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2遵守规则(共31页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3.2遵守规则(共31页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八年级上册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案例导入
近日热点事件
案例导入
公众人物被爆出偷税漏税的丑闻,已不是个例。近年来多个明星、演艺人员、网红主播等因偷逃税受到惩处的新闻层出不穷。
  “明星逃税,损害的不仅是国家税收,还有中国的法治秩序。”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明星作为高知名度、高收入群体,其团队或个人“处心积虑”偷逃税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普通纳税人产生“不良攀比”效应,从而影响纳税积极性和遵纪守法主动性。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更应珍惜社会公众赋予的“流量”,做正能量的带动者和遵纪守法、积极为国家作贡献的榜样。
案例导入
对于公众人物偷税漏税的行为你怎么看?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公众人物,
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规则遵守法律。
3.2遵守规则
自主学习
预习课本P27-31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二、自觉遵守规则
怎样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三、维护与改进规则
1.我们该如何维护规则?
2.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3.如何改进和完善规则?
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讲授新课
近日,一名网友称,自己在南京旅游,上了地铁后,没来得及戴耳机,手机声音就外放出来了,刚好遇到地铁工作人员路过,就给她开了张“罚单”。
活动一 明辨是非
有人认为地铁车厢内随意使用电子设备外放,是非常打扰他人,极其不文明的行为。

也有人认为,自己刷手机想干嘛就干嘛,是他的自由,他人无权制止。

讲授新课
活动一 明辨是非
在密闭空间中,短视频的魔性配乐、打游戏的电子音乐、剧集的各种激情对白,交织在一起,可以说是让人头疼,避无可避的噪音污染。那些想要短暂休息的人,不得不暂时处理工作的人,对噪音比较敏感的人,处于这种环境里,可以说每分每秒都很难受。
在地铁这样的公共空间里,我们应该共同营造良好有序的公共环境。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 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知识归纳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二、自觉遵守规则
讲授新课
活动一 探究分享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你身边有乘车或驾驶不安全行为吗?
不安全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
面对不安全行为你会怎么做?
知识归纳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怎样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知识归纳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怎样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三、维护与改进规则
讲授新课
活动二 交流感悟
思考:从这个视频中你获得那些感悟?
知识归纳
我们该如何维护规则?
①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②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方法与技能
课本P30
讲授新课
活动二 思考探究
1.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政策会做出调整?
3.我国是如何改进人口政策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口增长势头过快,给土地、经济等造成巨大压力,国家推行计划生育。
由于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减弱,人口结构问题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加深,不利于经济发展。为此,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知识归纳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知识归纳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如何改进和完善规则?
四、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二、自觉遵守规则
三、维护与改进规则
遵守规则
如何维护规则?
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如何积极改进规则?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五、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 “七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促进发展
B.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不做变化
C.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制定新的规则
D.根据实际生活的变化,我们可以调整和完善原有的规则
B
课堂练习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此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
A、不必在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B、多做好事就可以成才
C.要遵守规则,远离不好的事物
D、要注意自己行为的细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
课堂练习
3.小刚骑着自行车刚到十字路口红灯恰巧亮了,这时绿灯方向正好没车,在小刚前面的几个人便没有停车,直接过去了。这时,小刚应该( )
A.“随大流”,与大家一块过去
B.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过去
C.按交通信号灯指示,停车等待
D.走自己的路,无需遵守信号灯
C
课堂练习
4.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条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其含义是( )
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自己的准则办事
②做事要有规矩,懂规矩
③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
④人的社会生活少不了规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课堂练习
5.近年来,仍有一些人“不拘小节”,如:高铁“霸座”,侮辱、殴打公交车驾驶人员等,上述事件中相关人员已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以上事件警醒我们( )
①个人行为应当遵守社会公共规则
②社会进步必然要求牺牲个人自由
③不良行为有可能变为一般违法甚至犯罪
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谢谢欣赏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遵守规则》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课时 遵守规则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遵守规则》共分为三目内容。第一目“自由与规则不可分”重点强调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明确自由必须是规则内的自由;第二目“自觉遵守规则”引导学生该如何去遵守规则,明确了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更需要敬畏规则,树立规则意识;第三目“维护与改进规则”强调了不仅要自己遵守规则,还需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此外,还需要学生明白规则不是一层不变的,要积极参与到规则的改进与完善中。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热爱社会生活,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融入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法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敬畏规则、遵纪守法。健全人格:提高自律能力,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主动维护社会秩序,为改进与完善建言献策。
