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知识点梳理+能力百分练)二知识点梳理1、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2、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3、分数除以分数,可以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4、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5、6、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把这个数看作单位“1”,单位“1”是未知的,可以设单位“1”的量为x,根据乘法的意义列方程解答。7、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先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8、计算分数连除时,先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9、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作两个数的比。10、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11、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12、比和比值的关系:两者在写法上可能是相同的,但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比值.表示一个具体的数。13、比与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a:b=a÷b=(b≠0)1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15、16、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作按比例分配。17、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1)用整数乘除法解决问题:①求出总份数;②求出每份是多少;③求出各部分的数量。(2)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①根据比求出总份数;②求出各部分的数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③求出各部分的数量。能力百分练一、选择题(共16分)1.根据我国《国旗法》的规定,国旗的长与宽的比为,以下选项中,( )规格的国旗不符合标准。A.480cm×320cm B.90cm×60cm C.424cm×330cm D.120cm×80cm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度数为顶角的,这个顶角是( )度。A.30 B.40 C.80 D.1003.甲、乙、丙、丁四人用同一种蜂蜜分别调制了一杯蜂蜜水,( )调制的蜂蜜水最甜。①甲调制时用了15毫升蜂蜜,90毫升水;②乙调制时蜂蜜和水按1∶8分配;③丙调制时用了2小杯蜂蜜,10小杯水(同种小杯);④丁调制时用的水是蜂蜜的7倍。A.甲 B.乙 C.丙 D.丁4.下面商最大的算式是( )。A.÷ B.÷ C.÷ D.÷5. a×=b×=c×1=d÷(a、b、c、d都大于0),a、b、c、d四个数中( )最大。A.a B.b C.c D.d6.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要6小时,货车要9小时,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最简比是( )。A.2∶3 B.3∶2 C.6∶9 D.9∶67.小军4分钟步行千米,他用这样的速度走千米要用几分钟?下列算式错误的是( )。A.÷4× B.4÷ C.÷(÷4) D.×48.学校食堂有20吨大米,平均每天吃,可以吃( )天。A.4 B.5 C.20 D.100二、填空题(共16分)9.由于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春季国家卫生部门对中小学教室卫生作出严格规定:每天学生放学后要对教室课桌椅及地面进行全面消毒,如果桶里放7.2升水,根据下图说明,需要放( )毫升84消毒液。10.1800克的是( )克;( )米的是90米。11.学校食堂运来a吨大米,如果每天吃吨,可以吃( )天。如果每天吃它的,可以吃( )天。1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6∶5,这是一个( )三角形。13.把米长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每段长( )米。14.一辆汽车行驶千米一共用汽油升,1升汽油可以供这辆汽车行驶( )千米,行驶1千米需要汽油( )升。15.一个等腰三角形,相邻两边的比是1∶2,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厘米,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 )厘米,底边长( )厘米。16.一根钢管长米,爸爸把这根钢管锯了5次,锯下的每段同样长,每段长是原来这根钢管的,每段长( )米。三、判断题(共8分)17.真分数的倒数不一定大于假分数的倒数。( )18.把长与宽的比是3∶1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新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6∶1。( )19.甲班人数的等于乙班人数的,说明甲班人数比乙班多。( )2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和顶角的比是1∶2,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四、计算题(共12分)21.(6分)递等式计算。15 27 22.(6分)化简下面各比。 时:45分五、作图题(共6分)23.(6分)在如图的方格纸中,画一个与图中长方形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再把所画的三角形按的面积比分成两个三角形。六、解答题(共42分)24.(6分)为丰富学生校内生活,学校建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参加绘画兴趣有54人,参加围棋兴趣小组的人数是绘画兴趣小组的,是书法兴趣小组的,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25.(6分)修一条路,已经修了800米,还要修的和已经修的米数的比是5∶4,这条路一共多少米?26.(6分)27.(6分)先列式,再在图中表示出算式的意义。4米长的彩带,每米剪一段,可以剪几段?