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第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课件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4.10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二课时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
单元学习内容
单元内容一览表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课题 栏目 目的与要求
1.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而优美的汉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 1.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2.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基本常识,建立民族文化认同,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祖国科技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3.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3.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单元教学情境
内容 大单元情境 国家课程 补充素材 课时
初步了解国情,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的意识与行动的道德教育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而优美的文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十二属诗》 2
初步树立社会安全意识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二十四节气》 2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孔子的仁爱思想》《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2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传统美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智慧,并在生活中践行,懂得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树立忧患意识;能够举例说出爱国的具体表现。
道德修养:了解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激发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古今爱国人物为榜样,将爱国情怀落实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法治观念:知道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理解爱国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健全人格:知道发扬仁爱精神,认识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传统美德,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搜集资、自主探究、主动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仁爱意识,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能够认同和践行。
难点:理解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的关系,懂得战时的爱国与平时爱国缺一不可。
见贤思齐
举一反三
巧言令色
有教无类
诲人不倦
学问不厌
后生可畏
韦编三绝
请你根据以下成语,猜出相关历史人物。
孔子
你认识他吗?你知道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吗
“立己达人的仁爱”思想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环节一 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就是传统美德中“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
孔子的仁爱思想
孔子的仁爱思想
  “仁”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
心思想。“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人”,即
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认为,自下而上都能仁爱遵礼,
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他一再强调,践行“仁德”,
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他知道后,首先关切地问有
没有人受伤。还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过泰山,看见一个妇女
在坟前痛哭。他叫学生去询问。原来,残暴的统治逼得她全家背
井离乡来到这里。不久,她的亲人相继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
她仍然不愿意返回故乡。孔子听后感叹道:“残暴的统治比老
虎还厉害呀!”这两个故事都充分体现了孔子所追求的“仁”的
精神。
孔子像
阅读角
新知讲解
秦玥飞把自己的发展和农村的发展结合在一起,2018年全国两会上,秦玥飞提出了关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议案。他用实际行动见证立己达人的精神。立己达人——秦玥飞新知讲解辩论小能手
“立己”与“达人”一样重要,“立己达人” 就是互惠互利。
声音A:如果课间时间用来做数学题而不是帮助同学,我的数学成绩可以更上一层楼。
声音B:我是班级的一份子,也是数学课代表,帮助同学进步是我的荣幸也是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你是小程,你觉得声音A代表的“立己”重要,还是声音B代表的“达人” 重要?
小程的数学成绩很好,数学老师任命小程为班级数学课代表,并在班级建立了数学互助小组,需要小程经常在课间给同学指导数学难题,这时候小程内心出现了矛盾的声音……
新知讲解
小小讨论会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呢?
新知讲解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提升自己的能力
乐于助人
新知讲解
小小智囊团
除了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外,我们还可以怎样发扬“仁爱精神”呢?
新知讲解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民胞物与
01
02
03
04
发扬仁爱精神
新知讲解
立己达人的大国风范
“一带一路”联通各国
图片来源:2021年10月03日央视新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硕果惠及世界。
新知讲解
命运共同体造福全球
埃塞俄比亚卫生部长在中国援助埃塞疫苗交接仪式上发表讲话
中国维和部队
中国援助肯尼亚修建蒙内铁路
中国向意大利捐献医疗物资
新知讲解
  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这句话的大意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请按照这一说法,填充下题。
活动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新知讲解
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这句话的大意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请按照这一说法, 填充下题。
填一填
●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____________。
●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我也不______________。
新知讲解
   将心比心
 南北朝时,有个叫陆慧晓的人。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当时地位显赫。陆慧晓一向平易近人,从不摆大人物的架子。即使地位低下的人来访,他也会起身相送。有人对陆慧晓说:“您的身份这么高贵,没必要这样做。”陆慧晓答道:“我平生最厌别人对我无礼,我怎么能用自己所厌恶的行为去对待别人呢?”
阅读角
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是做人最高级的善良!
新知讲解
  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古人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为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摩擦、增进和睦。
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
新知讲解
活动:情景讨论
●放学时,由于楼道拥挤,同学不小心踩到你的鞋子。
●操场上同学投篮的时候不小心砸到了你。
●你的同桌不小心把你的课本带回家了。
●班级同学玩耍时不小心把你的文具弄坏了。
思考:
1.假如你遇到上述情况,你会怎么做?
