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1《正视发展挑战》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1《正视发展挑战》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达峰
中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道法糕
那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呢?
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中和
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最终逐步回落,就像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顶点一样,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碳达峰
道法糕
“双碳”目标与人口、资源、环境有何关系呢?
“双碳”目标的实现有什么重要作用?
道法糕
正视发展挑战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中的发展挑战
道法糕
碳排放原因
实现“双碳”路径
碳排放危害
一“碳”究竟
“碳”明利弊
“碳”索未来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中的发展挑战
道法糕
一“碳”究竟
碳排放原因
道法糕
全球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5亿,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7亿
2021年5月11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可参考75图)
人口研究与“双碳”
中国
1.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更加前沿的人口研究,聊聊你已知的人口知识。
2.从人口角度分析,你认为人口对实现“双碳”目标有何影响?
道法糕
均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
人口增加,排放量增加
人口素质、人口流动影响产业结构(比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生产生活方式(是否绿色低碳),最后影响“双碳”目标
“双碳”目标的达成关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人口增速趋缓
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老龄化加剧
大量的人口流动
人口众多
道法糕
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01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02
道法糕
知识点一:我国的人口现状
01重要国情: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02新的特点:
总人口增速趋缓
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老龄化加剧
大量的人口流动
道法糕
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
计划生育政策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通过科学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980年
只生一个好
2013年
单独二孩
2016年
实施全面二孩
2021年
三孩政策
道法糕
知识点二: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原因
01: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02
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道法糕
知识点三:生育政策调整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
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道法糕
“碳”明利弊
碳排放危害
道法糕
资源环境与“双碳”
全球变暖和碳排放量
具体例子:以手机为例讲无处不在的碳排放
生产一部手机排放的C02可达80kg左右比成年人平均体重还高,
组成手机的金属、塑料、玻璃等原料生产会消耗化石能源。
手机组装需要消耗电能
手机运输需要消耗燃油
手机使用需要消耗电能
锂电池报废后的处理也会耗能
思考:
1.罗列生产生活中碳排放的途径?
2.除全球变暖外,碳的不合理利用还会造成什么危害?
3.你认为国家层面应该如何做?
道法糕
排放途径
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在我们身边,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工业生产以及烧火做饭等人类日常生活都会产生碳排放。
出行方式
用电
取暖
做饭
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
生产方式粗放
无节制开采消耗
燃料燃烧浪费
生活
生产
道法糕
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
冰川和冻土消融
海平面上升
威胁人类的居住环境
(极端天气增加)
生物多样性缺失的问题更加严重
排放危害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外加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道法糕
知识点四: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01地位: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02现状: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77
道法糕
03:原因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十分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04危害: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变小。
中国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道法糕
知识点五: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01现状:
①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02原因:
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03危害: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道法糕
“碳”索未来
实现“双碳”路径
道法糕
实现路径与“双碳”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工具,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减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道法糕
我是党和政府
1、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搭建创新平台。
如何实现“双碳”目标
每组选择一个方面完成至少两条措施
我是企业
1、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加强企业创新意识。
2.增强社会责任感及环保意识。
我是青少年
1.绿色出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处理好习惯。
道法糕
知识点六:如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01: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02:
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补充)
道法糕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
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道法糕
课堂小结
人口问题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坚持计划生育的
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道法糕
创新作业
通过学习本节课,请你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及措施
中国政府已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发展道路、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道法糕
课堂练习
1.(2023·辽宁·统考中考真题)人口是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支撑。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其目的是( )
①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②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
③快速提高我国人口数量 ④进一步适应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道法糕
课堂练习
2.(2023·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下图是小敏在贵阳市某社区宣传栏上看到的宣传内容,小敏对数据解读的要点,你认为按照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国家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和措施
②我国人口总人数和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③有利于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④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A.③→①→④→②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②→③→④→①
B
道法糕
课堂练习
3.(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说明( )
①计划生育政策已不再是基本国策
