弱子衬托愚公。(7)以操蛇之神惧其不已衬托愚公。(8)以帝感其诚衬托愚公。2、对比:(1)愚公与智叟。(2)愚公妻与智叟。(3)孀妻弱子与智叟。愚公妻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疑问、关心)智叟笑而止: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嘲讽、阻止)四、巩固拓展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说说愚公与夸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完成对联。上联:愚公移山呈勇气;下联:五、总结提高1、你还想到哪些愚公、夸父一样的古代神话人物?2、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发扬愚公精神 ?作业A组:完成课后作业一、二。B组:完成课后作业三。预习作业1、背会《饮酒》。2、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