2.回忆一下,哪些情况是你认为需要宽恕别人,或者你曾经不小心犯了哪些错误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原谅的呢?请与同学分享。
新知讲解
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大意】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荀子·非相》
【大意】君子贤能而能包容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包容愚昧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包容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粹而能包容品行驳杂的人。
请你对照格言,结合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同桌讨论下,说说宽容待人的意义。
畅所欲言
想一想
宽容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增进和睦。
新知讲解
   民胞物与
  北宋思想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他人都是自己的同胞,万物都是自己的朋友。“民胞物与”这个成语就是由这句话衍化而来的。人不仅是社会中的人,也是自然中的人。人应该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自觉承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阅读角
民胞物与
张 载
新知讲解
举一反三
仁爱精神仅仅体现在“爱人”层面吗?请你阅读课本结合自身的体会,完成下图。
1
2
3
4
1. 爱自己
2.
3.
4.
他人都是自己的同胞,万物都是自己的朋友——民胞物与
爱他人
爱社会
爱自然
新知讲解
民胞物与,大爱无疆
仁爱之心世代相传,平凡孕育伟大!
张桂梅
全体抗疫工作者
新知讲解
有一次,我家屋檐下的小燕子生了宝宝,妈妈叫我不要过去看,以免燕子妈妈紧张。我就控制自己的好奇心,远远地看,生怕惊吓到它们。
有一年冬天,我在楼下看到雪地里的小鸟很可怜,就做了小鸟窝,挂在树上,放上吃的。小鸟很喜欢,后来我经常照顾小鸟。
身边的仁爱故事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环节二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追根求源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是概括清末明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话而形成的警句。顾炎武的原话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大意是说,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责任。近代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逐渐成为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
新知讲解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前仆后继,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畅所欲言
晋朝鲁国有个女子,有一天倚着柱子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路过的人都觉得声音很悲惨。邻家妇女就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悲伤?”她说:“鲁国国君年老,而太子幼小,我为鲁国担忧啊!”邻家妇女笑着对她说:“这是那些当官的该担心的事,与我们妇女有什么系?”“不然,”她说,“一旦鲁国有难,君臣上下都会受辱,还会牵连到我们普通百姓,怎么能说和我们妇女没有关系呢?”
鲁女爱国
阅读以下故事,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新知讲解
  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人民能够幸福;国家衰弱,人民跟着遭殃。
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新知讲解
活动园
国以保民为本,民以爱国为先。国有兵祸,奋其勇壮猛烈之气,以为国捍患,轻性命如鸿毛,是战时之爱国也;求学问,勤职业,律己则不苟,遇人则诚款,同心协力,以兴起各种公益之事业,使国家利权,不为外人所攘夺,是平时之爱国也。二者若缺其一,则国中山河虽美,不足恃矣;物产虽多,不足夸矣。
国以保民为本,民以爱国为先
新知讲解
  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随,这种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关心
祖国的前途命运,为建设一个理想的国家而不懈追求。
不懈追求
新知讲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名言。范仲淹不论担任官职与否,始终关心国家的前途、百姓的疾苦。他临终前写的遗书全是关于治理国家的事,而对自己和家人的私事只字未提。结合下列格言,说一则你知道的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
活动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新知讲解
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相随,这种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为建设一个理性的国家而不懈追求。
活动:集思广益
活动规则:
(1)说说近期最让你个人感到担忧的事情。
(2)请你和同桌讨论并查阅资料,然后和其他同学分享你知道的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或格言。
(3)比比谁说得多。
新知讲解
说一说:你从这些名言警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
位卑未敢忘优国。 ——陆游 《病起书怀》
新知讲解
爱国故事
周恩来在读书期间,有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新知讲解
天下为公的理想
《礼记·礼运》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礼记》所描述的那个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里,人们平等地选举贤人和能者当领袖,讲究信用,追求和睦。人们把所有的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把所有的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老年人有幸福的晚年,青壮年人都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幼小的孩子茁壮成长,连孤寡老人和残疾人都由大家赡养。这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赞颂它,苦苦追寻它。许多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企盼这种公有的、人人都平等的社会出现。
阅读角
新知讲解
英雄故事分享会
从古至今,爱国的仁人志士数不胜数,讲讲你们知道的爱国者的故事,他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力量与感悟?
