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题(课时):四下4.《买东西的学问》第1课时“学会看包装”【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中的《买东西的学问》第一课时内容。本单元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第二学段(3—4年级)课程内容中的“道德教育”——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明白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和“法治教育”——知道法律能够保护我们的生活,了解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本单元共设计了三个内容,分别是《买东西的学问》《合理消费》《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三个内容逐层递进,由了解购物的技巧,转向合理的消费需求,最后聚焦节约的生活方式,引导小学生更理性地进行消费,养成正确的消费观、良好的购物习惯,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本课由“学会看包装”“避免购物小麻烦”“购物讲文明”“维权意识不能少”四个板块构成。本课四个板块分别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学会看包装”主要是让学生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与技巧,“避免购物小麻烦”主要是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购买简单商品,“购物讲文明”、“维权意识不能少”主要从道德教育转向法律意识教育,让学生做文明的消费者,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本课着眼于购物第一步,学会看商品的包装,理解包装上的产品信息,选择正规产品、懂得合理使用产品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商品的分类理解商品包装上的固定信息,了解商品上的一些特定标志,知道从哪些方面辨别商品的优劣,提炼聪明购物的小方法。【学情分析】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而且对其未来参与的社会生活会产生重要影响。从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四年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更注重价格便宜而对于商品的质量、厂家的信誉度往往不太关注,从而,成为一些不法商贩贩卖假冒伪劣商品的首选群体;从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四年级学生有一些消费经验,比如独自购买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但是他们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识别能力较弱,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还不强。本单元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第二学段(3—4年级)课程内容中的“道德教育”——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明白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和“法治教育”——知道法律能够保护我们的生活,了解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本学段的课程目标涉及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责任意识”——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承担家庭责任;“法治观念”——知道法律能够保护自己的生活。大多数四年级学生虽然有过与父母长辈一起出入商场、菜市场、超市等场所的经历,目睹或参与过消费活动,但是很少作为独立的消费主体进行自主消费,他们没有掌握系统的选购商品的知识,缺少独立购物、文明购物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成长需要,本单元以培养消费者的基本素养为教育主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以及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成长为聪明的消费者。所以,本课通过“包装上的学问多”“特殊标志我知道”“三无产品要远离”“火眼金睛辨真假”四个活动,教会孩子们如何看包装、为什么要看这些商标、买东西时要注意什么、辨别真假商品等学问,让孩子们学会买东西,判断出商品质量的优劣,掌握购物的常识和技巧,学习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核心素养目标】法治观念:1.通过了解三无产品、对比假冒伪劣产品等,渗透法治教育,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治观念,学习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2.通过探究包装上的有效信息,学会如何看包装以及买东西时要注意的事项,掌握购物的常识。通过认识包装上的特殊标志,学会判断商品质量的优劣,提炼聪明购物的小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政治认同:1.通过聆听茅台酒“一摔成名”的故事,了解以茅台酒为代表的中国白酒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通过欣赏包装上的古诗,挖掘包装上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唤起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并为之发扬光大。责任意识:1.通过课中探究、体验活动,知道不同种类的产品包装上的信息有所不同,体会到小包装,大用途,激发主动参与家庭事务的主人翁意识。2.通过课前购物和课后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购物习惯,提升家庭责任意识,增强担当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开展课前搜集、调查和课中探究、体验活动,了解包装上的商品信息,知道不同种类的产品包装上的信息有所不同,理解包装信息上表示的意义,体会到小包装,大学问;小包装,大用途,激发主动参与家庭事务的主人翁意识。教学难点:通过“小小观察员”“小小鉴定师”等活动,学会看包装或商品说明书等上面的有关信息,并能根据这些信息识别商品的真伪、优劣,引导提炼聪明购物的小方法,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治观念。【教法和学法】新课标中要求: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要采用热点分析、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模拟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让学生认识社会。