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维护秩序》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知识;从内容上看,本课主要讲授社会秩序的含义及作用、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相关知识;从结构上看:本课是学生处理“我与社会”关系的继续深入,是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内容的深化。第一框“维护秩序”,从感受生活中的秩序导入,领悟“生活—秩序—规则”的逻辑线索,即“社会生活有秩序”,有秩序才有美好生活;而良好的秩序又需要规则,进而过渡到下一框“遵守规则”内容。二、学情分析八年级上册教材的主题是社会生活,在前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之后,本单元介绍的是“遵守社会规则”。学生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的观点是认同的,也知道社会运行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这是本课教学重要的学情基础。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秩序与规则的相关概念也有所了解,但由于他们看待事物还比较浅显,不够深入,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维护秩序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是本课着重考虑的因素。三、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社会规则,正确认识社会规则、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道德修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法治观念: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能维护社会秩序,适应社会规则的变化。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的重要性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暑假有比较多的时间出去旅游,你暑假去过哪些城市的“网红景点”呢?分享一下你对这些“网红景点”或者“网红城市”的旅游感受?学生分享。教师:我们有一些网红景点非常火爆,很多游客宁愿排长队就要去尝一下这家店或者就要走某个经典路线,这样一来就造成某些地方非常拥挤,一拥挤一无序就很容易发生一些公共性事件,举例:2014年12月31日,正值辞旧迎新之际,很多人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准备迎接新的一年。这天晚上上海外滩聚集了不少年轻人,很多人都是来外滩跨年的。这些年轻人没有想到当天晚上上海外滩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踩踏事件,共造成36名市民死亡,47人受伤,其中最小的一名遇难者年仅12岁。2014年11月13日,黄浦区政府与上海市旅游局协商后向市政府进行请示新年倒计时活动,现场的观众将控制在3000人左右,可是踩踏事件发生时,陈毅广场上聚集了30万名群众,远远超出人员标准流量。2022年10月29日晚首尔龙山区梨太院,十几万人在上街庆祝万圣节,小小的街区里,一下子涌入了10万人,这场事故导致154人遇难。2022年8月28日,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文井江镇,一森野栖居营地突发山洪,多辆汽车被困,洪水滔滔不绝, 工作人员回复称,无人受伤,提前做了防范措施,洪水有点大,车子没有让去开,怕有危险。教师: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网上的很多很漂亮的景点,看起来非常漂亮,实际上去了之后才知道是另外一回事,这就是网上有一些滤镜。大家知道前段时间淄博出圈了,淄博为什么能够出圈呢?教师分享:政府政策的加持,靠烧烤火出圈的淄博,整座城市都在努力!出台一系列政策助推淄博文旅发展,新增21条公交专线覆盖主城区、编制烧烤地图、开设高铁专利、青年驿站半价入住,免景区门票……全方位为外来食客保驾护航,大家知道我们重庆也是一个网红城市,每到节假日人流量都比较大,前段时间有一个景点上了热搜——白象居,为什么会上热搜呢?(还是因为秩序的问题)。教师:大家知道白象居并非传统的旅游景点,而是一个老小区,居住人员以老年人为主,但因为其特殊的建筑风格和地理位置,曾是多部电影的取景地。小区的楼宇之间有一个空中连廊,视野很好,可以拍到长江索道、东水门大桥等多个重庆地标。这里还有着重庆山城建筑特有的神奇——24层的高楼没有电梯,但在1楼、10楼、15楼都有出入口,每个出口出去居然都是马路。正是这些特别之处,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到白象居打卡拍照。今年暑期,每天参观拍照的游客有四五千人。教师:成为“网红”景点给白象居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教师总结:游客太多、人流量太多、商贩占道,让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受到了影响。1. 秩序的含义(P23第一段)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教师追问:在视频中,居民生活的什么秩序被破坏了?(公共场所秩序)播放视频:游客带来新商机,家门口生意络绎不绝教师提问:在白象居,哪些主体之间产生了矛盾?他们各自的需求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矛盾?教师总结:游客要去旅游、商户要生存、老百姓要生活,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的话,就很容易出现无序的状态,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能够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2. 秩序的重要性(P23)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能够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教师:居民们表示,他们立牌子,并非站在游客的对立面,而是反对无序管理。现在各自主体之间的需求产生了矛盾,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提问呢:如果你是社区的工作人员,该如何找到居民、游客、商户之间的平衡点,实现有序管理?教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就需要制定社会规则。3. 规则的含义(P25)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如道德、纪律、法律等。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各方的努力之下,白象居的现状有没有一些改变呢?播放视频:各方齐治理,白象居迎来转机教师提问:为对白象居展开治理,当地做了哪些努力?建立了哪些规则?游客分流:社区用围栏封住入口分批放行、团体游客登记进入道路标识:照相、通道分流,对游客与居民进行路线引导志愿者服务队:劝导游客文明打卡管理商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对占道经营者动真格教师提问:这些规则之间,有什么区别吗?这些规则有什么作用?教师总结:这些规则明确了我们该怎么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维护一个有序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有利于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4. 规则和秩序的关系(P25)(社会规则的作用?)(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P25第二段)(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P25第三段)对违反社会规则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