(1)列式:( )(2)画一画:28.(6分)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两车相遇时,甲车行了全程的。已知乙车行驶完全程需要12小时,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9.(6分)友谊农场在一块36公顷的土地上种植大豆和玉米,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的比是4∶5,大豆和玉米各种植多少公顷?30.(6分)为了绿水蓝天,倡导低碳生活,“共享单车”成为大家出行的工具。双双家和乐乐家相距约5千米,双双每分钟行250米,双双和乐乐的速度比是,如果他俩分别同时从家里骑车出发,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参考答案1.C【分析】分析题目,把给出的各选项的长与宽写成比的形式,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成最简整数比;如果结果等于3∶2则符合标准,反之则不符合,据此解答。【详解】A.480∶320=(480÷160)∶(320÷160)=3∶2;B.90∶60=(90÷30)∶(60÷30)=3∶2;C.424∶330=(424÷2)∶(330÷2)=212∶165;D.120∶80=(120÷40)∶(80÷40)=3∶2;故答案为:C【点睛】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及化简比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D【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度数为顶角的,说明把顶角看作单位“1”,顶角为5份,则底角为2份,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所以三个角的比为2∶2∶5,由此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详解】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度数为顶角的所以等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2∶2∶5故这个顶角是故答案为:D【点睛】此题主要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找出三个角的比,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3.C【分析】蜂蜜与水的比值越大,蜂蜜水越甜。依次计算即可。【详解】A.15∶90=B.1∶8=;C.2∶10=;D.1∶7=因为5<6<7<8,所以>>>,即丙>甲>丁>乙。所以丙调制的蜂蜜水最甜。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比值表示的含义与甜度的关系就能解决问题。4.A【分析】计算出各选项的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详解】A.÷=×3=B.÷=×=C.÷=×=D.÷=×=因为8<16<32<35,所以<<<。下面商最大的算式是÷。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计算,以及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5.A【分析】设a×=b×=c×1=d÷=1,分别求出a、b、c、d的值,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详解】设a×=b×=c×1=d÷=1a×=1a=1÷a=1×a=b×=1b=1÷b=1×b=c×1=1c=1÷1c=1d÷=1d=1×d=>1>>,即a>c>b>da×=b×=c×1=d÷(a、b、c、d都大于0),a、b、c、d四个数中a最大。故答案为: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出等式的值,再利用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计算出a、b、c、d的值,再利用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解答。6.B【分析】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客车与货车的速度,进而写出两车的速度比即可。【详解】由分析可得:客车速度:1÷6=货车速度:1÷9=客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9∶6=(9÷3)∶(6÷3)=3∶2故答案为: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客车和货车的速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7.A【分析】逐一分析每个选项中的算式,思考每步计算表示的意义,找出列式中的错误选项即可。【详解】由分析可得:A.÷4×,第一步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可以算出小军步行的速度,第二步用步行速度乘其行驶的路程,是得不出任何数据的,所以该选项错误;B.4÷,第一步用步行的时间除以步行的速度,可以求出步行1千米需要的时间,第二步用步行1千米需要的时间乘要行驶的千米,可以求出他用这样的速度行驶千米需要的时间;C.÷(÷4),第一步用行驶的路程除以时间,求出小军行驶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以求出走千米要用的时间;D.×4,第一步求出千米里面有几个千米,第二步再乘4,就是走千米要用的时间。故答案为: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思考四个算式每步计算表示的意义,找出列式的错误。8.B【分析】把这些大米的吨数看作单位“1”,平均每天吃,求可以吃几天,也就是求“1”里面包含几个,用1除以即可。【详解】由分析可得:1÷=5(天)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分数包含除法与整数包含除法的意义相同,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多少个另一个数,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即可。9.720【分析】对教室课桌椅及地面进行全面消毒,按消毒液与水为1∶10的比稀释,可知水的质量与水的份数形成相互对应的关系,用除法求出一份有多少升,也就是消毒剂的质量,注意要换算单位。【详解】因为:7.2升=7200毫升7200÷10=720(毫升)所以:需要放720毫升84消毒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比的理解及比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10. 