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编程 教案doc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机器人编程 教案doc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机器人编程教案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概念;
2.学习编程语言Scratch;
3.能通过Scratch编写简单的机器人程序;
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
1.机器人编程的介绍和意义;
2.学习Scratch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
3.通过简单实例入门,并学习如何使用代码块;
4.训练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
1.智能玩具机器人若干;
2.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安装Scratch程序;
3.教师已掌握Scratch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
2.小组合作;
3.实践操作;
4.主观评价。
五、教学步骤
1.引入——介绍机器人编程
通过幼儿园智能玩具课程的引入环节介绍机器人编程的概念和意义,告诉孩子们生活中有哪些机器人,它们的功能是什么,让孩子们认识“编程”这个概念,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基础知识讲解——Scratch编程语言
让孩子们观看一段Scratch教学视频,了解Scratch代码块的使用方法,如何控制机器人的运动等知识要点。
3.实践操作——编写机器人程序
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实例训练,进行Scratch代码块拖拽操作,从而动手实践如何控制机器人运动。例如要求孩子们编写一个程序,让机器人沿着预设路径行进。
4.小组合作——团队完成任务
让孩子们以3人为一组进行团队合作,完成一个更为复杂的编程任务,例如要求孩子编写一个程序,让机器人依据红外遥控信号或者距离传感器数据跟随人走动。
5.展示交流——分享编程成果
让每组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编程成果,并分享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
6.总结——对比学习成果
通过对比学习成果,让孩子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价值,并总结出Scratch代码块的基本使用方法,孩子们也更能从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七、教学点评
1.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时间,通过提问和解答孩子的问题,使孩子理解机器人编程的内容和意义。
2.引导的作用
在课堂引入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适时引导,通过问题的培养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性,也能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3.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机器人编程是一种非常实践性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能。
4.团队协作的功效
团队合作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集体荣誉感,而不是单纯地为了个人得到好成绩,从而培养更为全面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来源参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