岳飞
林则徐
杨靖宇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前赴后继,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新知讲解
真知灼见




热爱祖国的山河与民族历史
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捍卫国家的利益
奉公守法和遵守道德
······
在和平年代,在安定之时的爱国有何体现?
爱国的内容十分的广泛
新知讲解
爱国小镜头
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
守护南海的驻岛战士
爱护国旗的学生
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接种疫苗
新知讲解
小小分享会
请写出你目前的学习目标和今后你的理想工作,为了实现他们,你打算如何做?
我的目标:
我的理想:
我的打算:
新知讲解
我们青少年应该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的建设作贡献。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1.下列体现爱国主义情怀的诗句是( )。
A.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课堂练习
2.体现忧国忧民、关怀民生精神的格言是( )。
A.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课堂练习
3.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最能体现中华儿女的( )爱国情感。
A.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B.舍小家为大家,无国则无家
C.维护祖国尊严和统一,捍卫祖国利益,捍卫祖国领土完整
B
课堂练习
4.爱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以下体现爱国精神的是( )。
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C
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体会到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希望同学们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传统美德,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做一名合格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业布置
搜集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的经典格言。
从“个人修养”“仁爱精神”“爱国情怀”中任选一个,从 “修身养性 完善自己”的角度,写一份倡议书。
板书设计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主题为《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聚焦“了解祖国灿烂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主题。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中“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政治认同”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符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亲切感”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了解祖国灿烂文化 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我们应有之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单元内容一览表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课题栏目目的与要求1.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而优美的汉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1.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2.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基本常识,建立民族文化认同,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祖国科技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3.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2.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3.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本单元链接祖国灿烂的文化,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可以看出学科关联性较强,具体联系如下图。
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在本单元中,教材选取了丰富多样的文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等情境,教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的重要性、关注现状、思考方法技能这三个元素,每课独立性很强,连接性也很强。《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一课由4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丰富多样的汉字”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且许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第二板块“古老而优美的文字”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不同汉字形体具有不同的魅力。第三部分”意蕴隽永的汉字”在导学生知道汉字凝聚着祖先的智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第四部分“影响深远的汉字”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对世界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教材内容从认知到导行层层递进,符合学生道德养成发展特点。《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一课由4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是“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让学生了解很多伟大的古代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取得了当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直到今天他们的贡献仍然被世人赞叹称道第二板块是“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体现了中医药学、农学、天文学算学四大理论体系代表了中国古代理论科学发展的最高成就;第三板块是“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在技术领域的成就, 尤其在青铜器制造、丝织技术等领域的精湛技艺, 在当时世界遥遥领先;第四板块“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让学生在了解四大发明的内容基础上,感受它们对西方社会和世界文明的影响。《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一课由3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自强不息的个人修养”选取了立志、气节、守信、创新、好学方面的故事及相关传统美德格言, 强调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第二板块“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介绍了仁爱宽容、敬老等方面的故事及相关传统美德格言,体现传统美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智慧;第三板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选取了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方面的故事及相关传统美德格言, 强调个人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内容大单元情境国家课程补充素材课时初步了解国情,具有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的意识与行动的道德教育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而优美的文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中国文字博物馆》《十二属诗》2初步树立社会安全意识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二十四节气》2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孔子的仁爱思想》《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2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礼貌,能遵守课堂纪律,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责任意识1.