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6张PPT。——从共产党成立到北伐战争
(考点27、28)2015年中考社会思品
一轮复习精品系列考点分析考点27: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知道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内容(a)
考点28: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程 (a)
考点解析历史与社会九上P52—54、P65—66 考点27: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知道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内容(a)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和意义(P52—54 )(1)历史条件:(2)成立过程——中共“一大”召开。注: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简称。上海嘉兴南湖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地点:浙江嘉兴南湖中共二大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3)历史意义: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领导力量: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
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在何处?2.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内容(P65—66)(1)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近代中国为寻求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的历程:(2)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创建①创建过程: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内容: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历经艰难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1)1927年,毛泽东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2)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就能够存在和发展。补充延伸毛泽东为创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作出的重要贡献比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同盟会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各国发展道路的不同,使得发展道路呈现多样性;
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发展道路;
要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3.中国革命新道路创建,并取得胜利充分说明:历史与社会九上P55—57 考点解析考点28: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程 (a)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程2.北伐战争的历程
(1)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北伐。反帝反封建(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伐。①在北伐胜利进军之时,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民革命运动宣告失败,北伐形势发生重大转变。②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并继续北伐。③1928年12月,张学良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史称“东北易帜”),至此,北伐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北伐战争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为目的,顺应历史潮流,是革命的、正义的战争;
建立了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采取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广大官兵英勇善战。
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援,各地工农运动的推动。分析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补充延伸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意义:①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②这次运动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③在运动中,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④广大群众也经受了一次革命洗礼,为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教训:①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陈独秀等右倾投降主义者在国民革命后期以牺牲工农的根本利益来维持国共合作,把党对革命的领导权让给国民党右派,这是大革命失败的最惨痛教训。②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陈独秀反对建立人民军队,压制工农武装,导致在蒋介石、汪精卫屠杀革命志士时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使革命最终失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条件诞生标志完善——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一大”组织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外部条件复习小结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共产国际的帮助指导孙中山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条件第 一 次 国 共 合 作实现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定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成果之一黄埔军校建立政治基础军事基础北伐战争1926
1927出师目的主要对象分兵三路胜利进军打倒列强(反帝)
铲除军阀(反封建)吴佩孚、孙传芳
张作霖三派军阀主战场:湖南、湖北
先锋:叶挺独立团从珠江流域推进
到长江流域结果 蒋介石
“四一二”
政变 汪精卫
“七一五”
政变国民
革命
失败1927建立
南京
国民
政府宁汉
合流掌握
武汉
国民
政府标志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请不要转载!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巩固练习
从共产党成立到北伐战争(考点27、28)
一、选择题:
1.右图是1921年7月,停泊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 ( )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有( )
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②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③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④毛泽东思想的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共一大、中共二大都在上海召开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的会议是中共二大
C.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中共一大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C.确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确定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目标
4.(2014.四川广元)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5.201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1921年7月参加中共“一大” ②1945年8月参加重庆谈判
③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通过第一个党纲
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7.“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 )
A.占领中心城市 B.实施战略决战 C.和平夺取政权 D.农村包围城市
8.它成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字;它见证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建立;它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是( )21教育网
A.南昌 B.井冈山 C.上海 D.延安
9.2014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组记者采访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问到他们敬佩的历史名人是谁,并说明理由。请你选出下列历史名人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 )2-1-c-n-j-y
A.孙中山——领导北伐战争 B.李大钊——参加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C.张学良——主持重庆谈判 D.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0.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 21*cnjy*com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1. 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中共“二大”的召开
C.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 黄埔军校的创立
12.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3.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国民革命运动。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国民革命运动范畴的是( )www.21-cn-jy.com
A.中共二大提出国民革命纲领
B.改编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C.出师北伐,以期实现全国统一
D.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4.“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这是一次革命战争中的誓词,其“军阀”主要是指北洋军阀,“总理”即孙中山。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5.右图所反映的史实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6.“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来源:21cnj*y.co*m】
A.蒋介石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17.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该校创办的时间及当时担任校长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1912年孙中山 B.1921年蒋介石 C.1924年周恩来 D.1924年蒋介石
18.2013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望历史,国共两党曾有过多次合作。下列与国共合作有关的事件是( )
①抗击八国联军 ②创建黄埔军校 ③进行北伐战争 ④坚持八年抗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最能说明“合作者”这一观点的是( )2·1·c·n·j·y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武昌起义
20.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有( )
①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极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
②“打倒列强,消灭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
④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年4月在比利时演讲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西方列强_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21·cn·jy·com
(3)怎样理解“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近代史上的哪一事件宣告中国人民首次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www-2-1-cnjy-com
(4)分析近代西方列强不能灭亡中国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回答两个原因)请联系现实,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强国梦”。【版权所有:21教育】
2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为追寻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别为上述图片设计解说词。(4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命运决定其民族和地区的命运。请结合近现代香港的有关史实印证这一观点。(4分)21*cnjy*com
(3)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综合上述信息,谈谈青少年应怎样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6分)
23.(8分)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过程中,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们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
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经过艰难决择,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并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材料三: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历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2分)
(2)材料二中“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3分)
(3)材料三中 “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的形成标志是什么?在这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引下,21世纪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将实现哪两大跨越?(3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D
A
A
D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A
A
C
D
B
C
D
21.
