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夯实法治基础严治电信诈骗,护航百姓生活道法糕你有一个电话是否接听?道法糕请问您小时候住的街道是?请问是尾号3151的用户吗?您的账号已经被冻结我们现在需要您三个密保问题:请问您最喜欢的书是?请问您小学时候的班主任名字叫做?道法糕这段对话就来自于暑期档电影《孤注一掷》,电影改编自上万例真实案件,揭秘境外缅北的诈骗工厂运作,让电信诈骗再次进入到大众视野,用真实事件告诉你:财富的发源地,其实是噩梦的开始。看完片段你的直观感受是什么?法治社会多重要道法糕1选择法治道路,感悟法治荣光2描绘法治蓝图,建设法治国家道法糕选择法治道路,感悟法治荣光道法糕选择法治道路A:缅北科技园工厂宿舍B:中国科技产业园区缅北“科技园”却与真正的科技园大有不同,缅北那些所谓的“科技园”,很多都是诈骗工厂,那里的确建有办公楼房,但无论是走廊、窗户还是园区外墙都装有防止人员逃走的铁丝网,园区门口没有保安站岗,而是持有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在那里把守,在那里一切都听“老大”的话。如果是你,你愿意生活工作在哪(A/B)?原因是什么?如果是你,你愿意生活工作在哪(A/B)?原因是什么?道法糕法治含义: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区别于人治)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人 治法 治基础特点表现影响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的基础上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国王即法律”“朕即法律”带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专制国家:人比法大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动社会有序发展民主国家:法比人大道法糕感悟法治荣光据人民法院报特刊:面对电信诈骗,多个国家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措施中国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员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德国欧盟制定了多项法律,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明确界定。2001年11月,由26个欧盟成员国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南非共30个国家在布达佩斯缔结《网络犯罪公约》。多国健全防骗法律体系,德国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颁布和修订了多项法律,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同时还落实了多项管控措施。道法糕感悟法治荣光据人民法院报特刊:面对电信诈骗,多个国家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措施澳大利亚运用科技手段侦破案件,采取多种手段全方位预防诈骗案件的发生,并运用科技手段侦破案件。设立拒绝来电制度,澳大利亚政府研发出具有电话保护功能的软件,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屏蔽或拒接业务推销、保险及其他涉嫌诈骗的电话。新加坡针对诈骗方式进行处理,日本根据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犯罪方式,制定了多项法律进行处罚。 规定计算机诈骗罪、语音识别电话诈骗、责令电信服务商担责。日本严格规范网上行为,出台网络行为法律制度。新加坡较早颁布《网络行为法》和《互联网操作规则》。《网络行为法》规定了网民上网应遵守的义务和网络服务商的行业准则。《互联网操作规则》规定,网络运营商对网络传播的内容负有审查、报告和协助司法机关执法的义务。道法糕问题一面对电信诈骗,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法律和措施,这说明什么?(多角度作答)问题二这些都是好的法律吗?你认为好的法律需要符合什么要求?问题三为什么有了法律规范,电信诈骗的案例还有发生呢?1—2组探究问题一、3—4组探究问题二、5—6组探究问题三每组整理答案派代表展示成果小组探究道法糕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出台过程2021年10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2022年6月2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二次审议。2022年8月3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听取了报告,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认为上述草案已比较成熟,建议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期间多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善治如果是你,你愿意生活工作在哪(A/B)?原因是什么?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如果是你,你愿意生活工作在哪(A/B)?原因是什么?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道法糕知识点一:法治的作用1.(公民角度)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452.(国家角度)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473.(国际角度)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454.(社会角度)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44道法糕知识点二:法治的要求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道法糕描绘法治蓝图,建设法治国家道法糕描绘法治蓝图分享法治标语在生活中,多地像墙上、公告栏、广告牌、公交站等都有反诈骗或法治宣传的标语,分享你知道的标语。你,你愿意生活工作在哪(A/B)?原因是从这些标语中可以看出国家推行的法治政策吗?道法糕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相关链接48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82年颁布并施行现行宪法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依法治国载入宪法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道法糕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相关链接48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2018年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公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道法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知识点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根本遵循1.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47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482.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4.基本要求?→道法糕建设法治国家全面反诈,你我同行全面反诈,你我同行党中央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此前草案多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64.4%,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加强司法办案,依法打击犯罪,并积极引导公众提升法治意识和识骗能力;公民积极参与防诈骗活动,增强危机意识、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各方共同努力,将反诈进行到底。如果是你,你愿意生活工作在哪(A/B)?原因是根据材料,请编写一个全面反诈宣传手册,明确各方应该如何进行反诈,建设法治国家?