1500 135【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详解】(1)18001500(克)(2)90=90=135(米)1800克的是1500克;135米的是90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应用。11. 8a 8【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运来a吨大米,如果每天吃吨,就是求a吨大米里面有几个吨,用a除以,a8a(天);把运来的大米看作单位“1”,每天吃它的,求可以吃多少天,就是求1里面包含几个,用1除以。【详解】a=a×8=8a(天)1=1×8=8(天)如果每天吃吨,可以吃8a天;如果每天吃它的,可以吃8天。【点睛】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多少个另一个数,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12.直角【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根据三个内角度数比,把三个内角分别看作1份、6份、5份,则三角形内角和是被平均分成(1+6+5)份,求出1份的度数,进而分别求出三个角的度数,再根据三个角度数判断即可。【详解】一份的度数:180°÷(1+6+5)=180°÷12=15°第一个内角:15°×1=15°第二个内角:15°×6=90°第三个内角:15°×5=75°有一个角是直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6∶5,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比的应用和三角形内角和,关键是掌握根据比求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再按照三角形的分类判断即可。13.【分析】把这根绳子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段,每段是1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求每段长多少米,平均分的是米,用它除以10即可求解。【详解】1÷10=÷10=×=(米)所以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14. 3【分析】求每升汽油能行驶多少千米,用距离除以耗油量;求行驶1千米需要多少升汽油,用耗油量除以距离,据此解答。【详解】÷=×=3(千米)÷=×=(升)一辆汽车行驶千米一共用汽油升,1升汽油可以供这辆汽车行驶3千米,行驶1千米需要汽油升。【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确定谁是被除数,谁是除数。15. 12 6【分析】由于相邻两边的比是1∶2,根据比的意义可知,两条边分别是1份和2份,由于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可知腰是2份,底是1份,则三边的比是:2∶2∶1,由于周长是30厘米,根据公式:总数÷总份数=1份量,即30÷(2+2+1),据此即可求出一份量,之后再分别乘腰长和底边的份数即可。【详解】由分析可知:三边的比是2∶2∶130÷(2+2+1)=30÷5=6(厘米)6×1=6(厘米)6×2=12(厘米)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12厘米,底边长是6厘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和比的意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应熟练掌握它们的意义并灵活运用。16.;【分析】把这根钢管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这个钢管锯了5次,被分成了(5+1)段;,诶段长是这根钢管原来的,求每段的长度,用钢管的长度÷段数,据此解答。【详解】1÷(5+1)=1÷6=÷(5+1)=÷6=×=(米)一根钢管长米,爸爸把这根钢管锯了5次,锯下的每段同样长,每段长是原来这根钢管的,每段长米。【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17.×【分析】在分数中,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所以假分数大于等于1,其倒数小于或等于1。由此可知,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假分数的倒数。【详解】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假分数的倒数,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明确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是完成本题的关键。18.×【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把长与宽的比是3∶1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即长和宽都乘2,进行判断即可。【详解】由分析可得:按2∶1放大,即前后项都乘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则3∶1的比值不变,仍然是3∶1,而不是6∶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质,当比的前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19.√【分析】由甲班人数的等于乙班人数的可知:甲班人数×=乙班人数×,令甲班人数×=乙班人数×=12;分别表示出两班人数,即可解答。【详解】由题意可知:甲班人数×=乙班人数×;令甲班人数×=乙班人数×=12则甲班人数为12÷=12×=16人乙班人数为12÷=12×=15人16>15,所以甲班人数比乙班多,原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赋值法是解答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解题时也可直接比较两个班分率的大小,根据积相同,分率大的人数少,分率小的人数多来判断。20.×【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则两个底角和顶角的比是1∶1∶2,把两个底角分别看作1份,顶角看作2份,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则用180÷(1+1+2)即可得每份是多少,进而求出2份是多少,最后判断最大的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详解】180÷(1+1+2)=180÷4=45(度)45×2=90(度)最大的角是直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按比分配以及三角形的分类。