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1.2《宪法是根本法》 教学设计(含3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上册1.2《宪法是根本法》 教学设计(含3课时)

资源简介

2宪法是根本法
课题名称:
六年级上册第2课《宪法是根本法》
活动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宪法,了解宪法的基本知识,学习宪法的责任意识。
2.了解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明确宪法是根本法和总章程,感受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维护宪法权威。
3.感受宪法日,了解设置宪法日的意义及相关活动,树立尊重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
活动重点:
宪法日及设立的意义;结合实例了解宪法内容。
活动难点:
宪法的地位,树立宪法意识。
课时安排:
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学宪法 讲法治
1.谈话导入,引出宪法: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你们会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就是依法治国,法治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而最根本的法就是宪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感受宪法。(板书:宪法是根本法)。
活动二:走近宪法
1.教师引导:大家知道什么是宪法吗?看,老师手里拿着的就是我国的宪法。看似这一本薄薄的书本,它的力量可大了!
2.引发思考:宪法是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中又有着怎样的地位呢?
学生思考然后阅读P12上面一段文字。PPT呈现文字并强调: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活动三:了解宪法日
1.过渡: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宪法、遵守宪法,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履行自身义务,宪法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光芒。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正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板书:国家宪法日 12月4日
2.宪法日的意义:你知道为什么要设立宪法日吗?学生讨论然后呈现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
3.走进宪法日:国家宪法日到来时,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会开展一些宣传宪法、普及宪法的活动。
(1)宪法日视频:播放视频,感知宪法日的活动内容。学生讨论然后呈现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
(2)宪法日活动:展示课本P13的几幅图片及文字说明,学生阅读并感知宪法日的活动。
(3)小讨论:你对国家宪法日有印象吗?参加过国家宪法日的活动吗?把你的经历和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4.活动园: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你知道自2014年国家宪法日创立以来每年的活动主题是什么吗?
阅读《刑法》、《物权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知晓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通过宪法的部分条款和一些生活中的场景, 让学生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宪法法律效力的认识。
小结: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 相抵触。
分别呈现2014年到2017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并说一说2018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是什么?在课本上填写: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5.合作交流:通过对国家宪法日的了解,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宪法的内容?学生分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宪法的知识。
活动四:我国宪法制定历程
1.过渡:你们知道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的奋斗历史。
出示P15中间的文字,学生读一读,了解宪法诞生的历史。初步了解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外观。
2.宪法保障发展:宪法的颁布与施行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3.介绍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重要特点。
4.小结:现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一切都是与宪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分不开的。
活动五:尊重宪法,维护宪法
1.宪法的意义: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齐读)。
2.活动园: 查阅宪法原文,了解宪法内容。
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图中的文字。思考:根据以上同学的讨论,你了解到了宪法规定的公民哪些义务? 学生讨论然后老师点拨。
3.维护宪法:观看视频:《宪法宣传任重道远》
活动六:活动总结,拓展应用
1.活动总结: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2.课后延伸:进一步阅读宪法原文,了解宪法内容,并把今天的学习内容带给家人和朋友,做一个积极的宪法小宣传员。
板书设计:
2.宪法是根本法
国家宪法日 12月4日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正确认识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2.能够区分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通过事例,认识宪法与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3.树立宪法至上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遵守宪法。
活动重点:
了解宪法的地位,学习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活动难点:
正确区分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课时安排:
3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一:宪法是根本大法
1.复习导入: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发现了很多生活中的法律,谁来说一说。生活中的法律那么多,它们是杂乱无章的吗?
2.教师小结: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根据宪法,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宪法。
活动二:宪法的法律地位
1.小视频:通过宣传片正确认识宪法。
2.过渡: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板书: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活动园:下面这幅图形象地反映出了宪法与其他的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本17页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图片的内容。
思考1:观察这张图片,从中你有什么样的发现?学生回答后总结:宪法如同树根和主干,其他法律就如同枝叶。可见,宪法是根本法,是法律之母。
思考2: 除了图中相关的法律,你还能举出其他法律的例子吗? 学生讨论然后点拨:合同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环境保护法、社会保障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人保护法等。
活动三: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过渡: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2.活动园: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三个法律法规与《宪法》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本18页的三部法律的第1条规定的内容。
学生读一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三部法律的第1条规定,想一想这三部法律的第1条规定的共同点是什么?宪法和这三部法律是什么关系?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回答。
3.总结:不仅仅以上三部法律,我国其他法律、法规也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可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一切法律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根本依据,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4.毛主席评价宪法:出示毛泽东主席评价“宪法”的讲话,进一步体会宪法在整个国家和法律法规中的地位。
活动四:宪法与我们的生活
1.教师引导: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你能列举一些吗? 学生讨论,然后列举部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活动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找到宪法的影子。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的宪法。
出示课本19页的“活动园”,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活动园”的要求,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题目。
4.小结: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还必须遵守宪法,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活动五:活动总结,拓展应用
1.活动总结: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课后延伸:课后,同学们可继续深入了解宪法,联系自己的生活,制作你的“宪法”思维导图。
板书设计:
2.宪法是根本法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1.了解宪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宪法宣誓及作用。
2.通过观看视频、小组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树立宪法权威的意识。
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活动重点:
生活中如何树立(维护)宪法权威;宪法宣誓;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活动难点:
初步了解宪法的构成及内容框架。
课时安排:
3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一:宪法至上
1.复习导入: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问:通过前两课的学习,你知道了有关宪法的什么知识?图片展示“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公约”想一想:我们学校有哪些管理规章制度?你了解我们的班规吗?想一想,这些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2.教师小结:同样道理,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我们如何理解宪法的权威?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的权威?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宪法相关内容。板书:树立宪法权威
活动二:宪法权威
1.活动园:我们怎样才能树立宪法的权威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六(2)班的同学们是怎么说的?呈现20页“活动园”部分的内容,了解六(2)班的同学们对于“宪法权威”的看法。你认同上面的观点吗? 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怎样树立(维护)宪法权威?
2.学习《宪法》第五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学生诵读,感受宪法的权威性。
3.小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维护和实现百姓权益最根本的保护神。宪法并不是高高在上,离我们太遥远,原来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三:宪法宣誓
1.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宪法宣誓吗?
2.活动园:学习《宪法》第二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呈现图片和文字,学生诵读,感受宪法宣誓之庄严。
3.播放视频: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职宣誓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习近平2018年3月17日在第二次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时,面对宪法举行了庄严宣誓。
小结:这是国家主席首次进行宪法宣誓。誓词虽然简短,但是意义非凡,体现了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4.想一想: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
5.小知识:你知道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自诞生之日起有哪些发展吗?
活动四:活动总结,拓展应用
1.活动总结: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
2.课后延伸:编制一幅宣传宪法的标语,利用班会课在班上交流,并选出优秀的标语作为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标语。
板书设计:
2.宪法是根本法
树立宪法权威,如何树立宪法权威
宪法宣誓
根本活动准则,拓展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