因此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机、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任务驱动单、食品、酒水、洗涤、药品等各种商品的包装、说明书、标签;茅台酒的视频;药品的 OTC讲解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环境,激趣导入1.出示衡山路小学开展夏季运动会的图片。教师:为班里的运动员购买巧克力、矿泉水等物品,哪位同学愿意担任班级采购员?学生交流。教师:在选择心宜的商品时,需要关注哪些方面?学生交流。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 4课《买东西的学问》的第一课时《学会看包装》。(板书课题学会看包装)【设计意图:通过为班级运动员选购奖品,引入选择商品时,要关注商品的包装,进而引入新课。】二、小组合作,学看包装活动一:包装上的学问多1.交流课前搜集单:生活中商品的包装袋、说明书、标签等;并根据用途进行分类。2.分组观察探究商品包装上的信息。(1)阅读小组活动要求。(2)依据任务探究单的课中任务观察探究包装袋上的信息,并做好记录。(3)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搜集走入生活,获取第一手学习资源,课中探究交流分享,思维碰撞,深刻理解资源信息。】3.分组汇报交流。食品组交流(1)交流汇报学生 1交流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教师补充:产品标准代号、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开头的字母是SC,后面跟 14位代码。学生 2交流配料和营养成分。学生 3交流保质期。教师补充:保质期除了标注形式各不相同,生产日期的位置也是如此,有的在包装下面,有的在包装上面,有的在封口处,有的在包装侧面等等。(2)实践运用——出示故事“请帮小明做个选择”。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废物是放错地方的宝贝,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就一定能将它们变成宝贝,而且还能为环保出一份力。【设计意图:零食组搜集整理的丰富产品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了商品包装上的信息,让其他同学无形中学会如何看零食包装袋上的信息。】洗涤用品组交流(1)交流汇报学生 1 交流洗涤用品包装上的信息。学生 2 交流用法与用量。学生 3 交流注意事项。教师小结。(2)生活警示——播放 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用的新闻。教师小结:越是想当然的想法,越容易酿成大祸。【设计意图:洗涤用品组从身边资源入手的调查方式,验证了课堂来源于生活,通过洗衣液容易灼伤眼睛这件事说明盲目使用产品不但浪费还容易发生危险,让学生明白包装上注意事项的重要性】药品组交流(1)交流汇报学生 1交流药品包装上的信息。学生 2交流 OTC标志。学生 3交流功能主治。教师小结:看清包装盒上的信息,针对病症有效、定量用药,才能药到病除。(2)学以致用——出示连花清瘟。教师小结:了解了连花清瘟的适用人群,理智备药。【设计意图:通过药品包装告诉学生,是药三分毒,吃药的时候,一定按照说明书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酒水组交流(1)交流汇报学生 1交流酒水包装上的信息。学生 2交流醉酒误事。学生 3讲述茅台酒“一摔成名”的故事。教师小结:智慧铸就品质,品质成就民族精神。(2)传承文化——出示汾酒和中国象棋的图片。教师小结:把中国的古诗词巧妙地融合在商品的包装上,不但符合了商品的特点,还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给人以美的感受。教师总结:通过课前搜集整理,课堂观察探究,分享交流汇报,学会了看包装,真是小包装,大学问啊。【设计意图:通过醉酒违法的事情,告诉学生,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不能乐极生悲;通过茅台酒的故事,让学生感知到中国人的智慧,从而激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活动二:特殊标志我知道1.认识包装上的其他信息。垃圾入桶标志——用完之后要丢入垃圾桶。条形码——扫一扫了解到更多的商品信息。二维码——扫描关注厂家公众号。服务热线——一对一解决用户遇到的各种问题。2.认识包装上的特殊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的、优质的、营养类食品。中国能效标识——高效节能,耗能等级越低,意味着商品越省电。中国环境认证标志——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教师小结:小小包装上的有效信息可真多,相信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在以后购物中一定会看包装巧购物。【设计意图:拓展认识包装上的其他信息及特殊标志,让学生充分了解包装袋上的有效信息很多,在以后购物中要看包装巧购物。】三、拓宽知识,学避麻烦活动三:三无产品要远离1.三无产品——出示“漂亮”“美丽”的垃圾食品。教师小结:垃圾食品虽然便宜诱人,但会吃坏身体。2.播放视频——地下作坊辣条的生产过程。教师小结:这样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食品许可证或来路不明的食品,叫三无产品。3.播放录音——工商局王阿姨教导如何辨别真伪。教师小结:只有这些信息齐全了,才属于货真价实的商品,我们才能放心购买。【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知来源,听录音学知识,让学生知道了三无产品的危害,并学会了如何辨别商品真伪。】活动四:火眼金睛辨真假1.鉴定课前搜集的商品是否合格。用本课所学的的方法,看一看,算一算,鉴定课前搜集的商品是否合格?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都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商品鉴定方法。2.甄别假冒伪劣产品。(1)对比假冒伪劣商品出示假冒伪劣产品对比照片。教师小结:生活中遇到这些假冒伪劣产品要和真品进行对比。(2)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教师补充:消费者申诉举报电话;中国消费者协会网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日的相关内容。教师小结:提振消费信心,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让消费者在便捷放心的环境中购物,吃的健康,用的安全,逐步提高幸福感。(3)提升总结谈收获教师小结:生活处处有智慧,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收获满满。(4)购物安全拍手歌教师:今天表现非常棒,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份神秘大礼购物安全拍手歌,这一节课学到的重点知识全在里边。【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辨别优劣食品知识,告诉学生坚决不要贪图便宜买劣质食品,否则身体容易受到伤害,影响生长发育;一首购物安全拍手歌,让学生回顾整堂课的重要知识信息。】四、课后拓展,根植生活1.小小鉴定师:回家鉴别家里的产品是否合格,并把过期产品进行处理;2.购物小达人:到超市购物,并对比同样商品网购的价格及其质量的差别。【设计意图】此课后活动旨在督促学生真正学会看包装和鉴别商品的方法,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真正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同时注重了课时之间的衔接。【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