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7.2爱在家人间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7.2爱在家人间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二框 爱在家人间
课标要求:
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教学目标:
(一)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
健全人格: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学会处理与家庭的关系。
(二)知识目标:
了解家庭中自己与家人之间产生矛盾既有自己青春期逆反的原因,也有两代人在心智、学识和经历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明白亲子冲突需要通过双方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教学重点:
沟通传递爱。
教学难点:
爱的碰撞。
教学建议: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达了慈母什么样的情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表达了游子什么样的情感?
教师:每个家庭中都有着割舍不断的亲情,蕴含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爱在家人间》,了解如何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更温馨。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体味亲情
1. 阅读教材P76“运用你的经验”,思考:
在家庭中,你爱所有的亲人吗 为什么
提示:爱所有的亲人。因为家里充满了浓浓的亲情,每个亲人都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会陪伴、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你是因为他们特别爱你,你才爱他们的吗
提示:不是。
教师总结: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 阅读教材P78“阅读感悟”和P79“阅读感悟”,思考:
从这两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那种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家中有亲情,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我们的亲情之爱。
教师总结: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②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或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二)爱的碰撞
1. 阅读教材P79“探究与分享”,思考:
(1)类似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吗 请选择两三件,记录下来。
提示: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回答。
(2)想起这些,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提示:想起这些,我心里充满了对父母的愧疚之情。父母是爱我们的,可我有时不理解父母对我的爱,反而抱怨父母。
教师总结: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2. 阅读教材P80下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1)结合下面的情境,填写内容。
提示:结合生活实际填写。
(2)在上述情境中,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 你希望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 与父母交流时,你期望得到什么,而父母经常给予你什么 按照这些提示,完成表格。
提示:
关注的 问题 关注的 重点 交流的 方式 采取的 态度
父母 生活、 学习等 交友、 安全等 面对面 有时强硬
我 (自主填写)
(3)审视表格中填写的内容,反思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或增进亲子关系,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提示:平等交流与沟通、换位思考等。
教师总结: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教师过渡:与父母之间的认识差异是由代际差异导致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代沟”。跨越“代沟”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三)沟通传递爱
1. 阅读教材P81下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1)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小强和妈妈,进行情境表演。
提示:穿上厚外套或坚决不穿两种情况。
(2)反思同学们的表演,看看哪些结果是自己所期望的。
提示:理解妈妈的心意,穿上厚外套,不让妈妈担心。
(3)讨论自己怎样表达才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提示:真诚的态度(不蛮横、不大吵大叫)、恰当的方式(面对面或是文字、电话等)、把握时机(不在冲突的情况下交流)等。
教师总结:爱是需要呵护的。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可以帮助双方缓解、化解矛盾,增进感情。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2. 阅读教材P82“方法与技能”,思考:
(1)学生分享“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掌握技巧。
提示: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
(2)实践演练:设置情境,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沟通。
提示:学生可结合实际自由发挥。
教师总结: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相貌、性格、贫富,也无法选择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教育我们的方式,但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会了要体味亲情,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之爱。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难以避免。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我们要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
板书设计:
爱在家人间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和家人发生爱的碰撞的表现的是( D )
A.子轩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希望父母不要把他当作小孩子
B.爸爸妈妈希望佳佳能够自立,对她的照顾少了,这让她有些失落和不安
C.悦悦认为爸爸妈妈有时候说的话也是错误的
D.小乐每天需要父母喊他起来,监督他完成作业
2.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无论从血缘上还是感情上都是其他关系不能相比的。有些中学生因为和父母赌气,就删除父母微信、拉黑电话。对此,你的看法有( D )
①中学生依法享有隐私权,父母无权过问子女
②手机微信不利于子女与父母沟通交流
③需通过主动沟通来化解亲子间的隔阂
④与父母之间出现隔阂应该换位思考,相互体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22·深圳二模)为了帮助解决题9图中的母子烦恼,好朋友小新给小明支了几个小妙招,以下不宜采纳的是( D )
A.积极换位思考,体味亲情之爱
B.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C.努力调整心态,学会调控情绪
D.莫管作业学业,尽情放飞自我
10.罗曼·罗兰说:“亲情是一种巨大的焰火,是啊,这火照亮了多少迷茫的心灵,为多少迷途的游子点亮希望……”以下对这份亲情之爱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B )
①这是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②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是不同的
③亲情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而消失 ④我们不应因亲情的平常而忽略它的存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 非选择题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独立意识过强的丽丽经常与父母争吵,从学习到买衣服、交朋友,丽丽都要自己拿主意,只要父母稍有干预,她就对父母大吼大叫,甚至发展到拒绝与父母交流。在父母的妥协下,丽丽开始“自由自在”地决定自己的事情。丽丽和父母都很痛苦,小时候丽丽与父母无话不谈的亲密感觉再也找不到了。
(1)丽丽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的现象表明她具有一种什么心理?(2分)怎样认识这种心理?(4分)
逆反心理。(2分)认识:①随着自我独立意识的逐渐增强,加上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②从某种意义上说,亲子冲突是亲子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体现了青少年个体的发展。③但是,亲子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④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4分)
(2)丽丽和父母都想找回过去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却苦于不知怎么做,请你给他们分别支招。(8分)
丽丽:①掌握与父母互动沟通的技巧,选择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②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试着接纳父母的做法。③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4分)父母:①平等对待孩子,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意见。②主动、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容许孩子持有不同观点。③父母若有错,要勇于承认错误,积极向孩子学习。(4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在于让学生懂得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冲突与碰撞是正常现象,要学会与父母沟通来化解矛盾,懂得与父母的相处之道,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教师在讲授本节课的内容时,要从激发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角度,努力帮助学生在实践层面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课堂才能有活力,引起学生的共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