(1)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
(3)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
(4)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中国的反抗对列强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②随着侵略深入,列强在华利益矛盾加剧,清政府利用列强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衡列强以图苟活生存。③列强之间的战争使之一定程度上削弱力量,如日俄战争一战。④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在欧洲和远东地区的争夺很激烈,吸引了它们大量的财力和精力。⑤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也开始洋务运动,也进行了富国强兵的一些变革,虽然最终失败,但也对列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任意两点即可)做法略。(言之有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3.
(1)因为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分)21cnjy.com
(2)农村包围城市或中国特色革命道路(1分) 重大事件: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长征的胜利、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等。(2分,写2点即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形成标志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分) 两大跨越: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实现从全面小康到比较富裕的跨越。(2分)
考点解析
考点27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内容(a)
(历史与社会九上P52—54、P65—66)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和意义(P52—54)
(1)历史条件:
历史条件
重大事件
思想基础
马克恩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后,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分子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①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我的马克恩主义观》一文,较系统、较完整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
②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进分子到工人中去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动工人运动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先后在上海(第一个)、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南陈北李”)
(2)成立过程——中共“一大”召开。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一游船上
主要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②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③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④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⑤大会设立中央局的临时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注: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简称。
(3)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内容(P65—66)
(1)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近代中国为寻求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的历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运动名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学习内容
器物层面→
制度层面→
思想层面
西方先进的科技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西方民主、科学思想
(2)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创建
①创建过程: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武装起义、开展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历经艰难的探索,到1930年上半年,逐步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21cnjy.com
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内容: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补充延伸:
1.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1·cn·jy·com
这是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毛泽东为创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作出的重要贡献。
(1)1927年,毛泽东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2)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www.21-cn-jy.com
(3)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就能够存在和发展。2·1·c·n·j·y
学法指导:
1.比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同盟会:
2.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其“新”体现在:
(1)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2)新的领导力量: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
(3)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3.中国革命新道路创建,并取得胜利充分说明:
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各国发展道路的不同,使得发展道路呈现多样性;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发展道路;要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考点28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程(a)(历史与社会九上P55—57)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程
背景
①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军阀割据、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阻,广大人民期盼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
②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推翻军阀统治,取得革命成功,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③孙中山在革命屡遭挫折后,认识到要完成革命事业,需要寻求新的力量的支持。
正式
形成
国民党一大召开
时间:1924年1月 地点:广州
内容:大会通过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的主张,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定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
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由此兴起。
合作
成果
①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干部,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
②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
结局
1927年,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民革命运动宣告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2.北伐战争的历程
(1)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北伐。
时间
1926年—1927年
目的
为了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参战方
国民政府、北洋政府
北伐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三大军阀势力
经过
①开始:1926年,国民政府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率军北伐
②北伐路线:一路向两湖进攻,一路取闽浙,另一路直趋江西
③主要战场:
A.两湖战场:在湖北的贺胜桥等地,北伐军击溃吴佩孚主力,迅速占领武汉三镇。(叶挺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主的第四军独立团,赢得了“铁军”称号)
B.江西战场:北伐军消灭了孙传芳主力,向长江下游地区大举推进,攻占了南京
成果
北伐胜利进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伐。
①在北伐胜利进军之时,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民革命运动宣告失败,北伐形势发生重大转变。21教育网
②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并继续北伐。
③1928年12月,张学良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史称“东北易帜”),至此,北伐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学法指导:
1.结合北伐战争示意图,讲述北伐的过程。
2.分析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1)北伐战争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为目的,顺应历史潮流,是革命的、正义的战争;
(2)建立了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3)采取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4)广大官兵英勇善战。
(5)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援,各地工农运动的推动。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