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2.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基本常识,建立民族文化认同,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祖国科技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3.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四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能通过观察生活环境,认识到灿烂文化的重要性。知道我国古代文字、科技和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传统美德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智慧,并在生活中践行,懂得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树立忧患意识;能够举例说出爱国的具体表现。道德修养:了解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激发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以古今爱国人物为榜样,将爱国情怀落实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法治观念:知道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理解爱国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健全人格:知道发扬仁爱精神,认识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传统美德,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搜集资、自主探究、主动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仁爱意识,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能够认同和践行。难点:理解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的关系,懂得战时的爱国与平时爱国缺一不可。
三、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预习,搜集古代传统美德的相关资料
四、评价任务 1.链接生活,知道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评价量表1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够主动参与分享交流每说出一个得1星( )能说出仁爱精神的表现 每说出一个得1星( )体验探究类 能积极参与探究身边的仁爱精神评价量表2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积极参与体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活动得1星( )能够积极探究身边的仁爱精神能正确判断案例的得2星;能积极参与探究交流的得1星。( )辨析活动:能够理解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评价量表3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积极谈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得1星;能够判断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案例得1星;有针对性的提出例证加1星;(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一)激趣: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猜一猜:请你根据以下成语,猜出相关历史人物。你认识他吗?你知道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吗“立已达人的仁爱”思想板书: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通过引导学生“猜一猜”,引出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的话题,渲染氛围,切入主题。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及回答,给与学生及时的鼓励。
讲授新课 (二)活动一: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1.阅读角:孔子的仁爱思想“仁”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仁”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人”,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认为,自下而上都能仁爱遵礼,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他一再强调,践行“仁德”,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他知道后,首先关切地问有没有人受伤。还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过泰山,看见一个妇女在坟前痛哭。他叫学生去询问。原来,残暴的统治逼得她全家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不久,她的亲人相继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她仍然不愿意返回故乡。孔子听后感叹道:“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这两个故事都充分体现了孔子所追求的“仁”的精神。2.分享交流:立已达人事例分享示例:秦玥飞把自己的发展和农村的发展结合在一起,2018年全国两会上,秦玥飞提出了关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议案。他用实际行动见证立己达人的精神。3.辩论小能手小程的数学成绩很好,数学老师任命小程为班级数学课代表,并在班级建立了数学互助小组,需要小程经常在课间给同学指导数学难题,这时候小程内心出现了矛盾的声音……声音A:如果课间时间用来做数学题而不是帮助同学,我的数学成绩可以更上一层楼。声音B:我是班级的一份子,也是数学课代表,帮助同学进步是我的荣幸也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你是小程,你觉得声音A代表的“立己”重要,还是声音B代表的“达人” 重要?教师小结:“立己”与“达人”一样重要,“立己达人” 就是互惠互利。4.小小讨论会: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呢?教师小结:(1)提升自己的能力乐于助人……5.小小智囊团除了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外,我们还可以怎样发扬“仁爱精神”呢?师生列举如:(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2)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民胞物与拓展延伸:立已达人的大国风范一带一路联通各国命运共同体造福全球7.活动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这句话的大意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请按照这一说法,填充下题。填一填: 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这句话的大意是: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请按照这一说法,填充下题。我不愿意别人欺负我,我也不____________。
●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我不愿意_____________,我也不______________。8.阅读角:将心比心南北朝时,有个叫陆慧晓的人。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在当时地位显赫。陆慧晓一向平易近人,从不摆大人物的架子。即使地位低下的人来访,他也会起身相送。有人对陆慧晓说:“您的身份这么高贵,没必要这样做。”陆慧晓答道:“我平生最厌别人对我无礼,我怎么能用自己所厌恶的行为去对待别人呢?”9.交流探究:宽容仁爱 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古人强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为做到这一点,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减少摩擦、增进和睦。活动:情景讨论●放学时,由于楼道拥挤,同学不小心踩到你的鞋子。●操场上同学投篮的时候不小心砸到了你。●你的同桌不小心把你的课本带回家了。●班级同学玩耍时不小心把你的文具弄坏了。思考:(1)假如你遇到上述情况,你会怎么做?(2)回忆一下,哪些情况是你认为需要宽恕别人,或者你曾经不小心犯了哪些错误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原谅的呢?请与同学分享。11.畅所欲言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大意】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荀子·非相》【大意】君子贤能而能包容无能的人,聪明而能包容愚昧的人,知识渊博而能包容孤陋寡闻的人,道德纯粹而能包容品行驳杂的人。