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课 师生之间第二框 师生交往课标要求: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教学目标:(一)素养目标:道德修养:感念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长辈沟通,尊重师长。(二)知识目标:1.知道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2.知道师生交往的意义。教学重点:教学相长。教学难点:亦师亦。教学建议: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情景导入:(1)课件展示电影《老师·好》的精彩片段,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2)课件展示电影《老师·好》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思考: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老师怎样的情感?教师: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你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你的进步而高兴、因你的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你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外人”。因此我们要知师、爱师、信师,与老师建立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那么怎么建立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师生交往”。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教学相长1.阅读教材P66正文第一段。思考:什么是教学相长?提示: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2.阅读教材P66“阅读感悟”。思考: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提示:老师不是圣人,老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发生分歧时,要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这有助于师生共同进步。教师总结: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3.阅读教材P67“探究与分享”。思考:(1)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2)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提示:(1)语文老师的表扬是对自己的肯定、鼓励和期待,有助于激励我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数学老师的批评是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反省自己,改进不足。(2)我会对小奇说,不要在上课时写小说,这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不尊重老师劳动的表现。我会建议他在学习之余再进行文学创作。教师总结: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二)亦师亦友1.展示材料:2021年9月10日是我国的第37个教师节,为了庆祝教师节的到来,也为了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七年级(1)班召开了一次“师生恳谈会”,会上气氛融洽,师生畅所欲言。同学们对老师的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班级管理等方面都谈了自己的看法。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后,老师们表示,一定会积极采纳同学们的意见,改进教学方法,使师生共同进步。思考:恳谈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怎样的师生交往状态?提示: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的师生交往良好状态。2.阅读教材P68“探究与分享”。思考:(1)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2)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吗?提示:(1)启发:我们要尊重老师,刻苦学习,听从老师的教导,等等。(2)还要尊重他,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3.阅读教材P69“相关链接”。思考:(1)从毛泽东给徐特立的信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讲话内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当我们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办?提示:(1)我体会到了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2)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4.展示材料:“老师,您好!”“老师,辛苦了!”短短几个字,体现出了“让教师的荣光在最高处闪耀”的人文情怀,表达了对老师的崇高敬意和真诚祝福,整个校园营造出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独特新颖的亮灯仪式吸引了众多学生参观驻足,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形式不仅为教师送去节日美好的祝福,还能引导学生感念师恩、礼敬老师。思考: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怎样与老师成为朋友。提示: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教师总结: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课堂总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学会了与老师交往要有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学会了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学会了尊重老师,学会了关心老师、理解老师。愿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师生交往之树能够枝繁叶茂,师生关系能够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实现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板书设计:课堂演练:一、选择题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这告诉我们( A )A.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基本道德修养B.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改进不足,理解老师良苦用心C.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得到尊重,教学相长D.彼此尊重,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我们能否成才关键在于老师2.(2023·深圳期末)学校的“课程知识”中所蕴含的智慧,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下列行为,能同时体现我们“正确与老师交往”以及“养护精神”的是( B )A.英语课上,老师表扬了小红同学写的作业规范工整B.小玲同学根据老师的建议,努力学国学阅读《诗经》C.小敏同学按班主任的要求,每天积极锻炼身体D.考试不慎失利的小丽同学对老师说“明天我不想来上学了”3.(跨学科:语文)某班准备在教师节举办尊师故事会,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故事,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C )4.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下列同学的言行能体现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的是( B )A.小强:“我不能接受老师的任何批评,因为这会伤害我的自尊心”B.小伟:“今天老师对我的批评虽然有些严厉,但也是对我的爱护”C.小丽:“昨天老师误解了我,所以我当场和老师顶起嘴来”D.小明:“今天班会课上老师只表扬了我一个人,他们真是太笨了”二、 非选择题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在身边人的眼中,张存浩(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一个常常给年轻后辈机会的长者。比如,张存浩对学生的指导“很下功夫”。曾受到过张存浩指导的副研究员石文波说:“读博时,我的每篇英文文章都由张老师亲自反复修改,甚至细化到英文单词表达。”他还说,自己曾因摸不着实验门路而失去信心,受到张存浩的点拨才跨入门槛。材料二:在学生眼中,郑哲敏(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一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先生。丁雁生说:“尽管先生年届九旬,依然会每天上午来力学所指导年轻科研人员。先生思维敏捷,学生们遇到的疑难问题,先生看看图片、录像,不到半小时就能给出非常中肯的建议。更难能可贵的是,只要力所能及,先生都会去高校、人群中做一些力学科普,让力学走进公众。”(1)请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老师扮演的角色。(3分)老师带领学生交往情景 老师的角色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创建班级博客 ①____组织者(1分)___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倾听大家发言 ②____倾听者(1分)______老师和同学一起踢足球 ③____陪伴者(1分)________(2)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我们的学习,也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请你说说什么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3分)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3分)(3)我们对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请你谈谈作为学生,我们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方面可以做些什么。(8分)①彼此尊重。尊重老师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②平等相待、相互促进。③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积极与老师交流。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多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对老师的失误要用正确的方式指出。⑤正确处理与老师的矛盾。(8分)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应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分别在情境中感知、分析、讨论、互动、交流,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生成新知。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地说,以实际的课堂效果让学生感受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今后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讨论学生积极性高,学生参与度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