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三章 第2节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能区分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2.了解熔化和凝固。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4.知道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区别云,形状各异!似鱼鳞,像城堡。你是否知道?让人浮想联翩的云朵从哪里来?雨,时而悄然无声,时而漂泊倾盆,它来自何处?又落向何方?今天让我们走进科学,开始对水进行科学探究吧。一、物态变化1.物质的三态自然界中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1)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质,如钢铁、石块等,一般称之为固体;(2)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如水、煤油等,一般称之为液体;(3)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如氧气、水蒸气等,一般称之为气体。水蒸气——气态冰——固态水——液态通常呈气态的氧气、氦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呈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温度很高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一、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物体形状的改变和物质状态的变化不是一回事,物体形状的改变不是物态变化。例如,冰块熔化成水,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这都是水在三种状态间的变化,也就是物态变化。一、物态变化二、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蜡液等。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提出问题熔化和凝固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和凝固的过程有什么特点?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1.猜想与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探究海波(硫代硫酸钠)和石蜡的熔化过程。分别取适量的海波和石蜡,对它们进行加热,测出加热过程中的温度,观察熔化的情况。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图像,比较二者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二、熔化和凝固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实验器材海波石蜡海波(硫代硫酸钠Na2S2O3 )、石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大试管、温度计 、搅拌器、水、火柴。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试管二、熔化和凝固(1)将石蜡和海波分别放入试管中,并用酒精灯加热。(2)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观察不同温度下它们的状态变化,在海波和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把数据填入表格,最后绘出温度--时间图像。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海波温度/℃石蜡温度/℃5.实验过程二、熔化和凝固二、熔化和凝固石蜡的熔化二、熔化和凝固海波的熔化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8℃T/℃t/min0246810121440455055二、熔化和凝固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T /℃t/min0246810121460657075二、熔化和凝固海波的熔化过程:海波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温度达到48℃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完,继续吸热升温。石蜡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熔化前 熔化中 熔化后海波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石蜡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温度变化的特点6.实验现象二、熔化和凝固7.得出结论:(1)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海波熔化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中需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是固液共存态。石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液共存状态。(2)不同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有的物质(如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的物质(如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变软,后变稀,最后变为液态,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续温度逐渐升高。二、熔化和凝固①像海波、冰、各种金属、萘那样,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做晶体;②像松香、玻璃、石蜡、沥青那样,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非晶体。根据各种固体这种熔化特点的不同,可以将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和非晶体三、熔点和凝固点(2)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3)同一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2.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不同,熔点一般也不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达到熔点, ②继续吸热。晶体凝固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三、熔点和凝固点温度/℃时间/min熔点CD固液共存液态晶体的熔化图像0AB3.熔化图像AB段物质是固态,吸热升温;固态BC段表示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D段内物质是液态,吸热升温。三、熔点和凝固点时间/min硬软稀液态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温度/℃0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三、熔点和凝固点3.熔化图像EF段时间内物质是液态,放热降温;温度/℃时间/min凝固点HG固液共存液态晶体的凝固图像0EF固态FG段表示凝固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放热温度保持不变;GH段时间内物质是固态,放热降温。4.凝固图像三、熔点和凝固点时间/min温度/℃非晶体的凝固图像硬软稀液态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不断降低。4.凝固图像三、熔点和凝固点0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 (标准大气压)由表看出:①不同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②记住冰的熔点是0℃,钨的熔点最高。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 晶体 熔点/℃钨 3 410 银 962 冰 0铁 1 535 铝 660 固态水银 -39钢 1 515 铅 328 固态酒精 -117灰铸铁 1 177 锡 232 固态氮 -210铜 1 083 萘 80.5 固态氧 -218金 1 064 海波 48 固态氢 -259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晶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加热,若停止加热熔化也会马上停止,即熔化过程要吸热。2.非晶体熔化的条件:吸收热量。物质在固态时能量低,在液态时能量高,物质熔化时,是从低能量状态到高能量状态,所以要吸收热量。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是继续吸收热量。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液体在凝固时要放热。3.晶体凝固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凝固点;二是继续放出热量。4.非晶体凝固条件:放热。物质在液态时能量高,在固态时能量低,物质凝固时,是从高能量状态到低能量状态,所以要放出热量。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5.应用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在饮料中加上一些冰块,并不直接加冷水。这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冰块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的更多。北方的秋季,夜间气温会比较低,果农夜间会给果树洒水、农民夜间会给秧苗周围灌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果实秧苗不至于被冻坏。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1.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B.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C.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2. 在炎热的夏天,放在外面的冰会熔化,那么在熔化过程中,冰的温度( )A .降低 B .不变 C .升高 D .先降低后升高B当堂练习3.(多选)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A.该物质在BC段处于液态B.该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约4 minD.该物质是非晶体BC4.(1)根据熔化的图像判断甲、乙固体哪个是晶体?哪个是非晶体?(2)乙的熔点是多少?乙在50℃时处于什么状态?甲乙温度(℃)时间(min)(2)50℃,可能是固体,可能是液体,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答案(1)乙是晶体,甲是非晶体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