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凝聚价值追求1.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2.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理性爱国;提高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3.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知道民族精神的内涵。如何培育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课导入【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66页中的“运用你的经验”。本栏目从鲁迅的经典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入手,引发学生对什么是“中国的脊梁”的思考,由此引导学生聚焦民族精神,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活动】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教师总结 】在今天,什么样的人是“中国的脊梁”?为什么这些人被称为“中国的脊梁”?带着问题,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学习。新知探究一、高扬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中取得一次次胜利”的材料,并提出问题。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精神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学生活动】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67页中的“探究与分享”,请学生对应填写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素材完成思维导图。【教师过渡】无论是历史的过往还是在走向复兴的征途上,中华民族始终具有优良的民族品格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民族精神的阐述”的材料,学生阅读并思考。本活动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民族精神的阐述,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集中体现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教师总结】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三)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68页中的“探究与分享”,并提出问题。本活动通过呈现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并思考在不同阶段,伟大民族精神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后,思考提出的问题。【教师总结】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四)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价值和作用【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女足重夺亚洲冠军”的材料,并提出问题。本活动通过中国女足这样一个人们熟悉又亲切的群体,向学生形象地展示伟大民族精神所发挥的作用。【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五)弘扬民族精神,创造精彩人生【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69页中的“探究与分享”。本活动通过阐述广大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青年志愿者、工程建设者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与强大力量。【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相关问题。【教师总结】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教师过渡】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其中,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社会主义社会同样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二、构筑中国价值(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的材料。本活动旨在让学生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同时引导学生将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结合,更加系统全面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本材料也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根溯源,帮助学生理解一脉相承的民族基因。【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后,聆听教师讲解。【教师总结】生而为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宪法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定”的材料,并提出问题。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识记。【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后,依据教材,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总结】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71页中的“探究与分享”。本活动通过列举方志敏、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等英雄模范人物和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学生体会并归纳这些榜样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共同精神品质,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林鸣带领团队攻克难关建造港珠澳大桥”的材料,并提出问题。本活动旨在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认识,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活动】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四)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72页中的“探究与分享”。本活动通过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观点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总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板书设计凝聚价值追求一、高扬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三)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四)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五)弘扬民族精神,创造精彩人生二、构筑中国价值(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四)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