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心中的“110”》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树立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生活中能够分辨是非。道德修养:明辨是非,灵活应变,趋利避害。法治观念:懂得保护自己,爱惜生命,安全成长。健全人格:通过情景展现、讨论分享等课堂活动,学会和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责任意识:培养爱惜生命的责任意识。话题二 “不要上当受骗”教学反思: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不要上当受骗”,通过辨析几种情境,寻找正确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学生意外发生时的自救自护能力。教材力图通过呈现生活中的案例,帮教师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辨析与比较,让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并在学习过程中促成学生最真实、最受触动的内心体验,推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升。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不仅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了学生生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还阅读了很多相关主题的故事,了解三年级学生认知基础,找出这节课的切入点。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总结独自应对陌生人的方法。通过制作自己的“安全清单”,和家人约定“亲子密码”等方式,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教师能注意提醒学生,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对孩子不怀好意的,通过“小熊妹妹”的过度反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怎样和陌生人交往”的话题,为下节课的学习提供铺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