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三年级下册《不一样的物体》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象版三年级下册《不一样的物体》单元作业设计

资源简介

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信息
科学 三年级 第二学期 大象版 不一样的物体
单元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组织方式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第五单元第一课 不一样的物体
2 第五单元第二课 固体
课时
3 第五单元第三课 液体
信息
4 第五单元第四课 气体
5 第五单元第五课 混合的物体
6 第五单元第六课 变化的物体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学习内容 3-4 年级学习目标
通过比较观察,能够直接观察到三
固体、液体、气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表 种物态的特征,引出固体、液体、气体
现出来的一些现象
等科学名词。
用长、宽、高来描述物体的大小 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
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固体 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液体 知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的
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气体 知道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
形状和体积。
根据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将两种混
物体的混合与分离 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如分离沙和
糖、铁屑和木屑等。
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
物质的物理变化 化,如被切成小块、被挤压、被拉伸,
纸被撕成小片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
改变。
(二)教材分析
1. 知识框架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
不一样的物体
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能流动
测量大小用长、宽、高等数值描述
固体 测量质量用克、千克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测量工具:机械台称、米尺、卷尺
不一样的物体
测量液体的体积工具:量杯、量筒
液体
读取示数的方法:工具放平,视线与杯内液面最低处
保持水平
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有一定的质量
混合的物体:把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的方法叫物质的分离变化的物体:形状发生改变的物体,物质不发生改变
2. 内容内在逻辑分析
本单元主要承担“搜集证据”探究要素能力培养。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探索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了解人类对物质的利用。都是围绕“不一样的物体”这一主题设计的。前四课是研究三种不同物态的相对特征;《混合的物体》研究的分离技术则是对不同物体的不同性能的利用;《变化的物体》研究的则是人们根据需要改变物体,让物体变得不同。
本单元首先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直接对比观察,让学生知道固体有固定形状、液体和气体能流动但没有固定的形状等能够直接观察到的物态特征。引导学生描述固体、液体、气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比如水面总是保持水平的现象。同时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并学会用长、宽、高来描述物体的大小;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通过用数字描述物体的大小和质量,理解固体具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学习测量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学习使用确定的数据描述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理解液体具有确定的质量和体积从而培养学生相对准确的观察和测量能力。通过设法验证气体是否有质量和探究气体是否有确定的体积从而理解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体积。了解人类对物体和材料的处理加工和利用,能够根据物体或材料的一些特征和性能将两种混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最后通过探究物质的物理变化,能够描述常见的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知道有些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了变化,如被切成小块、被挤压、被拉伸,纸被撕成小片等,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进一步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尝试的探究精神。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对固体、液体和气体并不是一无所知。平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他们形成一些直接的感知。基于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认知经验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观察、比较来进一步形成对固体、液体、气体的相关特征的科学认知。体积和质量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学习具有一定难度。“固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这是固体和液体相对气体而言特有的属性。作为三年级的孩子,要理解这一属性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认知。比如,首先建立质量和体积的概念。而亲身学习测量固体的体积和质量是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和质量概念的必由途径。在实际测量中感知液体的物态属性,是一种最直接的感知活动。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1.通过不同物体在不透明瓶子里撞击的声音来进行物体的分类,激发学生对如何判断不同物体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观察并比较一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知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会准确描述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大小、轻重等特征;会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大小,会用长、宽、高等数值描述物体的大小;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认识 克、千克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常用单位;了解日常生活中测量物体的工具,一般有皮尺、卷尺、机械台秤等。
3.了解液体的特点,会用工具测量液体的质量;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有量杯和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杯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通过比较测量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与测量固体的不同来证明液体有哪些特征。
4.通过实验了解气体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没有确定的体积,但是有质量;进而整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明白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5.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把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开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列举生活中的物质分离方法。了解生活中更多物质分离的方法和技术,能够分离生活中简单的混合物质。
6.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后,物体中的物质不会发生改变;能够根据物体的变化来确定物体中物质是否变化;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1.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
2.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作业设计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教学的自然延伸与有效补充。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不仅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还能达到教与学和谐完美的统一。鉴于这样的认识,我将围绕“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分层、育人、因材施教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设计,着眼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全面提升,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点,提升课堂质量。
作业设计的分层化、多元化、合作性和激励性是我此次设计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我认为,真正的作业布置不该是传统模式下的做题,而应该是根据新课改的需要,通过作业引导、激励学生,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根据“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生科学作业分层布置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因此,参照《教师用书》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单元的知识点和本单元内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三项:基础巩固题+拓展提升题+创新设计类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精彩的作业设置能唤醒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浓厚的课后学习氛围,所以,我设置了闯关模式:星力挑战。
我在每一关设置的小题后面附有不同星力值,学生通过自己的自由组合累计获得的星力值可以兑换相应的小太阳,以此方式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一)作业内容
1.星力挑战第一关( )
给这些物体分分类,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肥皂 白酒 椰汁 橡皮 墨水 直尺 空气
固体
液体
气体
2.星力挑战第二关( )
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果汁是液体。 ( )
②杯中的水面总是保持水平的状态。( )
③固体可以直接放在桌面上,液体也可以。( )
④面对转动的电扇,我们能够感觉到空气在流动。( )
⑤小明手里的气球是圆形的,所以里面的气体有确定的形状。( )
3.星力挑战第三关( )
设计你的专属“活动记录表”:找一些生活中的固体和液体,细心观察,发现和
提出问题,把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寻找答案。(下图仅供参考)
观察提示:
1.把固体摆放在桌上,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状。
2.观察容器里的液体,想一想,它们能直接摆到桌子上吗?它们有固定的形状吗?把它们倒到不同形状的容器里验证自己的想法。
3.倾斜容器,观察液体的液面,描述你发现的现象。想一想,如果是固体会出现这种现象吗?实际观察一下,验证自己的想法。
4.观察周围的空气,说一说它和液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活动记录表
4.星力挑战第四关( )
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
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二)时间要求及对应学
题目序 题目类型 完成时间 难度

