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4.12家庭的记忆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上册4.12家庭的记忆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2.《家庭的记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
2.能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发生的大事。
3.深化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4.通过两代人的生活对比,感受到祖国的快速发展,知道家庭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祖国的繁荣富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呼;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发生的大事;能运用多种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了解父辈的童年生活。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对应的称呼;深化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知道家庭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受家国情怀。
学生准备
1.学生准备家人合影照片,或多张家人照片。
2.学生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庭中发生的大事,并制作一份“家庭大事记”表格。
3.学生采访、调查父辈的童年生活。
教师准备
1.用彩色卡纸制作“我的家庭幸福树”。
2.制作PPT,准备儿歌《家庭礼貌称呼歌》。
3.搜集学生的作品,在课堂中展示。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课前,我们一起重拾小时候的记忆,共唱一首儿歌。(播放《家庭称呼礼貌歌》。)从儿歌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这首儿歌是我们对家庭称呼的最早启蒙。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探究家庭的本质,走进家庭的记忆。(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究,学习新知。
(一)家庭称呼挑战赛
活动一、绘家庭幸福树,知成员关系。
1.“家庭”就像一棵大树,家里的每个人就像是树的枝丫。(板贴幸福树)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树上缺少了什么呢 你可以把余下的部分正确板贴上来吗?
(重点区分表亲和堂亲的关系。
预设1:学生全部板贴对,采访如何分清堂亲和表亲的关系。顺势引出知识点。
预设2:学生没有板贴对,指生纠正,或引导学生思考堂亲和自己姓氏一样,表亲和自己姓氏不一样。
预设3:若是其他地方出现问题,请学生纠正。)
2.每一位家庭成员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你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关系吗?还有哪些人是这样的关系呢?(指生回答)
4.那妈妈和外婆又是什么关系?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关系吗?
5.你还发现了图中的哪些关系?(姐妹、兄弟、叔侄等......)图中的关系还有很多很多。家庭是纽带,连接家庭里的每一个人。
活动二、过中秋佳节,分美味月饼。
中秋节到了,亲戚们都来到小丽家中过节。晚饭前,小丽要为大家分月饼,作为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小丽应该如何邀请亲戚吃月饼呢?
情景一、妈妈的哥哥正坐在茶几旁喝茶。
情景二、姑姑的儿子正在打游戏。
情景三、爸爸的弟弟正在看相册。
师生分角色完成对话。
通过刚才分月饼的小故事,老师知道大家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敢不敢进一步接受老师挑战?
活动三、家庭称呼挑战赛,评选班级智多星。
请听规则:
挑战赛共分两轮。第一轮为必答题。每组成员的三号同学依次回答问题,答对为小组积一分,答错不积分。第二轮为抢答题,最先举手的同学抢到答题权,答对积两分,答错不积分。最终积分最多的小组被评为“智多星组”。
(PPT出示题目,学生帮忙计分。)
(在抢答题“爸爸的兄弟的孩子是我的( )”中,请学生梳理关系,得出结论。)
通过统分,得出积分最高的小组,荣获“智多星组”称号。
活动四、介绍家庭成员,分清家庭组成。
1.以上,是我们的亲属“大家庭”。平时陪伴我们最多的,还是我们的“小家庭”。有几位同学想和我们一起分享他的家庭,请看大屏幕。请**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他的家庭成员。(选择“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四世同堂”三组家庭模式。若家庭模式不全,则用图片进行补充。)
2.介绍关于家庭分类知识点。
(二)“家史”小调查
活动一、家庭大事我知道,做份报表留纪念。
1.出示教师制作的“大事记表”,学生观察学习,教师运用了时间轴的形式记录时间,其中加上了配图和文字。配图是一些能够说明事情的证件照片,这是属于查找资料。
2.学生组内分享自己制作的“家庭大事记表”,组内评选出优秀的事记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做好评价准备。教师指导:获取信息靠“调查”,“调查”的方法有很多。评价具体如下:
态度大方自然 表现形式多样 按照时间排序 内容充实具体 主动获取信息
4.预设: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会有学生提到家人去世等情况。教师积极引导:
同学们,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修课,它教我们学会珍惜。但家人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与我们同在。他是春天的细雨,是夏日的骄阳,是秋高气爽,也是冬雪漫天。你在,他们就永远都在。
活动二、小记者在行动,父母童年我了解。
1.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一些家庭大事。那你了解父母的童年吗?你与父母的童年有什么不同呢?请看小记者王梓潼发来的报道。
梓潼从四个方面采访了妈妈的童年生活,有同学可以根据她这四个问题,来采访一下梓潼的童年吗?
2.你还从哪些方面采访了父母的童年生活?(指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互相补充,不要重复。)归纳:这是从不同的事情上体现出了父母的童年生活。
3.丽丽也比较了爸爸和自己的童年,她是围绕什么进行访问的?她问了关于书的几个方面?归纳:我们也可以从一件事情的不同角度去进行采访。
4.比较父母和自己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父母小时候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我们的生活物质更丰富、精神更富足。
那是什么原因使得短短三四十年中,两代人的童年差异如此之大呢?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教师归纳:我们的童年比着爸爸妈妈的童年,精彩很多,这是因为我们国家在发展。国强盛,家安康,我们就会更幸福!
三、聆听习近平主席教诲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每一个家庭的安定和睦。习近平总书记是这样说的......(播放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四、总结回顾
本节课,对于家庭,我们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请学生进行总结本课所学。
五、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的调查方法,继续调查家庭中发生的大事,完善“家庭记事表”。
2.继续采访家人,从不同事件或者同一事情的不同角度对比童年生活。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