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课 时 2课时 班 级课 型 新授课 时 间教学目标 1、通过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变的原因,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相继出现的史实。 2.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背景下儒、墨、道、法各家的出现及其主张著,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3.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观测、水利工程和传统医学等取得较大成就,感受我国早期科技发展的水平。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背景下儒、墨、道、法各家的出现及其主张,理解“百家争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天文观测、水利工程和传统医学等取得较大成就,感受我国早期科技发展的水平。教 法 1、讲授法。 系统讲授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脉络。 2、讨论法。通过广泛讨论,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解析能力。学 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评价 小组评价、 综合评价教 具 白板、教学PPT教 学 过 程 及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活 动【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西周后期,随着周王室所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地方上诸侯的实力越来越强。诸侯开始不听命于天子,维护周天子统治的国家制度崩坏,王室衰微。国家发展日益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我们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这节课,我们来一同学习这一时期社会的变革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1.三家分晋指的是那三国?列举战国七雄及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交战双方及与之相关的成语。 三家分晋:韩、赵、魏。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春秋时期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推行“胡服”、教练“骑射”的故事,表现出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使军队中宽袖长衣的正规军装,逐渐改进为后来的衣短袖窄的装备。从而顺应了战争方式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趋势,为国家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都江堰水利工程 这里地形复杂,加之泥沙淤积,使得航行十分困难,而且江水在洪水季节常常泛滥。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西边遭受洪水肆虐的时候,东边却因缺水而受旱灾之苦。李冰到任以后,听到了大量的民众呼声,亲临实地考察后不久就开始实施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近现代的人们所见到的都江堰工程,从上游数起,主要有百丈堤、都江鱼嘴、内外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其中最重要的是江鱼嘴、飞沙堰与宝瓶口。现在可以肯定这3项主要工程都是李冰所主持修筑的。 李悝(kuī)变法 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的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 吴起变法 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当政时,任命吴起为令尹,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经过变法,楚国国力逐渐强盛,在公元前381年,联合赵国大败魏国。但在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变法遭到楚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最后吴起被射杀,变法以失败告终。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文化】 墨子(公元前476或480年—公元前390或420年),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 ,曾担任宋国大夫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字依智 ,战国时期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一说故里为曲阜 ,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儒家学派 儒家,又称儒学、儒教、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于中国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东亚文化圈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为历代儒客推崇,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儒家在独尊儒术之前,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古代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春秋战国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等。 法家思想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它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战国时期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 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时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 先秦文学 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有标志着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有作为后代史传体文学和小说、戏剧滥觞的历史散文,有体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之局的诸子散文,有我国寓言文学鼻祖的先秦寓言,有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楚辞》,等等。丰富多彩,斑驳灿烂的先秦文学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1、教师采用直接导入的方式,讲述周王室的讲述周王室的衰微国家礼崩乐坏,封建制度受到瓦解,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出示PPT,分别指出三家分晋、战国七雄和春秋五霸。并对他们之间的故事进行简要的讲述。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3、教师出示图片,讲授胡服骑射的故事。领略赵武灵王为了使国家强大而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 教师提出问题: 在中国古代如何修建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5、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三次重要的变法。分别是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和商鞅变法。 教学重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商鞅变法,在秦孝公时期,商鞅推行变法的一系列举措。以及变法后国家的发展情况进行简要的总结梳理。 7、教师出示PPT图片讲述春秋战国时期两大科技人物,分别是墨子和鲁班。在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8、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历史了解儒家学派,儒家学派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深远影响的学派,知道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提出的重要理论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9、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的主要建立人物以及提出的主要思想与他们的价值追求。 教师讲解PPT图片:法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思想。至今被我们所沿用,理解古代富国强兵,依法治国的思想。 11、最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先秦文学部分。好了解我国两部先秦文学著作,分别是诗经和离骚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作业 课后思考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课后反思(教学收获、特色创新、存在不足、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