21.2;;【分析】(1)根据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2)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3)根据带符号搬家,把最后的数和倒数第二个数调换位置,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详解】(1)1515=9=2(2)27(3)==22.63∶20;6∶1;8∶9【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50即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除以即可;先统一单位,由高级单位时转换成低级单位分钟,乘进率60,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除以5即可。【详解】时=40分时:45分分:45分23.见详解【分析】假设图中每个格子代表1,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代入数据求出已知长方形的面积,要画的三角形面积和已知长方形面积相等,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S=ah÷2,画出三角形;因为1+2=3,即作出三角形后,将其底边平均分成3份,连接一份所对应的点和所其对应的顶点,即为要作的三角形。【详解】由分析可得:已知长方形长为4,宽为3,面积为:3×4=12,则要画的三角形面积为12,当三角形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时,面积为:6×4÷2=24÷2=12所以可以画一个底为6、高为4的三角形,其面积也是12。1+2=3,将底边6分成3份,每份是2格,据此作图可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的两部分。【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同时要求学生会画指定面积的三角形,同时需要会按比例求出面积。24.81人【分析】由于参加围棋兴趣小组的人数是绘画兴趣小组的,单位“1”是绘画兴趣小组的人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54×,参加围棋兴趣小组是书法兴趣小组的,单位“1”是书法兴趣小组,单位“1”未知,用除法,即54×÷,算出结果即可。【详解】54×÷=36÷=36×=81(人)答: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有81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除法的应用,关键是找准单位“1”。25.1800米【分析】根据比的意义,还要修的和已经修的米数的比是5∶4,那么还要修的是已经修的。将已经修的看作单位“1”,用已经修的乘求出还要修的。将已经修的加上还要修的,求出这条路一共多少米。【详解】800+800×=800+1000=1800(米)答:这条路一共1800米。【点睛】本题考查了比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能根据比找出还要修的是已经修的几分之几。26.40千克【分析】先把小明的体重看作单位“1”,已知小明体重有35千克,小林的体重是小明体重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35×即可求出小林的体重,再把小强的体重看作单位“1”,又已知小林的体重是小强体重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小林的体重除以即可求出小强的体重。【详解】35×÷=28÷=40(千克)答:小强的体重是40千克。【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除法的混合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27.(1)4÷;(2)见详解【分析】4米长的彩带,每米剪一段,用彩带的总长度除以每一段的长度,可用除法算出剪出的段数。米就是1米的,先把4米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1米,再把1米平均分成3份,这样就把总长度平均分成12份,每两份一段,即可求出总段数。据此完成作图。【详解】(1)列式:4÷=6(段)答:可以剪6段。(2)作图如下:【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用画图的方式正确的表示出米,可以看成1米的,利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求出结果。28.720千米【分析】把全程看作单位“1”,用1-=,求出两车相遇时,乙车行驶的路程占比,进而求出甲车与乙车的路程比,因为甲乙相遇时,所用时间相等,故路程比等于速度比,已知甲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进而求出乙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全程即可。【详解】1-=∶=4∶3乙的速度:80÷4×3=20×3=60(千米/时)60×12=720(千米)答:A、B两地相距720千米。【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相遇时,路程比等于速度比。29.16公顷;20公顷【分析】已知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的比是4∶5,可以把种植大豆和玉米的面积分别看作4份和5份,先用4+5求出总份数,再用总面积除以总份数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公顷,最后用一份的公顷数分别乘4份和5份即可解答。【详解】由分析得:36÷(4+5)=36÷9=4(公顷)大豆:4×4=16(公顷)玉米:4×5=20(公顷)答:大豆种植16公顷,玉米种植20公顷。【点睛】本题还可以根据比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求出各部分量。30.8分钟【分析】欢欢和乐乐的速度比是2∶3,则乐乐的速度是欢欢速度的,用乘法求出乐乐的速度;最后根据相遇时间=路程÷速度之和,求出相遇时间。【详解】250×=375(米)5千米=5000米5000÷(250+375)=5000÷625=8(分钟)答:经过8分钟两人相遇。【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求出乐乐的速度是多少,利用关系式相遇时间=路程÷速度之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