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共55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共55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55张PPT)
1.准备好课本、笔、以及练习本。
2.打起精神,坐端正。
3.打开课本10页并背诵:
调查的步骤,
生物的归类方法
同学们做好准备喽:
1.1 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的生活________;
2.生物能________;
3.生物能____ ____;
4.生物能____ ____;
5.生物能____________;
6 生物都有 的特性
7.除 外,生物都由________构成。
需要营养
进行呼吸
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长和繁殖
细胞
  [思维警示] 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其作为生物的主要特征是能繁殖。
提问1
遗传和变异
病毒
病毒也是生物,具有繁殖的功能
(自养和异养)
(需氧和厌氧)
动物的排废方式:呼吸,排汗,排尿
植物的排废方式:呼吸,落叶
有神经系统参与也叫反射
例:膝跳反射,
草履虫趋利避害的应激性,
植物的向阳向肥向水性
例:蜻蜓点水
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给植物松土
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1.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3 .按照生物的用途
生物的归类
—————
—————
—————
—————
—————
—————
—————
—————
—————
动物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其他生物
作物
家禽
家畜
宠物
植物
调查一般方法
1
2
3
清查
人口普查
抽样调查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
自主学习一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自学课本12页的内容,尝试完成以下思考题:
1、什么是生物圈?
2、什么是生态因素?包括哪两类?
3、什么是生物因素?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非生物因素— 光、 温度、 水等
生物因素
仔细观察教材13页图1-12, 找到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分别有哪些。
非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水、土壤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水、土壤
生物因素: 杂草、田鼠、蛇、瓢虫、蚜虫、
蜘蛛、蚯蚓、蚂蚱、土壤微生物等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实验
探究的过程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
阅读14页前三段:鼠妇、黄粉虫、金鱼,找出针对三种生物分别提出了怎样的问题,并标注出来。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1. 提出问题
5.得出结论
4.实施计划
6.表达和交流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1. 提出问题
5.得出结论
4.实施计划
6.表达和交流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
鼠妇
黄粉虫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光会影响黄粉虫的生活吗?
温度会影响鱼的生活吗?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确定实验探究方案
1. 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5.得出结论:
4.实施计划: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6.表达和交流: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光会(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土壤湿度、温度、食物……)
3、制定计划:
(1)材料用具:
10只鼠妇(1只可以吗?)
湿土 铁(纸、塑料)盒
(用多只鼠妇是避免偶然性的产生,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实验装置:
阴暗
明亮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4、实施计划
(1)全班分成10个小组;
(2)把10只鼠妇放进盒子的中央,静置10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明亮处鼠妇数目,记录于表格中(共十次)
阴暗
明亮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4) 观察、记录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阴 暗 6 7 8 9 9 10 10 10 10
10
明 亮 4 3 2 1 1 0 0 0 0
0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5、得出结论
6、表达与交流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喜欢阴暗的地方。
本次实验采用了什么实验方法?怎么样才能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光照不同引起的?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除了光照,温度、水分、食物等其它条件都相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教材15页
1.探究的是光照;此外还有土壤潮湿度、温度等
2.除了光照不同, 其他因素如温度、土壤潮湿度等都相同且要适宜
3.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偶然性, 说服力不大。 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的产生
4.计算各组的平均值,可减少误差。
讨论
1、在设计实验时,应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 外
2、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 _______。
3、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  )
4、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
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
都保持相同,形成了 两种环境的对照。
光照
阴暗与明亮
避免偶然性的产生
C
注意事项:
实验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对照实验
(教材16页)
1. 如何简单理解实验变量?
2.如何简单理解对照实验?
3.在设计对照实验时,你能总结出哪些需要注意的方法原则?例如:
(1)能不能只做一组实验?
(2)能不能同时研究多个实验变量?如:一个实验中既研究光照,还研究水分?
对照实验的原则:
(1)对照原则
(2)重复原则
(3)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步骤 内容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制订计划 ①在纸盒内铺上湿土,以长边中线为界,一侧盖纸板,另一侧盖玻璃板,形成了______ 和 两种环境。
②全班分成多个小组,将相同 的两组鼠妇分别放入两侧中央,静置2分钟。
③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阴暗
重难点突破: 探究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明亮
鼠妇各10只
阴暗潮湿环境
明亮潮湿环境
变量:

