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 学期 秋季
课题 15.搭船的鸟
教科书 书 名:(统编)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正确书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2个词语。 2.能正确朗读描写翠鸟的语句,说清楚“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的观察所得,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描写翠鸟的语句,说出“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的观察所得,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难点: 说清楚“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的观察所得,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说出作者观察到的翠鸟捕鱼的过程。 2.读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结合旁批,进一步了解观察与介绍小动物的方法。 3.完成“初试身手”:观察某一小动物,尝试仿写片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在回乡下外祖父家的途中,在船上看见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作者仔细观察了翠鸟的外貌。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点拨:见到美丽的新朋友,小作者心中有了一些疑问。自己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抓住捕鱼的动作,体会捕鱼时的动作敏捷 (一)出示第四自然段,了解作者观察到了什么 1.提问:翠鸟站在那里做什么呢?满怀着对新朋友的好奇,作者有目的地,继续留心观察着这只彩色的小鸟。自己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想作者又观察到了什么? 2.组织学生交流: 预设:作者观察了翠鸟捕鱼的情景。 追问:你觉得作者观察得怎么样?为什么这样认为? 观察对象翠鸟观察时间去外祖父家的途中观察地点船上 观察所得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长嘴是红色的。它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嘴里衔着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吞下了鱼。
预设:作者观察得很细致,他看到翠鸟先是冲进水里,等它飞起来时,嘴里衔着一条小鱼。然后它站在船头,吞下了小鱼。 预设:作者观察得很仔细。翠鸟从水里飞起来时,嘴里衔着一条小鱼,“衔”就是含着,不是使劲地咬。他还观察到翠鸟是把小鱼整个儿地吞下去,而不是细嚼慢咽。 预设:句子中的“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这些词也看出翠鸟捕鱼时动作干脆利落。 【说明:继续借助观察记录表,了解作者的观察所得。聚焦翠鸟捕鱼的场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播放视频,体会翠鸟捕鱼的动作敏捷 1.点拨:让我们一块儿来观赏翠鸟捕鱼的视频。 2.组织学生交流 3.出示《翠鸟》片断: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点拨:看来翠鸟捕鱼动作真是迅速、敏捷,就像作者写的那样。翠鸟,这一生活在水边的小鸟受到许多人的喜爱。这是另一位作者笔下的翠鸟捕鱼的情景。读读这两个自然段,你觉得他观察得怎么样? (2)组织学生交流,发现《翠鸟》中对翠鸟捕鱼动作观察的细致。 预设:我觉得他观察得也很仔细,他不仅观察了翠鸟,还把小鱼悄悄露出水面,吹小泡泡的机灵样子都看清楚,写了下来。 预设:翠鸟捕鱼时的动作,这位作者也观察非常仔细。尽管小鱼机灵,可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小鱼刚把头露出水面,翠鸟就立刻行动,“蹬开苇秆”“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翠鸟的反应实在是太迅速了。 4.提问:翠鸟捕鱼如此快速、敏捷,两位作者为什么都能观察得这样清楚呢? (1)组织学生交流,发现两篇文章作者观察的细致。 预设:我觉得作者眼睛像摄像机一样,把翠鸟捕鱼的情景细细地记录下来了。 预设:因为作者全神贯注地看翠鸟捕鱼,所以才能把捕鱼的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看得那么清楚。 预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作者的疑问,他想解决这个疑问,于是就仔细观察。越仔细,看得越清楚。 (2)点拨:课文中的“我”想知道翠鸟站在船头做什么。他有目的、用心、细心地观察,就把翠鸟捕鱼时瞬间的动作都看得一清二楚。作者通过观察,知道了翠鸟不是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它静悄悄地站在船头,是要找准时机捕鱼吃呢。 (三)学习总结: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了一个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因为细致观察,他对这位新朋友,有了新发现。让我们把课文完整地读一读,感受旅途中因翠鸟的突然出现带来的惊喜、好奇与快乐。 【说明:通过观看翠鸟捕鱼的视频,直观形象地了解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迅速。同时激发学生思考:翠鸟捕鱼如此快速、敏捷,作者为什么都能观察得这样清楚呢?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细致观察、留心观察。】 三、学习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例文引路 (一)出示例文,了解作者观察的内容 1.出示例文,引导学生借助旁批和课后提示读懂例文:同样是写动物,昨天我们回家读了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那作者观察到小狗的哪些行为,让人觉得特别淘气可爱呢?读读例文和旁批,把你觉得它可爱淘气的部分用横线画出来。 2.组织交流,体会作者的留心观察。 预设:作者观察到小狗认字时,学念“狗”时叫得最欢,小狗的行为挺可爱的。 预设:作者观察到小狗会用不同的叫声表示不同的意思,很可爱。 预设:小狗的淘气表现在它竟然喜欢同火车赛跑。 3.点拨:《我家的小狗》记录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小狗的有趣表现。例文主要写了“王子”识字和同火车赛跑这两个事例。正因为留心观察,小作者才能记录下小狗有趣的行为和其他有意思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王子”的淘气可爱。 (二)拓展延伸,交流生活中的观察所得。 1.提问:生活中,你观察过什么小动物吗?有什么发现呢? 2.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留心观察。 预设:过生日时,奶奶送了我一只小鸭子。它全身黄黄的,毛茸茸的。有一张扁扁的小嘴,枫叶般的脚蹼,走起路来左摇右摆。 预设:我们家养了一只小乌龟。我不仅观察了它的样子,还用心看了它怎么吃食物的。有一次,我把虾肉扔到罐里,小乌龟伸长脖子,咬住虾肉,头一伸一缩地,吃得津津有味,太可爱了。 3.总结:走近小动物,留心听听它们的声音、看看它们的样子,细致观察它们的行为和其他表现,能让我们对它们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说明:将同样是写动物的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提前到这里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正是因为作者的留心观察,才能记录下小狗有趣的行为和其他有意思的表现。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细致观察,留心观察的人,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四、写字指导 1.出示“亲、吞”,引导发现生字上下两部分的特点。 2.播放微课视频 3.学生书写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第三题和第四题。 2.仔细观察一种植物或水果,用几句话将观察所得写下来。 【板书设计】 留心观察 外貌 羽毛 翠绿(翅膀带着一些蓝色) 仔细观察 美丽 嘴 红色 长 15. 搭船的鸟 翠鸟 动作 敏捷 冲 飞 衔 站 吞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 学期 秋季
课题 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 名: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说出作者观察到的翠鸟捕鱼的过程。 2.读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结合旁批,进一步了解观察与介绍小动物的方法。 3.完成“初试身手”:观察某一小动物,尝试仿写片段。
课前学习任务
1.读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想一想:作者观察了小狗的哪些表现? 2.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填写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观察目的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所得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1.作者继续观察到什么?为什么能把观察所得写得如此清楚? 2.借助表格,说说作者观察所得。 观察对象翠鸟观察时间去外祖父家的途中观察地点船上 观察所得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长嘴是红色的。它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嘴里衔着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吞下了鱼。
【学习任务二】 1.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的捕鱼过程一步步写得如此清楚? 2.读习作例文,边读边想,同样观察小动物,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出小狗的淘气可爱? 【学习任务三】 1.生活中,你观察过什么小动物吗?有什么发现呢?
推荐的学习资源
1.《翠鸟》片断: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2.推荐描写植物或水果的文章。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 学期 秋季
课题 15.搭船的鸟(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 名:(统编)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作业练习
仔细观察一种植物或水果,用几句话将观察所得写下来。 观察对象观察目的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所得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