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复习课件)(共49张PPT)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复习课件)(共49张PPT)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20XX
/
XX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章
课/堂/授/课/PPT/
汇报人:XXX XX中学
01
知识主线
THE CLASSROOM
02
课程内容
COURSE CONTENT
03
重点知识
KEY OF KNOWLEDGE
04
典例剖析
Analysis of typical cases
CONTENTS
第1部分
知识主线
THE CLASSROOM
第1部分
知识主线
第2部分
课程内容
COURSE CONTENT
第2部分
课程内容
COURSE CONTENT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与遗传两大基本定律的关系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第3部分
重点知识
KEY OF KNOWLEDGE
第3部分
重点知识
KEY OF KNOWLEDGE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形成部位:
睾丸
形成过程:
体积稍稍增大
染色体复制(DNA分子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精原细胞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染色体的着丝粒都附着在纺锤丝上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中央
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变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形成部位:
卵巢
形成过程:
三、减数分裂的概念
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结果是,成熟生殖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范围
时期
特点
结果
四、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
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作用的实质:
精卵细胞核的融合
减数分裂与两大遗传定律的关系(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2.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I后期,即同源染色体分开,其上的等位基因分离。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I后期,即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五、意义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细胞学基础: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分裂细胞类型
体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复制一次分裂一次
复制一次分裂二次
子细胞数目

1或4
染色体数目变化
2n→4n→2n
2n→n→2n→n
DNA分子数变化
2n→4n→2n
2n→4n→2n→n
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0→4n→0
0→4n→2n→0
同源染色体行为
不联会、无四分体形成
联会后形成四分体
可能发生的变异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意义
有丝分裂使生物在个体发育中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之间维持遗传性状的稳定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上下代生物之间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减数分裂时发生的高频率的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六、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七、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数量变化
八、细胞分裂图象辨别
1.是否有同源染色体
有:是有丝或减I
无:是减II
2.是谁的分离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I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有丝或减II
3.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雌性动物 减数
第3部分
重点知识
KEY OF KNOWLEDGE
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行为 染色体行为
独立性
存在 方式
来源
分配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染色体的一条。
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也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自由组合的。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的一个。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类比推理法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
1.萨顿假说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果蝇特点:
易饲养、繁殖快后代多、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染色体数目少,易于区分
实验:
(一) 实验现象
(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假设四:控制白眼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而Y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假设二: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Y染色体上。
假设三:控制白眼的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 而X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假设一:控制白眼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雌果蝇种类:
红眼(XWXW)
红眼(XWXw)
白眼(XWXW)
雄果蝇种类:
红眼(XWY)
白眼(XwY)
摩尔根及其同事设想,控制白眼的基因(w)仅在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三) 经过推理、想象提出假说:
XWXW红眼(雌)
XwY白眼(雄)
XW
Xw
Y
×
P
配子
F1
XWXw红眼(雌)
XWY红眼(雄)
XW Y
XW XWXW红眼(雌) XWY红眼(雄)
Xw XWXw红眼(雌) XwY白眼(雄)
F2
(四)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五)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红眼雌、红眼雄、
白眼雌、白眼雄
×
F1
XWXw
XwY
XW
Xw
Y
Xw
配子
XWXw
XW Y
XwXw
XwY
测交后代
1 : 1 : 1 : 1
测交
×
XWXw
XwY
XWXw
XW Y
XwXw
XwY
测交后代
红眼 : 白眼
1 : 1
(六) 实验验证
115
120
126
132
与理论推测一致,完全符合假说,假说完全正确!
