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知识点汇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知识点汇总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一、水的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的实质:物理变化: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变,分子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改变。
2、现象解释:能量—运动—相互作用--间隔—状态
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二、分子:
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分子存在相互作用,自身有能量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子
第二节自然界中的水
二、水的天然循环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为地球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三、水的净化方法(重点、难点)
1、水的净化方法过程:
①沉降(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明矾:净水剂,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②过滤(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主要: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吸附(除去水中的颜色或气味的物质)、(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
④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⑤消毒杀菌。(液氯)
2、分离物质的方法:
①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②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液体
③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加热煮沸(日常生活)、蒸馏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五、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宏观 由一种物质组成 由多种物质组成
微观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
性质 具有固定的组成、固定的性质 一般无固定组成、无固定的性质
举例 水、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等 矿泉水、钢材,纯净的空气等
六、自来水的生产要经过沉降、过滤、灭菌等净化操作,其中灭菌是化学变化。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电解水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正极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靠近负极产生的气体,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实验结论: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反应的微观过程:
由电解水微观过程可知:
①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②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即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④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6、注意事项:
①、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
②、现象要点:“正氧负氢”=1:2。描述体积比时要注意比例顺序。
③、在实验中,氢气与氧气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积比略大于2:1。主要原因是:a.由于氢气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在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大;b.在电解水过程中会有副反应发生,消耗了氧气,使氧气的体积比理论值低。
二、水的合成—氢气燃烧
1、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
【知识解读】
1、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O.0899g/L,其质量约是同体积的空气质量的2/29,是最轻的气体。
2、氢气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纯净的氢气能在空气中安静 ( http: / / www.21cnjy.com )燃烧,但是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之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验纯”的方法:如图所示,收集一试管氢气,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听
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氢气是二十一世纪最理想的能源:①氢气燃烧释放的热量多;②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
③可以用水为原料制取氢气,原料易得且可以循环利用。
三、化合反应及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点 多变一 一变多
形式 A+B→AB AB→ A+B
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性质与变化的关系:性质决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变化体现性质。性质表示一种变化发生的可能性,变化表示这种变化正在或已经发生。例如,碗易打碎,描述的是性质,碗仍然完好无损;而碗打碎了,描述是变化,则碗已经成为了碎瓷片。一些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形状、状态、密度、气味、味道等不需要发生任何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是否易升华、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密度等。
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有毒性、腐蚀性、不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分解
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