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R=。2.会选择合适的器材进行实验,会画实验电路图,连实物图;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3.能识别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了解测电阻的一些特殊方法;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研究方法。4.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测算和分析讨论,弄清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短路的危害。5.体验利用所学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方法。教学难点1.设计电路,测未知电阻的阻值。2.短路的危害。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 伏安法测电阻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1课时 伏安法测电阻》。(板书设计)二、自学互研(一)伏安法测电阻自主阅读教材P84~85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小灯泡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2.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某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应地读取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下表记录的是每次的测量值。U/V 0 0.50 1.00 1.50 2.00 2.50I/A 0 0.17 0.30 0.39 0.45 0.49(1)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将测量数据转换为坐标点,标记在坐标系中,如图b所示,请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解:如图所示。(2)通过计算或根据所画的实验图像都可以发现,小灯泡灯丝的电阻是变化(选填“变化”或“不变”)的,且随着电压升高,其阻值变大(选填“变大”或“变小”)。(二)短路的危害自主阅读教材P85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假设某个电流表的内阻只有0.01Ω,最大量程为0.6A,此电流表能承受的最高电压值是0.006V;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当电压一定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到电源的两端没有烧毁的危险,电流表接在电源两极或者并联到电路中,有烧毁的危险。(最后两空均选填“有”或“没有”)三、合作探究1.对学分享独学1~3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四、交流展示方案一 完成教材P84“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实验活动。方案二 教师演示教材P85“活动2”。五、板书设计第1课时 伏安法测电阻1.伏安法测电阻2.短路的危害六、教后反思第2课时 其他方法测电阻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2课时 其他方法测电阻》。(板书设计)二、自学互研1.安阻法测电阻(1)测量工具:电流表。(2)原理: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结合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待测电阻Rx的电流I,用公式R=算出待测电阻Rx。(3)电路图:(4)实验步骤:①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I1。②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测出通过待测电阻Rx的电流I2。③待测电阻Rx=。【提示】 (1)安阻法待测电阻的关键是设法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上述方法利用了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2)利用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和一块电流表或电压表,也可以测量未知电阻,如图所示:P在最左端,电流表示数I1 P在最左端,电压表示数U1P在最右端,电流表示数I2 P在最右端,电压表示数U2Rx= Rx=2.伏阻法测电阻(1)测量工具:电压表。(2)原理: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电压U,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结合测出通过待测电阻Rx的电流I,用公式R=U/I算出待测电阻Rx。(3)电路图:(4)实验步骤:①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测出电源电压U。②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Ux。③待测电阻Rx=。三、合作探究1.对学分享独学1~2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四、交流展示问题 替代法测电阻测量工具:电阻箱。原理:Rx=R0,即待测电阻Rx的阻值等于电阻箱的连入值R0。电路图:实验步骤:(1)单刀双掷开关S接a,测出通过待测电阻Rx的电流为I。(2)单刀双掷开关S接b,调节电阻箱,使电路中的电流仍为I,读出电阻箱连入值为R0。(3)待测电阻Rx=R0。五、板书设计第2课时 其他方法测电阻1.安阻法测电阻2.伏阻法测电阻六、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