摩尔根通过实验,将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白眼的基因w)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
从而用实验证明了: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七) 得出结论
第3部分
重点知识
KEY OF KNOWLEDGE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XY型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的方式
通常由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
一、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雌性:XX
雄性:XY
哺乳动物、某些种类的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一些雌雄异株的植物
ZW型性别决定
雌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为ZW
雄性个体则为ZZ
蛾类、蝶类,鸟类(鸡鸭)等
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二、伴性遗传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三、伴性遗传实例
红绿色盲、血友病
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
交叉遗传
男性色盲多于女性患者
隔代遗传
特点: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抗维生素D佝偻病
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控制的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代代相传
特点:
3.伴Y遗传
外耳道多毛症
患者全部是男性
特点:
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指导人类的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2.指导生产实践
四、遗传图谱的分析方法
2.判断显隐性
无中生有为隐性
生女患病为常隐
有中生无为显性
生女正常为常显
3.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
只有男性患病,则:在Y染色体上
常隐
常显
常隐或X隐
常显或X显
男女患者比例相当,则:在常染色体上
男女患者比例相差很大, 男患多于女患,隔代遗传,可能为X隐
则:在X染色体上 女患多于男患,代代相传,可能为X显
1.判断是否为伴Y遗传
第3部分
重点知识
KEY OF KNOWLEDGE
伴性遗传与遗传两大基本定律的关系
(1)伴性遗传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
伴性遗传是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伴性遗传也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此它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性染色体有同型和异型两种组合形式,因而伴性遗传也有它的特殊性:在XY型性别决定的雄性个体中,有些基因只存在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该性状遗传斗鱼性别联系在一起,在写表现型和统计比例时,也一定要和性别联系起来。
(2)伴性遗传和基因自由组合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队及两队以上的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额按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第4部分
典例剖析
Analysis of typical cases
(1)(多选)(2023汇编,6分)下列有关减数分裂概念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染色体含有 4 条染色单
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
C.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时联会的一对染色体
D.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形态、大小一定相同
E.同源染色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可发生交叉互换
F.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G.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ACFG
(2)(2023改编,6分)如图表示某种动物个体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丙两细胞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中的细胞均含同源染色体
C.可属于卵原细胞分裂过程的是甲、乙、丁
D.乙、丁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B
A.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互换
B.图乙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C.图丙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丁细胞中正在发生着丝粒分裂和等位基因分离
(3)(2021天津八校联考,4分)如图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的某一高等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下列说法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
C
(4)(经典题,6分)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c表示有丝分裂,b表示减数分裂
B.BC段和NO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
C.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GH段,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
组合发生在LM段
D.GH段和OP段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且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A
(5)(多选)(2023改编,6分)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E
A.该曲线只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
B.DE段和GH段的变化都是细胞一分为二的结果
C.FG段可发生交叉互换和基因自由组合
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BC段和GH段
E.HI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一定是体细胞的一半
F.处于AB段所对应分裂期的细胞中DNA数目可能是体细胞的2倍
(6).(2021江苏南京二模,2分)某研究小组对某高等动物的精巢切片进行了显微观察,绘制示意图如下(只画了部分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丙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B.乙为次级精母细胞
C.在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上,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可能不同
D.在该种高等动物的卵巢中,通常无法观察到和乙细胞同一时期的
细胞
A
(7)(多选)(2018江苏单科,3分)如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
B.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 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

BCD
(8)(多选)(2023改编,6分)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C.摩尔根的实验运用了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
D.摩尔根所作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
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E.摩尔根发现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并得出基因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结论
A.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
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
的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
体上的理论
B.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
组合定律
BC
(9)(多选)(2023汇编,6分)下列关于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人的性别取决于有无Y染色体
B.人类的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体
C.体细胞中不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蜜蜂中的个体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E.鸟类的雌性个体由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组成
F.女性的某一条X染色体来自父方的概率是1/2,男性的X染色体来
自母方的概率是1
G.所有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AF
(10)(2020湖北孝感月考,6分)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是人的性染色体示意图,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
制的,则患者不可能为女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
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Ⅱ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
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
制的,则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C
(11)(经典题,6分)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 ∶雄=2 ∶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
(12)(2020安徽池州一中月考,6分)已知含一条X染色体的果蝇(XY,XO)为雄性,含两条X染色体的果蝇(XX,XXY)为雌性,含三条X染色体或无X染色体的果蝇胚胎致死。将白眼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中偶尔发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母本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母本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不可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
B.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bXbY
C.这只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内肯定有Y染色体
D.母本产生配子时肯定发生两条同源X染色体不分离
B
(13)(2019全国Ⅰ,6分)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C
(14)(2023新编,6分)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红眼♀ ×白眼♂ ―→50%红眼♀ 、50%红眼♂
实验2:白眼♀ ×红眼♂ ―→50%红眼♀ 、50%白眼♂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仅根据实验2就能够判断两种眼色的显隐性关系 
B.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实验1、2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相同
D.实验1子代雌雄个体杂交的后代中白眼雌果蝇占25%
D
(15)(2020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中调研,6分)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红眼与白眼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2只雌雄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红眼雌果蝇∶灰身红眼雄果蝇∶灰身白眼雄果蝇∶黑身红眼雌果蝇∶黑身红眼雄果蝇∶黑身白眼雄果蝇=6∶3∶3∶2∶1∶1。不考虑其他等位基因且不含等位基因的个体均视为纯合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C
A.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该亲本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
B.子代灰身红眼中纯合子占2/9,子代黑身红眼中纯合子占2/3
C.若验证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则只能让其与黑身白眼雄果蝇
交配
D.若该亲本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交配,则雌雄子代中均有4种
表现型
20XX
/
XX
谢谢各位同学倾听
课/堂/授/课/PPT/
汇报人:XX XX中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