控制单一变量
(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鼠妇各10只
阴暗潮湿环境
明亮干燥环境
数量
实验步骤 内容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制订计划 ①在纸盒内铺上湿土,以长边中线为界,一侧盖纸板,另一侧盖玻璃板,形成了______ 和 两种环境。
②全班分成多个小组,将相同 的两组鼠妇分别放入两侧中央,静置2分钟。
③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阴暗
数量
重难点突破: 探究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明亮
提出问题:
变量+对象有影响吗
实施计划 按计划实验,仔细观察现象,认真记录数据。实验结果:明亮处鼠妇数目=各小组第10次数目的 ,同样可得出阴暗处鼠妇数目。
得出结论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处。
表达和交流 实验变量是_ ;取各组平均值可以___ ;用至少十只鼠妇做实验的原因是 。
平均值
有无光照
减少误差
避免偶然性
重难点突破: 探究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重复实验原则
1,设计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对照试验,对照组与实验组有几个变量?
鼠妇可以用1只吗?
求各组平均值的目的
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减少误差
不可以,多只可以避免偶然性的产生。
一个变量,变量是光
提问3
1.单一变量
2.A和B形成对照试验,A或B具有对照作用
3.不可以只用一只或一粒等做实验,避免偶然性的产生
4.重复试验,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1.水的影响
雨季草原
旱季草原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
大雁南飞
晒太阳的蛇
3.阳光的影响
向日葵朝向太阳
比如鱼:背面深、腹面浅
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观察这些松树,思考什么因素影响了它们形态的不同

阔叶林
针叶林
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
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
温度
大耳狐
极地狐
两种狐狸的耳朵和什么非生物因素有关?
阳光
植物的垂直分布;
空气
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活动。
你觉得什么原因导致了沙漠中植物种类少,植株矮小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朝蝇暮蚊”与什么因素有关( )
A.温度 B.光照 C.空气 D.水分
“朝蝇暮蚊”指:苍蝇大早晨就开始活动了,
而蚊子一般在傍晚时分开始活跃。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 . 温度 B. 光照 C.湿度 D. 土壤
B
A
3.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哪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A
4.蚯蚓依靠体表的皮肤呼吸,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这是受到了哪种因素的影响 (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C
如果竹子开花了,死了,熊猫会怎么样呢?
竹子是影响熊猫生活的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
捕食关系
合作关系
竞争关系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寄生关系
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
牛背鹭
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分析下图每一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特点
沙漠中的骆驼
沙漠炎热缺水,骆驼和别的动物不一样,它有高高的驼峰储藏大量的脂肪,当它又渴又饿的时候,脂肪会慢慢分解,变成它需要的营养和水;骆驼平时不出汗,只有体温达到46℃才会出汗;骆驼平时一次能喝下100多升的水,而每天排出的尿不到一升,来保持体内的水分,即使在沙漠上行走一个月也不会感觉渴,这些特点是动物对干旱的适应。
沙漠中的骆驼刺
沙漠地区降雨量少,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它生活的区域有地下水源,骆驼刺的根长得非常长,而且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因而骆驼刺在荒漠中也能得到水,这是植物对干旱的适应。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
海豹是哺乳动物,在寒冷的海域生活,要保持体温,就得有件厚衣服,海豹的皮下脂肪非常发达,可以达到60 mm,这是动物对寒冷的适应。
蚯蚓没有眼睛,善于钻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还有大量的氮、磷、钾,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它每天吃的食物是土壤中的有机杂质,帮助我们处理了垃圾,改善了环境,是人类的好帮手。
蚯蚓疏松土壤
P17 讨论
1、骆驼失水很少,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2、蚯蚓使土壤疏松,还增加土壤的肥力。
P18 练习
1、(1)( )
(2) ( )
(3) ( )
(4) ( )
×
×

×
2、这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1)
农民

三叶草
土蜂
田鼠

传粉
(2)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传粉受影响而减少,牛缺乏食物而受到影响。
4、这种体色叫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使它容易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
5、山羊因为啃食草根,会影响草的生长。如果饲养的山羊过多,就会破坏草场植被。
学习指导一:
阅读教材12页最下面和13页的图1-12,
思考以下问题:
1.生态因素的定义?
2.生态因素分为哪两类?
3.仔细观察图1-12,找到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分别有哪些。
4分钟时间,比一比哪位同学最认真!
课后记
这节课上得不是很理想。临时借鉴了一下其他的教学方法,导致自己的教学进程有了改变。这还是对于教材的不熟悉导致的缺乏信心。另外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还是不能很好的把握,总是担心学生接受不了,不敢放手学生,而且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是很熟悉。还应仔细钻研教材。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