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秋季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秋季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导学案
【思维导图】
【目标导学】
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掌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口号和主要内容、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分析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
【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清军战舰 甲午战争清军战舰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的战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继续引导)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的军事装备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4课洋务运动的学习。
【学生自主研习】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背景:
2.目的:
3.时间:
4.代表人物: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
1.洋务运动的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新式教育
建立新式海军
【思维导引】
三大军事工业:“福安江南求自强”,四大民用企业:“湖汉开船为求富”
2.美、日侵略台湾
(1)美国侵略台湾的经过:
(2)日本侵略台湾的过程:
3.左宗棠收复新疆
(1)目的:
(2)策略:
(3)管辖:
4.中法战争
(1)背景:
(2)爆发时间:
(3)经过:
(4)影响:
(5)结果: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1.地位:
2.作用:
【板书设计】
【课堂总结】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先后提出“自强”“求富”为口号,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教学反思】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节点。因此在本课的讲述中,要围绕“近代化”进行讲解,深刻诠释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通过对文字、图片等资料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在理清基础知识的脉络,分析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作用,进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解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同时要注重改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对知识点的过渡不够灵活等。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课堂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北洋舰队的覆灭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文中“数十年求索”是指(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下列哪一企业不是在该时期创办的( )
A. 安庆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开平矿务局 D.江南制造总局
3.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兴办的民用工业是( )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4.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 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 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以下是洋务派开办的企业,其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企业是 ( )
A. 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6.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派留学生出国
7.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 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
A.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B. 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 修建了铁路,极大 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D. 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8.甲午战败后,李鸿章非常伤感地说:“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 洋务运动没有实际内容,只是做做样子 B.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
C. 洋务运动是纸糊的老虎,唬人而已 D. 洋务运动不应该发生
9.下列不是近代交通通讯变化带来影响的是( )
A. 促进商品流通 B. 朋友间发Email C. 便于百姓之间沟通 D. 有利于信息传达
10.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
A.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 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 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D. 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11.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企业 C. 筹建新式陆海军 D. 派遣留学生
12.“经过三十年洋跃进,清朝陆军洋枪数量‘甲乎天下’,海军位列‘亚洲第一’”。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1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① 《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③ 洋务运动 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④ 《辛丑条约》 清政府完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材料分析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清朝中期,内外交困。一些官僚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1)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的派别是什么?这一派别的地方代表人物有哪些?
(2)请你说出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至少答出两项)
(3)如果用一句话评价这一运动,你怎样评价?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材料三: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1)材料一所列两位历史人物都属于哪一政治派别?请你再列举出这一政治派别的两位代表人物。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些企业的创办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学生自主研习】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背景: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外患(列强侵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

2.目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4.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
1.洋务运动的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
新式教育 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建立新式海军 组建新式洋枪队,筹建新式海军,建立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成立海军衙门
2.美、日侵略台湾
(1)美国侵略台湾的经过:19世纪中期以后,列强觊觎中国边疆地区是从东南海疆开始的。美国很早就有侵略台湾发的野心。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遭到台湾人民的坚决抵抗,大败而归。此后,美国转而支持、联合日本前掠台湾
(2)日本侵略台湾的过程:19世纪70年代,日本借口琉球船民在台湾被杀,向清政府提出交涉。清政府强调台湾和琉球均为中国“属土”,与日本无关,日本政府随即决定武力侵台。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台湾人民据险反击,清政府也派沈葆桢率兵入台,在英、美等国“调停”下,日本勒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
3.左宗棠收复新疆
(1)目的:加强西北塞防
(2)策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3)管辖: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4.中法战争
(1)背景: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清朝的藩属国越南后,又将矛头指向中国。驻扎在中越边境的刘永福受越南邀请,率领黑旗军助越抗法,多次取得胜利。清政府后来也派兵入越抗法。
(2)1883年
(3)经过:1883年底,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1884年,法国军舰闯入福建马尾军港,对清军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不久,法军攻占台湾基隆港,进犯台北。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部抵抗,击退法军。1885年初,法军在越南北部向清军大举进攻,直逼中越边境的镇南关。老将冯子材临危受命,积极备战,于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并乘胜收复越南凉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局。但是清政府却下令停战,与法国签订条约,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等。
(4)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5)结果: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1885年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台湾建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1.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评价: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大影响),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答案】D
【解析】1895年,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因此,“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是指洋务运动。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
2.【答案】C
【解析】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洋务派中央以奕 为代表,地方以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开平矿务局是民用企业。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
3.【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例如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A项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民用工业,符合题意。
B项安庆内军械所是军事工业,不符合题意。
C项江南制造总局是军事工业,不符合题意。
D项福州船政局是军事工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
4.【答案】A
【解析】题干中“自强”“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是解题关键信息,据此可判断,材料描述的是洋务运动。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诉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至90年代,他们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促进了中国城市的近代化和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选A。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5.【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考查学生对洋务派所开办企业分类的掌握,总的来说,洋务派所开办的企业包括两大类,即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其中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民用工业主要有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等,此题正确答案为D。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准确掌握,尤其对洋务派所创办的两类企业要分清楚,这点很容易混淆。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材料中“制器”是制造武器装备,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创办军事工业。故选A。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创办军事工业。
7.【答案】A
【解析】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答案为A。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B
【解析】上述材料中李鸿章的话说明了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运动的实质只是一场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故选B。关于洋务运动,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19世纪60—90年代,代表人物:中央是奕?,地方有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创办的军事企业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的民用企业有汉阳铁厂、上海机器织布官局等;评价: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答案】B
【解析】Email是第三次科技革的成果。考查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0.【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所以A项符合题意。故选A。
11.【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李鸿章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富有,在于兴“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之业,即民用企业,因此李鸿章主张效仿西方,创办民用企业,以实现富国的目的。依此判定本题应选B。
12.【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应理解题干材料,因为中国近代新式陆海军创建始于洋务运动,由此判断B正确;A是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与题意不符;C和D是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探索运动,显然也与题意不符。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13.【答案】C
【解析】注意本题要求选出“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A、《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正确; B、《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正确;C、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错误。因为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D、《辛丑条约》清政府完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正确。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理解能力。
14.【答案】(1)洋务派。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2)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军;建立新式学堂等。
(3)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解析】解答本题要熟记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内容及评价的有关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是洋务派的目的;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要内容包括: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海军;④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5.【答案】(1)地主阶级洋务派。奕 、李鸿章、左宗棠等。
(2)特点:政府控制;吸收私人资本;面向市场。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同意。理由: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他们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但却没有改变真正使国家落后受辱的腐朽的封建制度,因而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所以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解析】关于洋务运动一般会考查洋务运动的主张、前期和后期的口号。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三支海军的建立以及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能从正反两个角度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1)根据材料一图片中的两个人物曾国藩和张之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都是洋务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奕?,在地方的代表有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和张之洞。(2)根据材料二中“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可以概括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特点是政府控制;吸收私人资本;面向市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近代化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的观点是正确。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他们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但却没有改变真正使国家落后受辱的腐朽的封建制度,因而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所以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故答案为:(1)地主阶级洋务派。奕 、李鸿章、左宗棠等。(2)特点:政府控制;吸收私人资本;面向市场。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同意。理由: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他们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但却没有改变真正使国家落后受辱的腐朽的封建制度,因而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所以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