想一想:请你对照格言,结合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同桌讨论下,说说宽容待人的意义。教师小结:宽容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增进和睦。12.阅读角:民胞物与北宋思想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他人都是自己的同胞,万物都是自己的朋友。“民胞物与”这个成语就是由这句话衍化而来的。人不仅是社会中的人,也是自然中的人。人应该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自觉承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13.举一反三仁爱精神仅仅体现在“爱人”层面吗?请你阅读课本结合自身的体会,完成下图。教师小结:他人都是自己的同胞,万物都是自己的朋友——民胞物与板书: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活动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1.追根求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是概括清末明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话而形成的警句。顾炎武的原话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大意是说,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责任。近代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逐渐成为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2.畅所欲言阅读以下故事,谈谈对你有何启示?鲁女爱国晋朝鲁国有个女子,有一天倚着柱子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路过的人都觉得声音很悲惨。邻家妇女就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悲伤?”她说:“鲁国国君年老,而太子幼小,我为鲁国担忧啊!”邻家妇女笑着对她说:“这是那些当官的该担心的事,与我们妇女有什么系?”“不然,”她说,“一旦鲁国有难,君臣上下都会受辱,还会牵连到我们普通百姓,怎么能说和我们妇女没有关系呢?”教师总结: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人民能够幸福;国家衰弱,人民跟着遭殃。3.活动园:国以保民为本,民以爱国为先 国以保民为本,民以爱国为先。国有兵祸,奋其勇壮猛烈之气,以为国捍患,轻性命如鸿毛,是战时之爱国也;求学问,勤职业,律己则不苟,遇人则诚款,同心协力,以兴起各种公益之事业,使国家利权,不为外人所攘夺,是平时之爱国也。二者若缺其一,则国中山河虽美,不足恃矣;物产虽多,不足夸矣。分享交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名言。范仲淹不论担任官职与否,始终关心国家的前途、百姓的疾苦。他临终前写的遗书全是关于治理国家的事,而对自己和家人的私事只字未提。结合下列格言,说一则你知道的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5.活动:集思广益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相伴相随,这种忧患意识集中体现在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为建设一个理性的国家而不懈追求。活动规则:(1)说说近期最让你个人感到担忧的事情。(2)请你和同桌讨论并查阅资料,然后和其他同学分享你知道的中国古代忧国忧民的故事或格言。(3)比比谁说得多。6.活动探究:爱国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在读书期间,有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7.阅读角:天下为公的理想《礼记·礼运》中有这样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礼记》所描述的那个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里,人们平等地选举贤人和能者当领袖,讲究信用,追求和睦。人们把所有的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把所有的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老年人有幸福的晚年,青壮年人都能对社会作出贡献,幼小的孩子茁壮成长,连孤寡老人和残疾人都由大家赡养。这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赞颂它,苦苦追寻它。许多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企盼这种公有的、人人都平等的社会出现。8.真知灼见:在和平年代,在安定之时的爱国有何体现?示例:(1)热爱祖国的山河与民族历史(2)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捍卫国家的利益……9.小小分享会: 请写出你目前的学习目标和今后你的理想工作,为了实现他们,你打算如何做?我的目标:我的理想:我的打算:教师小结:我们青少年应该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国家的建设作贡献。板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活动一: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孔子的仁爱思想,使学生初步了解“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小能手”活动,使学生在对声音A和声音B两种观点进行辨析的过程中,理解“立己”与“达人”一样重要,“立己达人” 就是互惠互利。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园”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情景讨论,使学生结合四个具体情景,并在思考交流过程中,理解宽容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增进和睦。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举一反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活动二: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追根求源”材料,使学生对“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有初步的了解,为下边问题的探究奠定基础。通过组织学生关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分享交流,使学生对这一思想精神有深刻的理解。通过组织学生对爱国故事进行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真知灼见”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在和平年代,在安定之时的爱国有何体现,使学生在参与交流过程中,更深刻爱国要从实践做起的道理。 活动一: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对于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的了解情况,并作出及时的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1。教师观察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作出准确判断,学生完成评价量表2。活动二: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考察学生对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了解,引导学生完成评价量表3。
课堂总结 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总结归纳知识点。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教师考察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时给予评价。
作业布置 搜集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的经典格言。 从“个人修养”“仁爱精神”“爱国情怀”中任选一个,从 “修身养性 完善自己”的角度,写一份倡议书。 通过作业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感受合理选择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出对应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落实本节课主要探究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通过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阅读角、小小分享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主动性,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改进设想“立已达人的仁爱思想”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理性略强,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选取更贴近于学生生活的案例,组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探究过程中,更直观形象的理解两种精神。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