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第9课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9课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课件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4.9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第二课时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单元学习内容
单元内容一览表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课题 栏目 目的与要求
1.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而优美的汉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 1.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2.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基本常识,建立民族文化认同,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祖国科技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3.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3.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单元教学情境
内容 大单元情境 国家课程 补充素材 课时
初步了解国情,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的意识与行动的道德教育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而优美的文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十二属诗》 2
初步树立社会安全意识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二十四节气》 2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孔子的仁爱思想》《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2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介绍中国伟大的制造和古代四大发明,明白古代科技制造和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力,以及创新性的重要性。
道德修养: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古代科技制造和“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发明创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法治观念:了解古代中国的古代科技制造和“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树立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
健全人格:探讨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制造和四大发明对人类世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提高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
责任意识:知道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能够说出古代中国伟大制造和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制造和四大发明对世界和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难点:建立民族文化认同,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祖国科技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
畅所欲言
南京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湖北省博物馆
你去过哪个博物馆?你印象最深的展品是什么呢?
三星堆博物馆
新知导入
环节一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新知讲解
形态各异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丝绸、精美绝伦的瓷器、造福千秋的工程建设等,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与勤劳智慧。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活动规则:
1.分成5个小组,选择本组的研究对象;
2.学习教材中的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填写表格;
3.小组代表进行汇报。
代表作品
制造技术
技术特点
年代
价值与影响
青铜器组
丝绸组
瓷器组
工程建设组1
工程建设组2
新知讲解
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商朝的司母戊鼎(有学者认为应称之为“后母戊鼎”)重800多千克,工艺十分复杂。
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商周时代生产科技和艺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造就了以狰狞为美的审美文化时尚也呈现了我国奴隶制残酷本性。
新知讲解
相关链接·素纱禅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也是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 衣,柔软透明,薄如蝉翼,重 40 多克,距今已有 2000多年。它充分表明,我国丝织技术在很早便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新知讲解
蜀锦
云锦
壮锦
宋锦
中国四大名锦
新知讲解
蜀绣
苏绣
湘绣
粤绣
中国四大名绣
新知讲解
相关链接·青瓷四系罐
我国素有“瓷国”之称。河南洛阳出土的东汉青瓷四系罐表明,早在近 2000 年前,我国的能工巧匠已发明比较成熟的制瓷技术。而欧洲人直到 18世纪初才仿制成功。到了宋代,我国的瓷器制作技术更加成熟。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繁多,器型丰富,烧制精美。当时的瓷器还远销海外,名扬世界。
新知讲解
阅读角
南海一号
800多年前的一天,一艘远赴海外进行贸易的南宋商船在南海沉没。后来,人们在海底发现了这艘沉船,并将之命名为“南海一号”。2007年,随着“南海一号”沉船被整体打捞出水,考古人员开始了清理发掘工作。截至2016年1月,“南海一号”共出土瓷器13000余件套,主要是当时中国南方著名窑口的产品。“南海一号”是怎样沉没的,这些瓷器要销往哪里,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与研究。
新知讲解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设计极其巧妙,在高山和平原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把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20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作用。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新知讲解
了不起的古代工程
赵州桥由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闻名世界的古老的石拱桥。全桥有一个主拱,在主拱的两端,又设有四个小拱。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既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可以扩大泄洪量,减少洪水对石桥的冲击,延长石桥的寿命。
新知讲解
了不起的古代工程
了不起的古代工程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是迄今为止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有四道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为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新知讲解
万里长城
坎儿井
京杭大运河
说说我国还有哪些这样的工程?
活动:各抒己见
新知讲解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发明创造,也是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以树皮、麻头、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成本低廉、便于书写的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新知讲解
环节二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人们用什么材料进行书写?
竹简
丝帛
龟甲
风险抢答题(答对加两分,答错扣两分)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竹简
纸张
丝帛
昂贵、易损、不便保存
轻便、便宜、易保存、易携带
笨重、费力、携带不便
阅读角
造纸术的传播
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从中国学到了造纸的技术。中国造纸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之后传到印度和阿拉伯。阿拉伯最早的造纸工厂是由中国人帮助建立的。通过阿拉伯人,造纸术又传入欧洲、非洲和美洲。
新知讲解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人们先把写好的文字反贴在平整的木板上,用刀刻出阳文反字,然后在板上涂墨,将纸平铺板上均匀刷印,最后将纸揭下,装订成书。
新知讲解
北宋时,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把胶泥刻成一个个字模,然后烧制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他的发明是印刷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称为“文明之母”。
毕昇像
新知讲解
手抄
印刷
比赛规则:
1.一名学生代表使用雕版印刷术。
2.其他学生用手抄古诗。
PK体验
新知讲解
激光照排系统 (20世纪80年代)
活字印刷术
(北宋【1041--1048】)
雕版印刷术
(隋唐)
新知讲解
自学提示:
1.借助资料,交流讨论并完成学习单。
2.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
小组交流
指南针和火药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指南针、火药的传播
新知讲解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
新知讲解
中国发明了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不久后就将其运用与军事,并发明了世界第一根火箭。大炮和火枪在宋代中国火药的军事运用已经相当成熟,使得中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
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新知讲解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们的广泛应用和对外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知讲解
想一想,议一议
我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不仅是科学家和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创新精神的体现。你能从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新知讲解
高铁 网购
扫码支付 共享单车
辨一辨:现代新四大发明
新知讲解
中国现代科技成就
“中国天眼”——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口径大、看得远;“眼睛”巨大但非常灵活,而且观察精度是毫米级的。用它探索外星人,不是梦!
