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情境导入第九章机械和功§9.2 滑轮生活中的滑轮一、定滑轮和动滑轮用绳索或链条绕过具有转动轴的光滑圆轮叫做滑轮.图中这两个滑轮有什么区别?滑轮使用时轮转动轴固定不动,叫定滑轮轴和物体一起移动,叫动滑轮.一、定滑轮和动滑轮hshF3F3F1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重物移动的距离G物:重物所受的重力F :弹簧测力计示数即拉力v物:重物移动的速度v绳: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二、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定滑轮 按照图甲、乙所示的做法进行实验,比较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和拉力的方向. 甲乙F1F2动力F1/N实验 次数 操作 钩码移动 的距离h/m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 拉力 的方向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钩码的重力G/N1 甲图2 乙图动力F1/N实验 次数 操作 钩码移动 的距离h/m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 拉力 的方向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钩码的重力G/N1 甲图 0.1 0.1 向上 2 22 乙图 0.1 0.1 向下 2 2二、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定滑轮:s=h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F定=G物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却能改变力的方向。G物F定二、动滑轮和定滑轮动滑轮 按照图甲、丙所示的做法进行实验,比较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和拉力的方向. 甲丙F1F3动力F1/N实验 次数 操作 钩码移动 的距离h/m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 拉力 的方向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钩码的重力G/N1 甲图 0.1 0.1 向上 2 23 丙图 0.1 0.2 向上 1.2 2二、动滑轮和定滑轮(2)动滑轮:s=2h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的情况下:F动= — G物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动一半的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G物F动12如果考虑动滑轮重的情况下:F动= —( G物+G动)12G滑动力F1/N实验 次数 操作 钩码移动 的距离h/m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 拉力 的方向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钩码的重力G/N1 甲图2 乙图3 丙图OL2L1 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支点在轴心O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L1=L2),均为滑轮的半径.三、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实质F2F1OL1L2 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支点在边缘O处、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L1=2L2)省力的杠杆.三、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实质F1F2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把它们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组成滑轮组.四、滑轮组 动滑轮能省一半力,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它却能改变力的方向,我们能不能做一个机械,使它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呢?FGn=2演示实验 把两个滑轮按照图中的方法进行绕绳,上面的滑轮是定滑轮,下面的滑轮是动滑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F的大小,与前面单独使用动滑轮和单独使用定滑轮时在力的大小、方向上面有什么不同?四、滑轮组FG四、滑轮组思考讨论 除了前面的绕法外,你还可以怎样绕制滑轮组?n=3动力F1/N实验 次数 操作 钩码移动 的距离h/m 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 拉力 的方向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钩码的重力G/N4 丁图5 戊图FGn=2丁FGn=3戊 四、滑轮组的工作特点F=—G物1ns=nhv绳=n v物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如果考虑动滑轮重的情况下:F= —( G物+G滑) 组装滑轮组时,要会确定绳头固定端,一般情况下,若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为奇数,固定端位于动滑轮的框架上,若n为偶数,固定端位于定滑轮的框架上,可用“奇动偶定”四个字帮助记忆.⒈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还能改变力的方向 C.定滑轮实质上是个等臂杠杆 D.动滑轮实质上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B检测反馈检测反馈⒉使用一个定滑轮将一重物提升 2 m,则绳子自由端拉过的距 离为__m;如果改用一个动 滑轮来提升重物,且提升同样 的高度,则绳子自由端拉过的 距离为__m.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