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六·三学制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 12课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中的最后一课,聚焦学生良好公共生活素养的培养。本单元由班级空间扩大到时常进出的真正公共场所,旨在帮助学生养成公共场所所需要的文明行为习惯,并在其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课针对人们容易大声喧哗的习惯所设计,意识到小点声就是一种公共文明习惯,在公共场所下不大声喧哗就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一种修养,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健康人格。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心理开始趋于稳定,安全规则意识开始萌芽,是文明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日常教室里保持安静、公共空间要讲文明已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但仍需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受年龄和天性所制,二年级学生对常规的认识不深刻,“小点儿声”很可能还只是一句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常规要求,但具体的内涵他们感受并不深刻,理解也浮于表面,而且经常道理懂得,生活中却是行为落实还不够到位。学生年龄尚小,自控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喜欢过集体生活,但自控能力却有所欠缺。结合学情引导学生养成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的习惯,并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进行。三、核心素养目标:1.观察生活现象,感受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的不悦,知道在校园里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是一种文明的表现,以此涵养道德修养。(政治认同)2.合作讨论,开展模拟操练和情境辨析,学会在校园里根据场合控制自身音量和提醒他人控制音量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规则意识。(道德修养)3.乐意在校园里说话小声、动作轻放,初步养成轻声说话,不打扰他人的习惯,培养一定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帮助形成健康人格。(健全人格与责任意识)四、学习重点、难点:1.观察生活现象,感受安静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的不悦。知道学校里轻声说话不影响他人是文明的表现,涵养道德修养。2.合作讨论,开展模拟操练和情境辨析,学会一些控制自身音量和提醒他人控制音量的方法,培养基本规则意识。3.学会在学校轻声说话,不打扰他人并养成习惯。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声音的“小小感受家” 5分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开启声音的旅行。首先,你们将成为声音的“小小感受家”,想体验一下吗?怎么体验呢,魏老师会播放三段声音,你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点头、摇摇头,甚至捂住耳朵等等,准备好了吗?(播放音频:第一段:快乐的校园歌曲;第二段:一般地吵闹声,第三段:刺耳的噪音)2.(每播放一段,选学生询问一次)小小感受家,请问你的动作是想表达什么感受呢?(很刺耳、很不舒服、非常乱)1-2人3.看来,不同的声音,带给我们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环节二:校园的“小小调查员” 5分1.在我们的校园中,就有一些让我们听着难受或者不舒服的声音,你发现了吗?谁来说一说?(引导学生发现真实校园、班级里的现象) 3-4人2.课前,我们开展了声音小调查,我们来看看各位声音小小“调查员”的调查结果吧!(出示调查表)①14名同学调查发现课间走廊和教室存在同学大声喧哗的声音。②10名同学调查发现午间同学们进餐时边说边笑边闹边吃饭,整个餐厅的声音都变得嘈杂。③5名同学发现上课时走廊里有大声说话的声音。④4名同学发现同学们小组合作或者讨论的时候声音太大。2名同学提出有的同学关门时、拖桌子时声音会有点大。3.老师根据各位调查员的发现,拍摄了现场画面,我们来看一看。(出示视频)这样的声音,对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扰乱秩序、影响他人、损坏公物,损害健康,不良习惯) 5-6人声音太大,会带来这么多不良的影响,那么该怎么避免呢?今天我就一起来学习《我们小点声》(板书课题)环节三:校园的“小小调音师” 7分1.现在,大家都变成了“小小调音师”,平日里,在遇到声音太大的情况时,你有什么提醒我们小点声的好办法?(生:我可以提醒他,我可以给自己写个小纸条提醒自己,我可以用眼神告诉他----)板贴小结:看来,无论是提醒自己,还是提醒他人小点声,大家都积累了许多好办法,借助语言、手势、眼神、文字等等都可以帮助做到小点声。2.老师有一个好办法,这是一首音量分级歌谣,自己先来读一读!(调整音量我会变:3级音量大声说,口号朗读最响亮;2级音量正常说,发言、演讲最大方;1级音量小声说,讨论交流轻轻说;0级音量要安静,手势、微笑也能行。)读懂了吗?看看你们是不是会调节音量,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歌谣,不过呀,要根据音量的等级,你朗读的声音也要变哦!调整音量我会变,1,2......环节四:“小小调音师”我能行 22分钟1.刚刚我们分享和学习能够小点声的好办法,看看能不能运用这些好办法,解决之前大家调查发现的校园声音小问题呢,我们小组合作来试一试。来看看要求:15分钟①小组合作,根据图片中的场景确定音量等级并贴上相应等级的音量标签,由 2名同学来说明确定音量等级的原因。②完成后,选择一个场景中的情境,另外 2名同学合作展示你们的做法(就是演一演)。③小组合作时,也需要考虑讨论的音量。④音乐停,时间到(讨论场景:我会辨 1.学校图书馆:0级,我会做:1位同学热情打招呼:小明你来啦,快到这边坐。另一位同学如何做?2.学校餐厅排队领午餐:1级,演一演:哇哇哇,今天午餐好棒啊,都是我喜欢吃的。其他同学如何做?3.课间休息时:1级。终于下课啦,我要活动活动,冲啊!其他同学怎么做?4.上台表演节目 3级,只贴不演;5.小组讨论 1级,只贴不演;6.拖动桌椅 1级,只贴不演)【每表演完一组,老师可以让同学说说他们的音量等级选的对不对,用了什么好办法,还可以用什么,根据时间决定追问或者加表演】小结:大家都运用了各种“小点声”的好办法,帮我们恢复了安静有序的校园环境,更提升了个人的文明修养。【现场:根据现场讨论情况,生成讨论现场讨论的声音音量等级怎么调整更合适?(好办法不仅要提醒别人,更要用来提醒自己)】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2分钟2.大家收获真不少,看看记得牢不牢,我们来个“小小调音师”大比拼,谁想来试试?(找男女两位同学上台闯关)5分钟题目:①下课了,在教室里追赶、吵闹②关教室门时音量 3级③同学小组讨论声音大,大声提醒他④阅览室里遇到同学大声的打招呼⑤不在同学的耳边大声说话⑥课外实践课的时候,边写作业边唱歌小结:看来大家学得好,记得牢,老师更希望今后的生活中,大家也能做到“我们小点声”(指着课题)人人争做优秀小小调音师。3.其实,在我们的校园中,随处也藏着“我们小点声”的温馨提示,你们发现了吗?今后看到提示照着做,一定也能成为文明的镇江和美好少年(出示校园各个角落的提示标语牌)环节五:拓展 1分钟除了我们的校园,生活中也有许多地方,需要我们小点声,下节课我们将从学校走向社会,继续学习“我们小点声”。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