新知讲解
珠港澳跨海大桥是世界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新知讲解
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3万多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
新知讲解
活动:谈一谈
从我国古今辉煌的科技成就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的!
保持对知识的渴望, 保持对探索的兴趣。
要从小学习创造。
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在哪一方面成为一颗闪亮的星星呢?
课堂练习
1.阅读《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我发现( )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A.蔡伦 B.张衡
C.毕昇 D.沈括
A
课堂练习
2.我国古代高超丝织技术的代表作品是( )。
A.司母戊鼎 B.素纱禅衣
C.景泰蓝 D.宣纸
B
课堂练习
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A.火药 B.司母戊鼎
C.指南针 D. 造纸
B
课堂练习
4.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是网购、共享单车、扫码支付、高铁。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 )。
A.火药、指南针 B.造纸术、印刷术
C.火药、地动仪 D. 造纸术、指南针
C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古代科技巨匠及科技成果,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要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站在一代又一代科技巨人的肩膀上,在继承古代发明创造技术的基础上不断钻研与创新,为实现“科技兴国”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收集古代科技相关资料并展示交流(纺织、铸造、陶瓷、水利工程、桥梁等)
板书设计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主题为《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聚焦“了解祖国灿烂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主题。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中“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政治认同”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符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亲切感”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了解祖国灿烂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我们应有之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单元内容一览表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课题栏目目的与要求1.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而优美的汉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1.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2.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基本常识,建立民族文化认同,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祖国科技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3.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2.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3.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本单元链接祖国灿烂的文化,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可以看出学科关联性较强,具体联系如下图。
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在本单元中,教材选取了丰富多样的文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等情境,教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的重要性、关注现状、思考方法技能这三个元素,每课独立性很强,连接性也很强。《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一课由4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丰富多样的汉字”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且许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第二板块“古老而优美的文字”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不同汉字形体具有不同的魅力。第三部分”意蕴隽永的汉字”在导学生知道汉字凝聚着祖先的智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第四部分“影响深远的汉字”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对世界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教材内容从认知到导行层层递进,符合学生道德养成发展特点。《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一课由4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是“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让学生了解很多伟大的古代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取得了当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直到今天他们的贡献仍然被世人赞叹称道第二板块是“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体现了中医药学、农学、天文学算学四大理论体系代表了中国古代理论科学发展的最高成就;第三板块是“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在技术领域的成就, 尤其在青铜器制造、丝织技术等领域的精湛技艺, 在当时世界遥遥领先;第四板块“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让学生在了解四大发明的内容基础上,感受它们对西方社会和世界文明的影响。《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一课由3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自强不息的个人修养”选取了立志、气节、守信、创新、好学方面的故事及相关传统美德格言, 强调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第二板块“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介绍了仁爱宽容、敬老等方面的故事及相关传统美德格言,体现传统美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智慧;第三板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选取了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方面的故事及相关传统美德格言, 强调个人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内容大单元情境国家课程补充素材课时初步了解国情,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的意识与行动的道德教育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而优美的文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中国文字博物馆》《十二属诗》2初步树立社会安全意识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二十四节气》2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孔子的仁爱思想》《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2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礼貌,能遵守课堂纪律,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责任意识1.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2.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基本常识,建立民族文化认同,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祖国科技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3.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四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能通过观察生活环境,认识到灿烂文化的重要性。知道我国古代文字、科技和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9课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介绍中国伟大的制造和古代四大发明,明白古代科技制造和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力,以及创新性的重要性。道德修养: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古代科技制造和“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发明创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法治观念:了解古代中国的古代科技制造和“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树立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健全人格:探讨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制造和四大发明对人类世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提高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 责任意识:知道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能够说出古代中国伟大制造和四大发明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明作出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难点:建立民族文化认同,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祖国科技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预习,搜集古代科技的相关资料