道法糕quan mian fan zha shou ce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监督;有勇有谋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党依法执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强宣传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加强宣传教育全民全民守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法治危机防范意识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感,加强法治意识道法糕知识点四:如何建设法治中国1.(科学立法)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2.(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3.(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4.(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5.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道法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道法糕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16字方针)实现: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防线)全民守法(基础)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法糕“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解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道法糕-----习近平本课法治名言欣赏《商君书·定分》1.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释义: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亚里士多德2.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道法糕本课法治名言欣赏江泽民4.道德规范和法治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邓小平3.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胡锦涛5.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宪法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道法糕课堂小结回顾反馈:本课你学到了什么与法治相关的内容呢?法治的含义法治的作用法治的要求法治的进程如何建设法治国家道法糕创新作业为让同学们增强电信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应对能力,我校法制长廊准备展出预防电信诈骗的相关展板,请你为同学们提供两条关于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小贴士”。道法糕课堂作业1.(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古代先哲很早就提出了“法”的理念。下列古语能够体现法治精神的是( )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②法不阿贵,道不绕曲③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④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B道法糕课堂作业2.(2023·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2022年12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在加强外来物种防控、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等方面作出进一步规定。该法的表决通过( )A.有利于以良法之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B.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理念C.体现民主立法,有效促进了公正司法D.体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A道法糕课堂作业3.(2023·四川达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回应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反诈问题。该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 )①实行良法之治 ②完善我国的民主制度③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④彻底杜绝电信网络诈骗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B道法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严治电信诈骗,护航百姓生活1、教材分析《夯实法治基础》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的第一框题内容,本课内容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法治含义、作用、要求,展示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明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及如何建设法治国家。据此,本课选用因暑期档电影《孤注一掷》再次引发人们讨论的“缅北电信诈骗”素材为主题,设置四个环节:“选择法治道路”“感悟法治荣光”“描绘法治蓝图”“建设法治国家”,让学生在选择、质疑、思考中学习本课。2、学情分析对于九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法律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法治”这一宏观概念,还是缺乏具象认知。学生学习这一课主要存在这样的问题:①“法治”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架构复杂,比较抽象,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理解涉及法治的相关素材存在一定困难;②学生真实生活比较远,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和认同感。因此,本课需要在拉近学生与“法治”相关内容之间做足功夫,所以本课选择切口较小的电信诈骗来设计内容。3、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了解改革开放后的法治历程,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观念: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责任意识:积极做守法公民,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道德修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法治,增强道德法治修养。4、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法治的要求(良法、善治);建设法治国家教学难点:了解改革开放后的法治历程,明确国家法治发展道路,建设法治国家5、教学过程导入:(现场找一个学生问其有一个未知号码电话是否要接听,并和他模拟接下来的对话,看其的答复)请问是尾号3151的用户吗?您的账号已经被冻结我们现在需要您三个密保问题:请问您最喜欢的书是?请问您小学时候的班主任名字叫做?请问您小时候住的街道是?这段对话就来自于暑期档电影《孤注一掷》,电影改编自上万例真实案件,揭秘境外缅北的诈骗工厂运作,让电信诈骗再次进入到大众视野,用真实事件告诉你:财富的发源地,其实是噩梦的开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片段播放视频:《孤注一掷》宣传片教师提问:看完片段你的直观感受是什么?预设答案:法治社会多重要过渡语:那就让我们一起聚焦电信诈骗,看如何严治电信诈骗,护航百姓生活,来吧一起走进《夯实法治基础》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感悟法治荣光活动一:选择法治道路展示两张图片缅北“科技园”却与真正的科技园大有不同,缅北那些所谓的“科技园”,很多都是诈骗工厂,那里的确建有办公楼房,但无论是走廊、窗户还是园区外墙都装有防止人员逃走的铁丝网,园区门口没有保安站岗,而是持有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在那里把守,在那里一切都听“老大”的话。教师提问:如果是你,你愿意生活工作在哪(A/B)?原因是什么?