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三年级上册4.10《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4.10《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发现父母默默的爱无处不在。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思维能力、体验能力及收集资料的能力。
法治观念:萌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激之情,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和情感。
健全人格: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感受父母爱之深。
责任意识: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和情感。
话题一 “父母默默的爱”教学反思:
第一板块的话题是 “父母默默的爱”,其中设计了两个小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观察、记录父母每天为子女做的事情。“阅读角”的故事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加深理解父母默默付出的爱。最后以首小诗,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本课时教学逻辑设计:从父母每日为子女做的日常小事中体会父母默默的爱——从父母关爱子女的感人故事中体会父母深深的爱——通过小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父母之爱。 教学时侧重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中体会父母的爱。由于三年级学生对蕴含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默默付出的爱体会不深,教师要引导学生回想生活细节,感受父母的爱。
学生通过“爱心树”活动,体会父母的爱是默默的。通过此活动让学生知道父母每天都要为子女做很多事,每件事都蕴含着父母的爱,感受父母的爱是默默的,是无处不在的。
通过阅读美文感受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文章,通过交流领悟到故事背后承载的意义。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教师引导学生讲述父母关爱自己的感人故事。
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一同感动、成长着,看着学生在“爱心树”上密密麻麻的记录,分享着一个个生活细节背后的发现,倾听着学生动情讲述的故事,一同感悟着父母那默默的、深深的爱,感受着生活之美、亲情之暖。教师深感体验式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升华情感。教师通过创设“父母的爱是默默的”“爱的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细节中感知父母的付出,知爱、懂爱。这样的教学方式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生成的道德认知与情感是真实的、发自内心深处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