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课件(共40张PPT)2023年秋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5.1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课件(共40张PPT)2023年秋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第1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教学课件
血液循环系统
认识血液循环系统
血管
组成
心脏
血液
作用:将人体细胞需要的氧气、各种营养物质运输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并且将人体产生的废物运输到一定的器官而排出体外。
血管
认识血管
类型:人体内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3种血管。
静脉
动脉
毛细血管
功能:是运输各种营养物质和废物的通道。
位置:遍布人体全身各处。
动脉与静脉的划分,是根据其中的血液流动方向划分的,
动脉:血液从心脏 → 身体各部分;
静脉:血液从身体各部分 → 心脏。
除肺动脉外,内流鲜红色动脉血
血流速度最快
管内压力最大
管壁最厚
管腔较小
管壁弹性最大
动脉
功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
分布: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但在体表有时也能触
摸到,如手腕部的桡动脉。
特点:
VS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肺动脉
主动脉
除肺静脉外,内流暗红色静脉血
血流速度较慢
管内压力较小
管壁较薄
管腔大
管壁弹性较小
部分静脉血管有静脉瓣
特点:
静脉
功能: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回心脏。
分布: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VS
静脉
动脉
毛细血管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肺静脉
静脉瓣
功能:防止血液倒流。
分布:大多分布在四肢静脉内,下肢分布更多。
半月形囊袋状薄膜,一般两个瓣膜构成一组
向心脏方向开放
特点:
例子:抽血时,护士用橡皮筋绑住患者手臂上方,血液
不能流回心脏,静脉瓣关闭导致血管鼓起来。
病变:如果静脉瓣膜老化失去功能,血流变慢,血液在静脉
中滞留,静脉就会膨胀,这种情形叫静脉曲张。
特点:
内流动脉血和静脉血
血流速度最慢
管内压力最小
管壁最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管腔最小(仅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管壁弹性最小
毛细血管
功能:连通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是血液和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分布:数量多,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
VS
毛细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
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会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等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代谢废物运走。
为什么在毛细血管处更适于物质交换?
多:毛细血管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薄:毛细血管的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小:毛细血管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慢: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三种血管的连通与区分
三种血管的连通
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是通过毛细血管进行连通,血液在三种血管种的流动方向为:
大动脉→最小动脉→毛细血管→最小静脉→大静脉
三种血管的区分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的血流方向不同,根据血流方向判断其类型:
动脉
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静脉
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毛细血管
血液由最小动脉流向最
小静脉且红细胞单行通过
近心端
远心端
动脉出血
近心端
远心端
静脉出血
人体出血的初步护理
动脉出血
特点:颜色鲜红,血液喷出。
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或用止血
带、绷带压迫止血。
静脉出血
特点:颜色暗红,血液流出。
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或用止血
带、绷带压迫止血。
毛细血管出血
特点:颜色红,血液渗出。
止血:用酒精消毒后贴上创口贴。
毛细血管出血
心脏
认识心脏
位置、形状及大小
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与你的拳头大小相近。
结构
由心肌构成的中空腔体,主要结构有心脏壁、心腔和瓣膜。
功能
心脏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流过全身的血管,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房室瓣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室
右心房
动脉瓣
心腔及所连血管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室
右心房


左心房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
内流动脉血
内流静脉血
巧记口诀:上房下室,左右不通,上下相通;
室连动,房连静;左流动,右流静。
瓣膜
种类
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朝心室开。
动脉瓣: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朝动脉开。
特点
功能
瓣膜都是单向开放的。
如同阀门,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
心脏内的血流方向:
房室瓣
动脉瓣
静脉 → 心房 → 心室 → 动脉
心脏壁
构成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一种肌肉组织)构成。
作用
心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能力,因此心脏能推动血液在血
管里循环流动。
特点
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
四个腔室心壁薄厚比较
左心室壁 > 右心室壁 > 心房壁
右心房壁
右心室壁
左心房壁
左心室壁
心脏的工作过程
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入左右心室
房室瓣:开放
动脉瓣:关闭
左右心室收缩,分别
将血液压入主动脉和
肺动脉
房室瓣:关闭
动脉瓣:开放
心房和心室均舒张,
血液经上下腔静脉和
肺静脉回流入心脏
房室瓣:开放
动脉瓣:关闭
心率和脉搏
什么是心率?
心率就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什么是脉搏?
