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第1课种豆得豆(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第1课种豆得豆(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种豆得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说出豌豆或其他植物亲代和后代之间的相似与差异。
科学探究
1.能根据植物亲代与后代的联系性,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能设计观察植物亲代与后代相似与差异的活动计划。
3.能按照活动计划进行观察和记录。
4.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
5. 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探究豌豆亲代与后代的相似与差异产生兴趣。
2.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吸取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亲代与子代的区别
难点:了解什么是亲代,什么是子代。
三.教学设计
导入:
(出示西瓜图片)
教师:同学们,如果我种下西瓜的种子会收获什么果实呢?
(学生思考并反馈)
教师:有没有可能结出其它的果实呢?
(学生思考并反馈)
教师: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它们所结出来的果实,有没有变化呢?
(学生思考并反馈)
教师: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
新授:
(出示豌豆亲代与后代图片)
教师:同学们,我们如何区分上一代和下一代的豌豆呢?
(学生思考并反馈)
归纳:我们把负责繁殖的这一代称为亲代,把繁殖出来的这一代称为子代。
教师:那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观察豌豆的亲代与子代的区别呢?
(学生思考并反馈)
归纳:植株的高矮、花的位置、花的颜色。
教师:让我们来进行观察吧!
(左侧为亲代,右侧为子代)
提示:还可以比较同种植物不同个体间的果实、种子或茎有什么相似与差异。
出示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
研究目的:豌豆的果实和种子个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似与差异。
研究方法:采集豌豆荚果,并将采集到的豌豆荚果编号比较它们在豆荚的颜色,
种子的形状、数量、颜色等方面有哪些相似和差异。
材料和工具:放大镜、托盘、记录表、豌豆荚果约10个。
(播放相关视频)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反馈)
归纳:同种豌豆不同个体之间的果实、种子之间非常相似,但也有个别微小的差异。
教师:其他植物是否也像豌豆那样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相似和差异呢?
(出示相关图片,学生思考并反馈)
教师: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思考并反馈)
归纳:植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或同代间都会存在着相似和差异。相似体现在植物在繁殖过程中物种的延续性,差异体现在植物在繁殖过程中物种的差异性。这就是遗传与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现象,生物通过遗传保持了物种的稳定,通过变异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和发展。
(出示太空椒和普通青椒图片)
教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思考并反馈)
讲解:太空椒是用遨游过太空的青椒种子培育出来的,据专家介绍,太空船中的青椒种子经太空辐射后,大多数都发生了遗传性基因突变,返回地球后,进行培育,再选取其中有着优良品质的种类进行推广种植。
教师:那么,太空椒与普通青椒在植株、果实等方面有哪些相似与差异呢?
(播放相关视频)
(学生思考并反馈)
归纳:与普通青椒相比,太空椒植株生长旺盛,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实个大,肉厚籽少,口感好,维生素C的含量高,产量比普通青椒高出25%~30%。但它们在株型,叶子、花、果实的形状等方面仍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