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教案(含二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教案(含二课时)

资源简介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课标要求:
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革命传统教育)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解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革命传统教育)
3.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国情教育)
4.知道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情教育)
5.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国情教育)
第一框 我们的梦想
教学目标:
(一)政治认同:
1.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2.知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了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4.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二)责任意识:
1.有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建设。
2.有担当精神,能够积极投身全面建成社全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中,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教学难点:
树立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中国梦》。
教师导入:你知道什么是中国梦吗?我们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是什么关系?带着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我们的梦想》的学习。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民族复兴梦
1.材料展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思考: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①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小康、过幸福生活的社会梦想。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教师讲述: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活动(探究与分享P107):
思考: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
提示: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回答。
小结: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开启时代新征程。
(二)新时代 新征程
1.活动(探究与分享P108):
思考:参观成就展,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写下你的留言。
小结: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②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材料展示:
2022年里我们创造出了无数的辉煌。例如:
航天领域——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军事方面——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医疗保障方面——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城镇新增就业1 206万人。
国际影响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2服贸会。
思考:(1)新时代,新思想是什么?
(2)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提示:(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民族复兴的角度)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科学社会主义角度)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世界角度)
小结: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材料展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
提出问题: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该如何实现?
小结:①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党将继续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课堂总结:
本课时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民族复兴梦的含义以及中国梦的价值和内涵,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知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懂得了如何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分成的两个阶段。这激发了我们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青春寄语: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板书设计:
课堂演练:
1.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的两个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顺利完成了首次“太空会师”,再次刷新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新高度。从神舟一号成功升空到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逐梦太空,从首次出舱到6位航天员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相拥……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成就( B )
A. 是中华儿女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独立的标志性成果
B. 是中华民族一步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缩影
C. 使我国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跨越
D. 指引中国人民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2. 一名好领航员能让轮船行驶得更快更稳。面对风云变幻,领航员审时度势,引领着“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进入新时代。“中国号”巨轮的领航员是( B )
A. 英雄模范人物 B. 中国共产党
C.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 各民主党派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到“一个也不能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胸怀的“国之大者”。这里的“国之大者”是指( C )
A.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 让人民生活幸福 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 优秀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主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们“对话”100年前的“新青年”,将寻梦之旅继续进行下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言,这里的“梦”指的是( D )
①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实现总体小康 ③实现民族解放和人民独立 ④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5. (素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2022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复兴中学九年级(1)班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悟内涵
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生活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①
李大钊矢志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抱定“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的执着信念。他为了革命工作被捕之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最终英勇牺牲 ②
请你指出上述材料分别体现出的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4分)
①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②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怕牺牲、英勇斗争。(4分,每点2分)
★明意义
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2)材料中三件大事的完成有什么意义?(6分)
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三件大事的完成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党的领导地位。(2分)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2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不仅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而且对世界也具有深远影响,为解决人类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分)
★扬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高楼大厦在中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3)运用所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巍然耸立”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6分)
①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③有利于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6分,每点2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突出重难点。同时,注重活动性教学,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另外,还应在课前扎实备课,做好充分的预设。对学生回答问题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及时的引导。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 为主,体现本课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第二框 共圆中国梦
教学目标:
(一)政治认同:
1.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
3.认清新时代中国青年承担的历史责任,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二)责任意识:
1.能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融为一体,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2.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以实际行动做自信的中国人。
(三)道德修养:
感知劳动创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形成诚实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教学难点:
如何做自信中国人。
教学建议: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材料展示: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
教师导入:历史是由中国人民书写的,伟大发展成就是由中国人民创造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党和政府以及中国人民应该如何做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共圆中国梦》。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圆梦大舞台
1.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3~114内容,思考:如何实现中国梦?
小结: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
图片展示:
(1)猜猜手,手的职业我知道。展示手的形象与工作场景猜职业。
(2)握握手,手的故事我了解。让同学们说一说观察父母的手以及与父母握手时的感受,说说父母辛苦工作的故事。
(3)讲讲手,手的作用我体会。请同学们思考劳动对于个人、家庭、社会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国梦的作用。
(4)高举手,手的辛劳我尊重。让同学们畅谈活动感受,引导同学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小结: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二)自信的中国人
1. 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活动:学生展示我国已有的成就与辉煌。
小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自信中国人的特点
活动(探究与分享P115~116):
思考:从他们身上,你是否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信?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自信?
小结: 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③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自信的中国人的要求
(1).自信的中国人的心态。
思考: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人的自信?
提示: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2).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活动(探究与分享P117~118):
思考:“追梦人的故事”给我们带来哪些感悟?
小结: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
(3).坚定四个自信。
教师讲述: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思考:你能分别列举一下我们要坚持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分别是什么吗?
提示:道路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制度自信——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一国两制”等。
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四)践行圆梦誓言
思考:我们现在有哪些梦想? 我们可以为中国梦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提示:做正能量的新闻传播者;做外国人的汉语老师,传播中华文化;做村官,努力为乡村振兴作贡献;做医务工作者;做科学家;等等。
活动:放飞中国梦,同学进行诗朗诵《青春中国》。
小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要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把握人生机遇,促进自我发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为了我们共同的梦想——中国梦,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拼搏!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实现中国梦,知道了做自信中国人的要求,树立了爱中华、爱祖国的信心和决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不断鞭策自己,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青春寄语:为中国梦而奋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板书设计:
课堂演练:
.右边漫画反映的内容是( D )
A.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B.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建党精神
D. 吹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
2. (跨学科·语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下列诗句能体现激励青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的有( D )
①横空出世莽昆仑,砥柱人间是此峰 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③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④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梦想之旅,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的。梦想之路越切近,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这启示我们 ( C)
①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中心工作 ②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③要满怀信心,凝聚力量,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④即使距离梦想越来越近,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4. 2022年9月12日,“我们这十年”主题宣传片《中国跨度"我们这十年"》发布。公路、铁路、大桥、中欧班列、“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 我们跨越峡谷、高山,也跨越江海、沙漠,更跨越天地。“我们这十年”( A )
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②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
③科学技术水平大幅提升,进入了世界科技强国行列④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女足!”中国女足在亚洲杯连续三场落后的情况下,仍直面困局,永不放弃,勇夺桂冠,让“铿锵玫瑰”再次绽放。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短道速滑!”中国短道速滑队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北京冬奥会首金,写下敢打必胜、永争第一的中国故事。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中国政府出动海陆空力量一次又一次将面临困境的同胞撤回和平安宁的祖国。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今天的中国充满生机活力,明天的中国奋斗成就梦想。我们满怀豪情,脚踏实地,共赴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1)以上材料展现出中国人怎样的风貌?(4分)
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②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人间正道,努力奋斗创造中国奇迹。(4分,每点2分)
(2)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的信心来源。(6分)
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③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6分,每点2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现实性强,和学生本人联系密切。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圆梦大舞台,学习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和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国梦,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一个是自信的中国人,学习中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自信和民族自信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