脉搏就是动脉的“跳动”。心脏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动脉,使动脉血管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再收缩。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血管壁向远处传播,就形成了脉搏。
心率与脉搏的关系
脉搏是因心脏跳动而产生的,一分钟内脉搏的次数与心率是一致的。
心率的正常范围是60次—100次/分,正常成年人的心率平均75次/分。
心率 > 100次/分,属于心动过速;
心率 < 60次/分,属于心动过缓(运动员除外)。
血液
认识血液
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是一种结缔组织,又因为血液可以流动,所以被称作“流动的组织”。
功能
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总量
成年人血液的总量为体重的7%~8%。一个体重为60 kg的健康人,体内的血量为4 ~ 5 L。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大约400 mL),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一次失血超过1200mL~1500mL就会有生命危险。
血液的分层现象
中层:白细胞和血小板(白色)
加抗凝剂
不加抗凝剂
上层:血浆(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下层:红细胞(红色)
上层:血清(淡黄色透明液体)
下层:血块(红色)
静置
静置
血细胞
血浆
形态
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占血液的55%。
成分
血浆中含有大量水分(约90%),还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等)。此外,还含有一些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二氧化碳、尿素等)。
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区分血清、血浆和全血
血清
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后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血浆
含有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的淡黄色半透明液体。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含有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
全血
将人体内的血液采集到采血袋内所形成的混合物,即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
血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血细胞
红细胞(RBC)
功能:起运输氧的作用。
特点:
个头较小
数量最多,正常值为(3.5~5.5)×/ L
没有细胞核(成熟的没有,未成熟的有)
富含血红蛋白
形状:两面中央凹陷的圆饼状。
异常症状: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
可能患有贫血。
电镜下的红细胞
血红蛋白(HGB)
定义: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做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
特性: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肺泡处),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组织细胞处),故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正常值:男:120~160g/ L ,女:110~150 g / L。
贫血:
血液里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贫血中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病人由于体内铁成分的缺乏而使血红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从而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应该多食用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肉类、鱼类、禽类、芹菜、苋菜、菠菜、红枣及紫葡萄等。
白细胞(WBC)
功能: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特点:
个头最大
数量最少,正常值为(4~10)×/ L
有细胞核
形状:球形。
异常症状:数量高于正常值时,可能是身体
有了炎症。
白细胞接近
病菌
白细胞开始
吞噬病菌
白细胞将病
菌吞噬
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
电镜下的白细胞
血小板(PLT)
功能:起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特点:
个头最小
数量较少,正常值为(100~300)×/ L
无细胞核
形状:形状不规则。
异常症状:数量低于正常值时,伤口会流血不止;
数量高于正常值时,会引起血栓等。
电镜下的血小板(紫色)
血型
ABO血型系统
包括4种血型:A型(最多)、B型、AB型、O型。
红细胞凝集成团的现象
输血原则
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出现红细胞凝集成团的现象。但紧急且少量输血时:
O型(万能的输血者) → A型、B型、AB型;
AB型(万能的受血者) ← A型、B型、O型。
某人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O、A、B、AB
A型 B型 AB型 O型
凝集原 (红细胞表面) A B A、B 无
凝集素 (血清/血浆中) 抗B 抗A 无 抗A、抗B
无偿献血和成分输血
无偿献血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一般情况下,成年人一次献血量为200~400 mL,两次献血间隔6个月以上。
成分输血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性地输入血液的某一种成分,既可以使血液的利用更科学、更高效,又可以提高病人输血的治疗效果,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例如:
严重贫血患者→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物质的血浆;
大面积烧伤、烫伤患者→血浆。
创伤性失血患者→全血
血液循环
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
区分的标准
根据血液的氧气含量及颜色。
动脉血
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
氧进入血液,血液就变为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静脉血
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会与组织细胞
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
等废物进入血液,血液就变为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动脉血 静脉血
除肺动脉流静脉血外,其他所有动脉都流动脉血;
除肺静脉流动脉血外,其他所有静脉都流静脉血
血液循环
概念
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叫作血液循环。
途径
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是同时进行的,
并且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组成完整的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
途径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发生部位
成分变化:动脉血 → 静脉血
发生部位:全身毛细血管
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组织细胞
静脉血
动脉血
变成
肺循环
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发生部位
成分变化:静脉血 → 动脉血
发生部位:肺部毛细血管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二氧化碳
肺泡
静脉血
动脉血
变成
血液循环完整途径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二氧化碳
肺泡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二氧化碳等废物
氧、营养物质
组织细胞
左心室
肺循环
体循环
静脉血
动脉血
变成
静脉血
动脉血
变成
血压
概念
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作血压。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指心室收缩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正常范围12~18.7 kPa(90~140 mmHg);
舒张压:指心室舒张时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正常范围8~12 kPa(60~90 mmHg)。
高血压和低血压
高血压:收缩压>18.7 kPa(140 mmHg)或舒张压>12 kPa(90 mmHg)
低血压:收缩压<12 kPa(90 mmHg)或舒张压<8 kPa(60 mmHg)
预防心血管疾病
常见种类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病因
主要是动脉血管内壁有脂肪、胆固醇等物质的沉积,使动脉管腔变窄,血管发生硬化。
为心肌提供血液的血管阻塞时可导致心肌细胞坏死,使血液循环发生障碍。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
适量地多吃豆类、牛奶、鱼、虾等食物,尽量少吃动物类脂肪,多吃富含维生素C
的食物;要控制每日摄盐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加强体育运动;忌烟限酒;心态平和,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感谢收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