四、评价任务 1.链接生活,知道我国古代技术创造评价量表1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够主动参与分享交流每说出一个得1星( )能说出古代技术创造 每说出一个得1星( )体验探究类 能积极参与探究四大发明情况评价量表2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积极参与体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活动得1星( )能够积极探究四大发明情况能正确判断案例的得2星;能积极参与探究交流的得1星。( )辨析活动:能够理解新四大发明评价量表3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积极谈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得1星;能够判断新时代科技得1星;有针对性的提出例证加1星;(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一)激趣: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畅所欲言:你去过哪个博物馆?你印象最深的展品是什么呢?板书: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引出哗民族一家亲,渲染氛围,切入主题。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
讲授新课 (二)活动一: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1.合作探究:形态各异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丝绸、精美绝伦的瓷器、造福千秋的工程建设等,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与勤劳智慧。活动规则:(1)分成5个小组,选择本组的研究对象;(2)学习教材中的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填写表格;(3)小组代表进行汇报。示例展示:(1)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商朝的司母戊鼎(有学者认为应称之为“后母戊鼎”)重800多千克,工艺十分复杂。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商周时代生产科技和艺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造就了以狰狞为美的审美文化时尚也呈现了我国奴隶制残酷本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也是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 衣,柔软透明,薄如蝉翼,重 40 多克,距今已有 2000多年。它充分表明,我国丝织技术在很早便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3)我国素有“瓷国”之称。河南洛阳出土的东汉青瓷四系罐表明,早在近 2000 年前,我国的能工巧匠已发明比较成熟的制瓷技术。而欧洲人直到 18世纪初才仿制成功。到了宋代,我国的瓷器制作技术更加成熟。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繁多,器型丰富,烧制精美。当时的瓷器还远销海外,名扬世界。2.阅读角:南海一号800多年前的一天,一艘远赴海外进行贸易的南宋商船在南海沉没。后来,人们在海底发现了这艘沉船,并将之命名为“南海一号”。2007年,随着“南海一号”沉船被整体打捞出水,考古人员开始了清理发掘工作。截至2016年1月,“南海一号”共出土瓷器13000余件套,主要是当时中国南方著名窑口的产品。“南海一号”是怎样沉没的,这些瓷器要销往哪里,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与研究。3.小小分享会:了不起的古代工程(1)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设计极其巧妙,在高山和平原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把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20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作用。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2) 赵州桥由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闻名世界的古老的石拱桥。全桥有一个主拱,在主拱的两端,又设有四个小拱。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既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可以扩大泄洪量,减少洪水对石桥的冲击,延长石桥的寿命。(3)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是迄今为止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有四道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为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4.活动:各抒已见说说我国还有哪些这样的工程?示例:万里长城,坎儿井……板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三)活动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1.风险抢答题:(答对加两分,答错扣两分)在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人们用什么材料进行书写?各有哪些优缺点?竹简:笨重,费力,携带不便 丝帛:昂贵,易损,不便保存轻便,便宜,易保存,易携带阅读角:造纸术的传播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从中国学到了造纸的技术。中国造纸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之后传到印度和阿拉伯。阿拉伯最早的造纸工厂是由中国人帮助建立的。通过阿拉伯人,造纸术又传入欧洲、非洲和美洲。教师讲解: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人们先把写好的文字反贴在平整的木板上,用刀刻出阳文反字,然后在板上涂墨,将纸平铺板上均匀刷印,最后将纸揭下,装订成书。北宋时,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把胶泥刻成一个个字模,然后烧制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他的发明是印刷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称为“文明之母”。PK体验手抄PK 印刷比赛规则:(1)一名学生代表使用雕版印刷术。(2)其他学生用手抄古诗。4.小组交流:指南针和火药是如何改变世界的?自学提示:(1)借助资料,交流讨论并完成学习单。(2)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师生小结: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中国发明了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不久后就将其运用与军事,并发明了世界第一根火箭。大炮和火枪在宋代中国火药的军事运用已经相当成熟,使得中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教师总结: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们的广泛应用和对外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5.想一想,议一议: 我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不仅是科学家和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创新精神的体现。你能从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中获得怎样的启示?6.辨一辨:现代新四大文明高铁,网购,扫码支付,共享单车 “中国天眼”——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口径大、看得远;“眼睛”巨大但非常灵活,而且观察精度是毫米级的。用它探索外星人,不是梦!珠港澳跨海大桥是世界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3万多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7.活动:谈一谈 从我国古今辉煌的科技成就中获得怎样的启示?师生共同小结:要从小学习创造。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8.拓展延伸: 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在哪一方面成为一颗闪亮的星星呢?板书: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活动一:引导学生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教师出示的表格,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我国古代青铜器、丝绸、瓷器、工程等技术创造情况,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南海一号”材料,使学生从侧面了解我国瓷器发展情况,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小小分享会”活动,使学生在交流分享古代工程的过程中,拓展视野,更多的了解我国古代的工程技术制造情况。活动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风险抢答题”,一方面,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更深刻的体验到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历史价值。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集思广益,共同总结和归纳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活动一: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于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的了解情况,并作出及时的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1。活动二:教师观察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作出准确判断,学生完成评价量表2。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考察学生对新时代科技成果的了解,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3。
课堂总结 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总结归纳知识点。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教师考察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收集古代科技相关资料并展示交流(纺织、铸造、陶瓷、水利工程、桥梁等) 通过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感受合理选择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出对应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落实本节课主要探究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和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通过选取古代技术创造的典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读图识图、分享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主动性,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改进设想古代技术创造和四大发明,对于学生并不陌生,学生从小曾多方面接触,所以理解起来较为容易,故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更广泛的发动学生主动探究,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