②党和政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人口问题已成为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道法糕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设计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中的发展挑战
1、教材分析
《正视发展挑战》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一框内容。本框题意在引导学生主要讲述“是什么”的问题,即人口问题、资源环境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介绍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国策。学生在直观感受我国资源环境形势的基础上里解要坚持走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的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据此,本课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碳达峰和碳中和”为主线,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中的发展挑战,以三个环节“一碳利弊、碳明究竟、碳索未来”引导学生了解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碳”排放对资源环境的危害等,最后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方面探索,为达“双碳”目标我们可以怎么做,话题有深度,探讨更具思政意味,希望学生可以在道法里培育更多素养。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知识层面看,通过之前的学习,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地理课以及其他的课程中多少都有一些了解,因此本课对学生而言学习的难度较小。因此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挑战的严峻性,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3、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正确认识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理解并认同我国为应对发展挑战制定的基本国策及走绿色文明发展道路。
道德修养:树立保护、节约资源意识,树立共建生态文明意识,热爱大自然。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关于应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各种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实际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4、教材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双碳”目标,从生活中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5、教学过程
导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教师提问:那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最终逐步回落,就像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顶点一样,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那么“双碳”目标与人口、资源、环境有何关系呢?
“双碳”目标的实现有什么重要作用?
让我们一起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中的发展挑战,学习《正视发展挑战》
环节一:一“碳”究竟·碳排放原因
活动一:探究人口研究与“双碳”
全球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5亿,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7亿
中国
2021年5月11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可参考75图)
教师提问:1.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更加前沿的人口研究,聊聊你已知的人口知识。(学生地理学过这个部分内容)
2. 从人口角度分析,你认为人口对实现“双碳”目标有何影响?(着重可以看看他们如何分析这个)
预设答案:
人口知识:
人口众多
总人口增速趋缓
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老龄化加剧
大量的人口流动
(重点可以阐述人口流动、人口老龄化和男女性别比)
人口增加,排放量增加,人口素质、人口流动影响产业结构(比如劳动密集型产业多)、生产生活方式(是否绿色低碳),最后影响“双碳”目标,“双碳”目标的达成关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可见,关注人口问题很重要
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2.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教师总结知识点:知识点一:我国的人口现状
(1)重要国情: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2)新的特点:
总人口增速趋缓
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老龄化加剧
大量的人口流动
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
预设答案:计划生育政策、也可补充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何每个时期都有所变化?
通过科学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教师总结知识点:
知识点二: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原因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知识点三:生育政策调整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环节二:“碳”明利弊·碳排放危害
活动二:研究资源环境与“双碳”
播放视频:全球变暖和碳排放量
再展示具体例子:以手机为例讲无处不在的碳排放
生产一部手机排放的C02可达80kg左右比成年人平均体重还高,
组成手机的金属、塑料、玻璃等原料生产会消耗化石能源。
手机组装需要消耗电能
手机运输需要消耗燃油
手机使用需要消耗电能
锂电池报废后的处理也会耗能
思考:
1.罗列生产生活中碳排放的途径?
2.除全球变暖外,碳的不合理利用还会造成什么危害?
3.你认为国家层面应该如何做?
预设答案: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在我们身边,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工业生产以及烧火做饭等人类日常生活都会产生碳排放。
排放危害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外加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师总结知识点:知识点四: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1.地位: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77
3. 原因: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十分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4. 危害: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变小。
中国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知识点五: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现状:①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2.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3.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环节三:“碳”索未来·实现“双碳”路径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金融工具,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减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如何实现“双碳”目标,每组选择一个方面完成至少两条措施
我是党和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青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答案:
国家1.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 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搭建创新平台
企业:1.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加强企业创新意识
2.增强社会责任感及环保意识
青少年:1.绿色出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处理好习惯
知识点六:如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2.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补充)
课堂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
希望我们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6、创新作业:
中国政府已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发展道路、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通过学习本节课,请你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及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