重点 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
难点 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热点事件导入【播放视频】:官方通报明星偷逃税事件。公众人物被爆出偷税漏税的丑闻,已不是个例。近年来多个明星、演艺人员、网红主播等因偷逃税受到惩处的新闻层出不穷。“明星逃税,损害的不仅是国家税收,还有中国的法治秩序。”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明星作为高知名度、高收入群体,其团队或个人“处心积虑”偷逃税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普通纳税人产生“不良攀比”效应,从而影响纳税积极性和遵纪守法主动性。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更应珍惜社会公众赋予的“流量”,做正能量的带动者和遵纪守法、积极为国家作贡献的榜样。二、思考:对于公众人物偷税漏税的行为你怎么看?三、提示:公众人物偷税漏税,对社会的影响极大,属于违法行为,属于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公众人物,我们都应该自觉遵守规则遵守法律。 分析案例,思考问题并分享自己看法。 通过视频导入近期公众人物偷税漏税的热点事件作为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环节(时间5分钟):预习课本P27-31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二、自觉遵守规则如何做到自觉遵守规则?三、维护与改进规则1.如何维护规则?2.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3.如何积极改进规则?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活动一 明辨是非展示辩论主题:近日,一名网友称,自己在南京旅游,上了地铁后,没来得及戴耳机,手机声音就外放出来了,刚好遇到地铁工作人员路过,就给她开了张“罚单”。 正方认为:地铁车厢内随意使用电子设备外放,是非常打扰他人,极其不文明的行为。反方认为:自己刷手机想干嘛就干嘛,是他的自由,他人无权制止。提示:在地铁这样的公共空间里,我们应该共同营造良好有序的公共环境。1.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 等社会规则的约束。3.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三)知识归纳总结:自由与规则的关系: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二、自觉遵守规则活动一 探究分享(一)观看视频《关于交通安全的采访》,思考问题:1.你身边有乘车或驾驶不安全行为吗?2.不安全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3.面对不安全行为你会怎么做?(二)教师带领总结知识点:怎样做到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三)知识细化:1.他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2.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己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法律。3.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维护与改进规则活动二 交流感悟观看视频《铁路公安机关对霸座者进行处罚》,回答问题。思考:从这个视频中你获得那些感悟?总结:我们该如何维护规则?①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②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方法与技能:P30学习劝导的技巧。 活动二 思考探究(一)材料展示《人口政策的变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口增长势头过快,给土地、经济等造成巨大压力,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由于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减弱,人口结构问题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加深,不利于经济发展。为此,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二)思考探讨:1.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政策会做出调整?3.我国是如何改进人口政策的?(三)提示: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四)归纳总结知识点:1.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2.如何改进和完善规则?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根据提纲,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分好正反两组辩论组,参与谈论辩驳。根据自己的看法感悟,总结归纳出课本的知识点观看视频,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及时做好笔记。观看视频,参与思考并分享感悟。阅读材料,合作探讨问题并分享出来。 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养成独立思考、生成疑问、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辩论的方式,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性,帮助其更好的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结合教材直接归纳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看同龄人关于关于交通安全问题的采访,有助于从中获得启发,明确遵守规则的方法。通过真实的案例创设情境,更有助于引导学生将维护规则的方法理论运用于生活实际中。通过人口政策变化的材料来引导学生明确规则不是一层不变的。同时通过探讨我国如何改进人口政策问题,也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课堂小结 1.邀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2.回顾本节知识点,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学生谈收获,并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 学生谈收获可以更清晰的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表达能力。
课堂练习 选择题训练1. “七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B )A.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促进发展B.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不做变化C.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制定新的规则D.根据实际生活的变化,我们可以调整和完善原有的规则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此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D )A、不必在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B、多做好事就可以成才C.要遵守规则,远离不好的事物D、要注意自己行为的细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小刚骑着自行车刚到十字路口红灯恰巧亮了,这时绿灯方向正好没车,在小刚前面的几个人便没有停车,直接过去了。这时,小刚应该( C )A.“随大流”,与大家一块过去 B.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过去C.按交通信号灯指示,停车等待 D.走自己的路,无需遵守信号灯4.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条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其含义是( )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自己的准则办事②做事要有规矩,懂规矩③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④人的社会生活少不了规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近年来,仍有一些人“不拘小节”,如:高铁“霸座”,侮辱、殴打公交车驾驶人员等,上述事件中相关人员已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以上事件警醒我们( C )①个人行为应当遵守社会公共规则 ②社会进步必然要求牺牲个人自由 ③不良行为有可能变为一般违法甚至犯罪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