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2声现象 3声的利用》课件(17页ppt)+教案+录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2声现象 3声的利用》课件(17页ppt)+教案+录课

资源简介

2.3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现代技术中声的应用。
2.会区分声传播信息和声传递能量。
3.通过观察声现象,获得生活中有关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4.通过学习声的利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并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对生活中现象的辨别。
【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火柴、蜡烛、声源、多媒体课件。
学生:火柴、蜡烛、声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置情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在上课时,突然听到隆隆的雷声,这意味着什么? 预设:天要下雨。
2.在早晨,闹铃突然响起,这意味着什么? 预设:该起床了。
引出主题:自然界中的声现象非常多,声音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的应用,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声的利用。
二、新课讲授
(一)声音与信息
1.启发思考:雷声意味着要下雨,闹铃声意味着要起床,这说明声音给我们带来什么?
预设:声音带来了信息,即: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自主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结合生活,回答问题,你还能列举一些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例子吗?对这些例子,可以分类吗?
预设: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超声波传递信息、次声波传递信息
3.归类总结1: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听声辨人、辨乐器(师启发引导)
汽车修理师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师启发引导)
听敲铁轨的声音——判断螺栓松动(师启发引导)
听诊器听心跳声——诊断心脏的情况(师启发引导)
中医“望、闻、问、切”中的“闻”(生自主阅读,获新知)
4.归类总结2:次声波传递信息(生自主阅读,获新知)
(1)声学仪器接收地震、火山、台风、海啸等产生的次声波,确定方位和强度。
(2)大象用次声波交流
5.归类总结3:超声波传递信息(生自主阅读,获新知)
(1)蝙蝠的“绝技”:用超声波导航
强调:回声定位
(2)超声波导盲仪
(3)倒车雷达
(4)声呐:探测海深、鱼群、潜艇、地形等。
(5)B型超声波诊断仪
(6)超声波探伤仪
6.科学小资料:“蝙蝠男孩”
针对训练1
蝙蝠通常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击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这主要是因为( )。
A.蝙蝠有夜视眼
B.蝙蝠靠嗅觉确定目标
C.蝙蝠靠听觉确定目标
D.蝙蝠在飞行过程中靠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波确定目标
答案:D
解析:超声波“回声定位”。
针对训练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豚和大象都是利用超声波来相互联络
B.海豚和大象都是利用次声波来相互联络
C.海豚用的超声波,大象用的次声波
D.海豚用的次声波,大象用的超声波
答案:C
解析:超声波(蝙蝠、海豚、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次声波(自然灾害、大象交流)。
针对训练3
下列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远处隆隆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态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
答案:C
解析:声传递信息(能根据声音做出判断)。
(二)声音与能量
1.启发思考:针对训练3中C选项“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这说明了什么?利用的不是声传递信息,那是利用的声的什么作用呢?
预设:声音带来了能量,即: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2.自主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结合生活,解释超声波除结石的原理、超声波清洗物体的原理。
预设:①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顺畅的被排出体外。
②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振动,振动把物体上的污垢敲击下来而不损坏被洗的物体。
3.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发现。
方案1:敲击小鼓,膜的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从而使蜡烛熄灭。
方案2:在扬声器前放一点燃的蜡烛,使扬声器音量大一些,可以看见摇曳的火焰。
方案3:在塑料膜后面用光源照着,光源反射到墙上,对着塑料薄膜敲鼓,当鼓面振动使塑料膜振动时,墙上的光点位置发生变化,如图所示。
4.讨论交流:你还能列举一些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例子吗?
预设:(1)超声波碎石机
超声波清洗机
超声波洗牙:通过超声波的高频震荡作用去除牙石、菌斑和色泽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的再沉积。其具有高效、优质、省时省力的特点。
超声波加湿器: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原理将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通过风动装置,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从而达到均匀加湿空气的目的。
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打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次声波武器: 次声波武器,是指能发射20赫兹以下的声音(次声波)的大功率武器装置。由于在次声波的频率和人体器官的频率相近时,次声波与人体器官产生共振,会导致器官变形、移位、甚至破裂,从而达到杀伤目的。
共振现象
针对训练4
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D
解析: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针对训练5
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
C.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D.人突然暴露在150 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破裂出血
答案:B
解析:声传递能量(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
三、易错易混知识点
声音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的区分。
针对训练6
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
D.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答案:D
注意:声传递信息(能根据声音做出判断);声传递能量(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
四、课堂小结
学生分享收获,教师引导形成思维导图。
五、课后作业
课下活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实验)、搜集资料。
六、成语分享
震耳欲聋 余音绕梁 抑扬顿挫 穿云裂石 声如洪钟 人声鼎沸 响彻云霄 如泣如诉 万籁俱寂
【板书设计】
PAGE
5(共17张PPT)
2.3 声的利用
学习目标
1
了解日常生活、现代技术中声的应用。
2
会区分声传播信息和声传递能量。
4
通过学习声的利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3
通过观察声现象,获得生活中有关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知识互动 探究发现
声音带来了信息!
一、声音与信息
知识互动 探究发现
次声波传递信息!
一、声音与信息
知识互动 探究发现
回声定位
一、声音与信息
一、声音与信息
知识互动 探究发现
声音带来了能量!
知识互动 探究发现
一、声音与能量
一、声音与能量
易错易混知识点
声音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的区分
6.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
D.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D
注意:声传递信息(能根据声音做出判断);
声传递能量(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
课堂小结
声音与信息
声音与能量
思维导图
震耳欲聋
余音绕梁
抑扬顿挫
穿云裂石
声如洪钟
人声鼎沸
响彻云霄
如泣如诉
万籁俱寂
Learn how
to learn
[]退出全屏
(1)听声辨人、辨乐器
(2)判断发动机故障
(1)超声波碎石机
1.声传递信息
(3)判断铁轨故障
(2)超声波清洗机
(4)听诊器
(3)超声波洗牙
(5)“望、
闻、问、切”中的“闻”
一、声音与信息
(4)超声波加湿器
二、声音与能量
(1)预知次生灾害
2次声波传递信息
(5)雾化器
(2)大象交流
(6)次声波武器
(1)蝙蝠“回声定位”
(2)超声导盲仪
(7)共振现象
2.3声的利用
(3)倒车雷达
3.超声波传递信息
(4)声呐
探测海深、地形、鱼群、潜艇
(5)B超
(6)超声波探伤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