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②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重点: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难点: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教与学互动设计[导语]我们知道,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谁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燃烧现象?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一、预习导学1、【实验7-1】的目的是 。2、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⑴ ;⑵ ;⑶ 。3、你对火要“空心”是怎样理解的?4、灭火的原理是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有 可燃物,空气和氧气, 降到 以下。5、可燃物引起爆炸的原因是 。6、记住教材中图7-12中的图标。7、阅读教材第129页的资料。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二、交流探究1、按教材的步骤,完成【实验7-1】⑴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将结果填写在下列表格中。现 象 分 析 结 论铜片上的白磷铜片上的红磷水中的白磷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⑵从实验的记录中体会物质燃烧的条件。2、结论: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 。3、阅读教材第125页表7-1,为什么生煤炉时,需要先引燃纸和木条?4、按教材设定的步骤完成【实验7-2】。⑴仔细观察现象,并完成下列表格。现 象 分 析 结 论第一支蜡烛第二支蜡烛第三支蜡烛⑵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并体会灭火的原理。灭火的原理,即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① ;②;③ 。5、讨论:见教材第126页。6、活动与探究:设计一个简易灭火器,后阅读第127页表7-2。7、按教材步骤完成【实验7-3】,观察现象,分析结论。三、精导精讲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满足)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二、灭火的原理或方法(有一即可)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隔绝③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三、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四、运用提升1、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酒精,没有燃烧起来的原因是( )A、没有与氧气接触 B、酒精是液体C、没有达到着火点 D、酒精没有可燃性2、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灭火的是A.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B.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C.森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D.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3、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4、 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5、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天燃气 C、氢气 D、面粉粉末6、室内着火时,如果突然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盛,为什么?五、课堂小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方法。六、课后反思: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