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创新永无止境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创新永无止境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坚持改革开放
课型 新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设两目。第1目是“创新强国”,在对上一框创新重要性的讲解后进一步引导,让学生明晰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增强忧患意识,明白国家创新强国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并从战略方针、教育重要性、自主创新以及氛围营造下提出国家建设创新强国的具体路径第 2目是“激发创新活力”在上一目的具体落实下,进一步引导学生感知方方面面激发创新活力的举措,在思想意识上自力更生 自主创新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弘扬创新精神,正确对待知识产权等方面入手。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创新意识有待培养:对于科学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科学技术对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了解部分我国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的成就,但对于我国在科技、教育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及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严峻挑战认识不足。同时,学生对于知识产权的法治意识不强,不了解什么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被侵害的危害及如何维护知识产权,因此在教学时要及时向学生科普法治知识,强化法治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 道德修养: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增强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修养; 法治观念: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时刻遵循在法律的架构内创新 责任意识:能够意识到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增强忧患意识,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
教学重点 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及做法,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教学方法 情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认真研读新课标、考试说明和教材,精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广泛搜集教学资源、查阅科技创新的资料;精心研制教容、设计教学活动,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自学本课时内容,在有疑问之处做出标记,了解科技创新的成就
教学活动过程
流程(活动、任务)设计 设计意图与学习评价
一.导入新课 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有同学能说一下目前我国取得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哪些吗? (学生举例,老师进行补充。) 改革没有完成时,同样创新也是,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创新永无止境》 二.学习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环节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创新的重要性,有同学来说一下有哪几个方面吗? (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时代,对改革)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老师:那么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假设我们说一个人的现状,会说它哪几个方面? (引导学生:状态,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那么描述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也是一样的。 多媒体展示,我国在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体现出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增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注意:我国在2020年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在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成为创新型强国。 多媒体展示,中美两国创新能力数据对比图,以及我国落后的经济状况。从中体现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任重而道远。我们来看第一个知识点1.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 1、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 (为什么说我国的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 ①地位: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克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成就: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增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③不足: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棍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所以我们要加强科技创新额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强国。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创新型强国的含义以及特征。含义: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特征: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 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 本节课第二个知识点2.怎样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国家: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个战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个强国) 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社会: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人才:大力重视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经济发展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所以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为什么要重视教育呢? 3.为什么重视教育?(教育的重要性)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③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 成就: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不足:教育事业仍发展不平衡,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关链接: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探究与分享:李克强总理指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千千万万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大企业“龙头”带动、中小微企业“特尖专精”,必将极大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5.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原因 ①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探究与分享:第一代:裘法祖——我国现代普通外科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创造“裘氏刀法”。 第二代:吴孟超——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肝脏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国际肝癌研究的重要开拓者,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创造中国和世界肝脏外科界的数十个第一,主刀完成包括世界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在内的一万多台重大肝脏手术。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17606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孟超星”。 第三代:王红阳——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肝癌防治和肿瘤信号转导方面取得重大医学突破。 三代人薪火相传,不断创新,推动我国肝胆医学研究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思考:(1)从裘法祖、吴孟超和王红阳三代人的事迹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2)这种精神的表现是什么? 6.创新精神的表现有哪些? ①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7.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①个人: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②企业: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③时代: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探究与分享:假如你是一名创客,你会有哪些希望和担忧? (比如你开发了一款新的游戏、创作了一本著作、制作了一项发明)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面对他人的知识成果,我们应该怎么做?8.为知识产权保护“立规矩”,国家、社会、公民应有何作为? (保护知识产权的举措) (1)国家: 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②加强监管,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2)社会:①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公民维护知识产权的意识;②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3)公民:①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②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如:学习相关法律,如民法典、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原因 (2、3、4是意义) 1、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2、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3、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4、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列举所知的科技成就,明确创新永无止境,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达到的评价目标、评价任务及评价方式,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本环节设计环环相扣的活动,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把握教学主线 通过悟三代医者薪火相传,明确创新的精神
课堂小结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今天播下创新的种子,明天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课堂检测 多媒体展示题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不足:本节课内容贴近生活,没有给学生留足时间分享讨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