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3.2 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善于运用自己的民主权利,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道德修养:增加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逐步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妥协的民主态度。
法治观念:知道平等参与、尊重多元、学会协商、守法负责是民主意识的表现。知道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健全人格:通过参与民主生活,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能够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逐步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水平。
责任意识:自觉参与民主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
积极参与民主生活,培养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难点】
善于运用自己的民主权利,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7-43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意义?(P38)
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有哪些?(P38-P40)
3.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P38)
4.民主协商的地位、范围、方式、意义?(P39)
5.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方式?(P39)
6.民主管理地位和意义?(P40)
7.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P40)
8.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P41-P42)
9.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P41)
10.如何增强民主意识?(P42)
【新课学习】
阅读教材P37页【运用你的经验】“步泽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电话”的故事,回答问题。引入新课。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一. 行使民主权利
1.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意义?(P38)
阅读书P38页,观看图片,正确认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意义。
归纳小结:①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②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有哪些?(P38-P40)
观看图片故事,了解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归纳小结: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P38)
观看图片,阅读教材38页,了解.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
归纳小结:(1)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3)原则: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4)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探究与分享】请同学阅读P39页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与同学讨论交流。归纳小结:不同意
候选人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自觉做到为人民谋取利益。②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表达能力和活动能力,具有自觉履行代表职责的意识和能力。③具有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应该是他所在领城的优秀人物,同时能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等。
4. 民主协商的地位、范围、方式、意义?(P39)
观看图片,阅读教材39页,了解民主协商的地位、范围、方式、意义?。
归纳小结:地位:民主协商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范围:在各领城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
方式: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
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5.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意义、方式?(P39)
观看图片和视频,知道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意义、方式。
归纳小结:(1)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2)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3)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6. 民主管理地位和意义?(P40)
观看图片,阅读教材40页,知道民主管理地位和意义。
归纳小结:(地位:民主管理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意义: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7.★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P40)
观看图片,知道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
归纳小结:((1)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2)意义: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二. 增强民主意识
8.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P41-P42)
请同学们阅读P41-42页,知道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归纳小结:①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②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③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9.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P41)
请同学们阅读书上p41页,知道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
【探究与分享】请同学们阅读书P42页探究与分享,思考:(1)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 说明你的理由。(2)互联网时代,谣言通过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归纳小结: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10.如何增强民主意识?(P42)
请同学们阅读书P42页。知道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归纳小结:
①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