预设答案:B(环境好、法治、人民生活保障)教师引导:法治含义: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区别于人治)并讲解法治任职的区别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活动二:感悟法治荣光据人民法院报特刊:面对电信诈骗,多个国家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措施中国: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员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多国:欧盟制定了多项法律,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明确界定。2001年11月,由26个欧盟成员国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和南非共30个国家在布达佩斯缔结《网络犯罪公约》。德国:健全防骗法律体系,德国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颁布和修订了多项法律,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同时还落实了多项管控措施。澳大利亚:运用科技手段侦破案件,采取多种手段全方位预防诈骗案件的发生,并运用科技手段侦破案件。设立拒绝来电制度,澳大利亚政府研发出具有电话保护功能的软件,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屏蔽或拒接业务推销、保险及其他涉嫌诈骗的电话。日本:针对诈骗方式进行处理,日本根据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的犯罪方式,制定了多项法律进行处罚。 规定计算机诈骗罪、语音识别电话诈骗、责令电信服务商担责。新加坡:严格规范网上行为,出台网络行为法律制度。新加坡较早颁布《网络行为法》和《互联网操作规则》。《网络行为法》规定了网民上网应遵守的义务和网络服务商的行业准则。《互联网操作规则》规定,网络运营商对网络传播的内容负有审查、报告和协助司法机关执法的义务。阅读材料后,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法治问题问题一:面对电信诈骗,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法律和措施,这说明什么?(多角度作答)问题二:这些都是好的法律吗?你认为好的法律需要符合什么要求?问题三:为什么有了法律规范,电信诈骗的案例还有发生呢?学生活动:小组探究1—2组探究问题一3—4组探究问题二5—6组探究问题三每组整理答案派代表展示成果学生展示成果(问题一从法治的作用分析;问题二从什么是良法分析;问题三从善治分析)教师引导并总结: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出台过程2021年10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2022年6月21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二次审议。2022年8月3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听取了报告,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认为上述草案已比较成熟,建议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期间多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什么是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教师总结:知识点一:法治的作用1.(公民角度)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国家角度)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473.(国际角度)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454.(社会角度)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44知识点二:法治的要求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导学二:描绘法治蓝图,建设法治国家活动三:描绘法治蓝图分享法治标语:在生活中,多地像墙上、公告栏、广告牌、公交站等都有反诈骗或法治宣传的标语,分享你知道的标语。学生分享标语非常多:思考:从这些标语中可以看出国家推行的法治政策吗?教师引导: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教师总结知识点:知识点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根本遵循①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47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48②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根本遵循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活动四:建设法治国家全面反诈,你我同行党中央高度重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对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此前草案多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64.4%,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加强司法办案,依法打击犯罪,并积极引导公众提升法治意识和识骗能力;公民积极参与防诈骗活动,增强危机意识、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各方共同努力,将反诈进行到底。根据材料,请编写一个全面反诈宣传手册,明确各方应该如何进行反诈,建设法治国家?学生分角色回答预设答案:党:依法执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强宣传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加强宣传教育全民:全民守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法治危机防范意识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感,加强法治意识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监督;有勇有谋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教师引导并总结:知识点四:如何建设法治中国①(科学立法)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②(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③(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④(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课堂总结:“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解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习近平本课其他法治名言欣赏(时间不够可删)1.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释义: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出自《商君书·定分》2.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3.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4.道德规范和法治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江泽民5.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宪法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课堂小结:回顾反馈:本课你学到了什么与法治相关的内容呢?6、创新作业为让同学们增强电信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应对能力,我校法制长廊准备展出预防电信诈骗的相关展板,请你为同学们提供两条关于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小贴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doc 4.1《夯实法治基础》课件.pptx 媒体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