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资源简介

证:平抛运动示意如图
设初速度为V。,某时刻运动到A点,位置坐标为(x,y),所用时间为t.
此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B,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水平轴的交点为x,
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为《,以物体的出发点为原点,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
依平抛规律有:
速度:
V=V。
V.=gt
v=V+
y

Vx Vo x-x
位移:
CS,=Vt
S
s+s
tana=上=gt-1g匙

x vot
2 Vo
由①②得:
tana=
tan B

y_1y

x 2(x-x)
所以:
X=-

④式说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此时沿抛出方向水总位移的中点。
、“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物体从顶点开始无初速地沿不同弦滑到圆周上所用时间都相等。”
质点自倾角为的斜面上方定点O沿光滑斜槽OP从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为
了使质点在最短时间内从O点到达斜面,则斜槽与竖直方面的夹角阝等于多少?
7.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是
矢量式)或者∑Fx=max
∑Fy=may
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3)独立性(4)同体性(5)同系性(6)同单位制
●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体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产生加速度,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若合外力恒定,则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保持不变,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
也可以是曲线.
④物体所受恒力与速度方向处于同一直线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⑤根据力与速度同向或反向,可以进一步判定物体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若物体所受恒力与速度方向成角度,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7
色相干光源,透过S1、S2双缝的单色光波在屏上相遇并叠加,到S1、S2距离之差是波长整数倍的位置上,
(如P1、P2:PS2一P1S1=入P2S2一P2S1=2入)两列光叠加后加强得到明条纹,在到S1、S2的距离差为
半波长的奇数倍的位置上,两列光相遇后相互抵消,出现暗条纹,这样就在屏上得到了平行于双缝S1、S2
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相邻两条明条纹间的距离△x,与入射光的波长入,双缝S1、S2间距离d及双缝与屏的距离L有关,
其关系式为:△x=乙1,由此,只要测出△x、d、L即可测出波长入,若光源与单缝间不加滤光片,则光
源所发出的各种色光在屏上都分别发生叠加而出现明暗相间找条纹,但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从而两相邻
明条纹间的距离就不同,但是各色光在屏上S1、S2等距离的位置O处均出现明条纹,即明条纹在此重合。
从而此处的条纹颜色为白色,但在其它位置上各色光的明条纹并不重合。从而,显现出彩色条纹。
两条相邻明(暗)条纹间的距离△x用测量头测出。
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如图2所示。转
动手轮,分划板会在左右移动。测量时,应使分划板
中心刻度对齐条纹的中心(如图3所示)记下此时手轮
上的读数1,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向一侧移动,当分划
板中心刻线对齐另一条相邻的明条纹中心时,记下手轮上的刻度线2,两次读数之差就是相邻两条明
条纹间的距离。即△x=la-a2。
△x很小,直接测量时相对误差较大。通常测出条明条纹
间的距离a,再推算相邻两条明(暗)条纹间的距离。
△x=a/(n-l)
相邻两条亮(暗)条纹之间的距离△X:用测量头测出a、a2(用积累法)
测出n条亮(暗)条纹之间的距离a,求出△X=日,-a,
n-1
双缝干涉:条件f相同,相位差恒定(即是两光的振动步调完全一致)
当其反相时又如何?
亮条纹位置:△S=n入:
黯条纹位置:AS=2n+元(n=0,12,3:
条纹间距:△X=上入=a→元=dAx=,da
d n-l
LL(n-1)
(△S:路程差(光程差):d两条狭缝间的距离;L:挡板与屏间的距离)测出n条亮条纹间的距离a
实验器材1
双缝干涉仪即:光具座、光源、学生电源、导线、滤光片、单缝、双缝、遮光筒、毛玻璃屏、测量头、
刻度尺
实验步骤
1、观察双缝干涉图样
(1)将光源、单缝、遮光管、毛玻璃屏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4所示。
(2)接好光源,打开开关,使灯丝正常发光。
(3)调节各器件的高度,使光源灯丝发出的光能沿轴线
光源滤光片单缝
遮光简
到达光屏。
(4)安装双缝,使双缝与单缝平行,二者间距约为5~
10cm。
9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