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2.6 水的作用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2.6 水的作用 教案

资源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水的作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章节主要介绍水在地球表面的作用,包括水的三种状态、水的循环、水的侵蚀和沉积等内容。本节课的内容紧密联系,层次清晰,适合学生理解和记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水在地球表面的作用,理解水的重要性,培养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过程,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2.了解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理解水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过程,水的循环过程,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教学难点:水的循环过程和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的联系和作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的构造和地球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形成和变化有一定的了解。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来理解水在地球表面的作用,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水在地球表面的作用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1.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过程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水的三种状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受到水的不同状态。
(2)水的转化过程:升华、凝固、融化、沸腾、冷凝。
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来展示水的转化过程。例如,将水放在热水中,让学生观察水的沸腾和冷凝过程。
2.水的循环过程
(1)水的来源:地球表面的水体、大气中的水汽、地下水。
(2)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再次蒸发。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来展示水的循环过程。例如,展示地球上的水循环模型,让学生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3.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1)水的侵蚀作用:河流、海洋、雨水等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来展示水的侵蚀作用。例如,展示河流侵蚀地表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水的侵蚀作用。
(2)水的沉积作用:沉积物的形成和分布。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来展示水的沉积作用。例如,展示水流带来的沉积物的形成和分布,让学生了解水的沉积作用。
第三环节:实验
1.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过程。
老师可以准备冰块、水、热水和热盐水,让学生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过程。
2.观察水的循环过程。
老师可以准备一个水桶和一些水,让学生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过程。
第四环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总结出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的联系和作用。
例如,学生可以讨论水流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对沉积物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等。
六、板书设计
水的作用
1.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过程
- 固态、液态、气态
- 升华、凝固、融化、沸腾、冷凝
2.水的循环过程
- 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再次蒸发
3.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 河流、海洋、雨水等对地表的侵蚀作用
- 沉积物的形成和分布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水的三种状态及其转化过程,水的循环过程和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对水在地球表面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是,本节课的时间较短,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巩固。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