1 基础类(必做) 2 分钟 ☆☆
2 基础类(必做) 3 分钟 ☆☆
3 巩固提升类(选做) 8 分钟 ☆☆☆
4 创新类(选做) 8 分钟 ☆☆☆
(三)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通过基础练习,让学生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掌握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角色扮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能通过具体的练习,掌握所学知识并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个人专属“活动记录表”的形式,用观察并且加以提示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醒学生观察要完成的任务项目,还能让观察和交流变得有条不紊。
从儿童的视野选择作业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方法,展开研究。充分调动和利
用了学生积累的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了梳理和重新“认证”,成功地进行了科学“注册”。
4.深化理解所学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过程,以动态生成的方式完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自评 同学评 家长评 老师评
完成练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 中能积极参与,对 ☆☆☆ ☆☆☆ ☆☆☆ ☆☆☆
科学有好奇心和
求知欲
能通过具体的行
作业 动完成练习,掌握
知识技能 所学知识并具有 ☆☆☆ ☆☆☆ ☆☆☆ ☆☆☆
评价
独立分析问题和
设计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会从科学
的角度发现问题
和提出问题,综合
问题解决 运用科学知识解 ☆☆☆ ☆☆☆ ☆☆☆ ☆☆☆
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增强应用意
识,提高实践能力
附参考答案:
1.固体:肥皂 橡皮 直尺 空气
液体:白酒 椰汁 墨水
气体:空气
2.①√ ②√ ③╳ ④√ ⑤╳
第二课时
(一)作业内容
1.星力挑战第一关( )
小小裁判官,对的打√,错的打×。
①物体的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
②玻璃被敲碎后,质量会变小。 ( )
③我们可以用直尺测量课本的大小。 ( )
④物体的质量又称“重量”,这也是种规范的说法 。( )
⑤天平是常见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
2.星力挑战第二关( )
如何使用天平测一个苹果的
质量?
3.星力挑战第三关( )
如何表示物体的体积?
(二)时间要求及对应学
题目序 题目类型 完成时间 难度

1 基础类(必做) 3 分钟 ☆☆
2 巩固提升类(选做) 4 分钟 ☆☆
3 创新类(选做) 8 分钟 ☆☆☆
(三)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角色扮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能通
过具体的练习,掌握所学知识并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大家都认识苹果但如何使用天平测它的质量呢?从儿童的视野选择作业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方法,展开研究。
3.深化理解所学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过程,以动态生成的方式完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自评 同学评 家长评 老师评
作业
完成练习的过程
评价
中能积极参与,对 ☆☆☆ ☆☆☆ ☆☆☆
设计 情感态度 ☆☆☆
科学有好奇心和
求知欲
能通过具体的行
动完成练习,掌握
知识技能 所学知识并具有 ☆☆☆ ☆☆☆ ☆☆☆ ☆☆☆
独立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会从科学
的角度发现问题
和提出问题,综合
问题解决 运用科学知识解 ☆☆☆ ☆☆☆ ☆☆☆ ☆☆☆
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增强应用意
识,提高实践能力
附参考答案:
①√ ②╳ ③√ ④╳ ⑤√
提示: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②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中间,这时横梁平衡。③把苹果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到指
针恢复平衡。
苹果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在刻度数值
3.长Ⅹ宽Ⅹ高
第三课时
(一)作业内容
1.星力挑战第一关( )
小法官判对错
①使用量杯测量液体体积时,要将量杯放置平稳。( )
②量杯和量筒的形状不同,测量液体体积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③测量液体的质量得用杯子将液体装起来,测量它的体积可以不用杯子装起
来。( )
④将液体装在量杯里,置于天平左盘,然后读取天平测量出的质量,所得的
数值就是液体的质量。( )
2.星力挑战第二关( )
如果想比较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该怎么做呢?
3.星力挑战第三关( )
如何测量下面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二)时间要求及对应学
题目序 题目类型 完成时间 难度

1 基础类(必做) 3 分钟 ☆☆
2 巩固提升类(必做) 8 分钟 ☆☆
3 创新类(选做) 8 分钟 ☆☆☆
(三)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角色扮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能通
过具体的练习,掌握所学知识并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大家对果汁都很熟悉入手,从儿童的视野选择作业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方法,展开研究。
3.通过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深化理解所学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过程,以动态生成的方式完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自评 同学评 家长评 老师评
完成练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 中能积极参与,对 ☆☆☆ ☆☆☆ ☆☆☆ ☆☆☆
科学有好奇心和
求知欲
能通过具体的行
作业 动完成练习,掌握
知识技能 所学知识并具有 ☆☆☆ ☆☆☆ ☆☆☆ ☆☆☆
评价
独立分析问题和
设计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会从科学
的角度发现问题
和提出问题,综合
问题解决 运用科学知识解 ☆☆☆ ☆☆☆ ☆☆☆ ☆☆☆
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增强应用意
识,提高实践能力
附参考答案:
1.①√ ②√ ③╳ ④╳
提示:方法多样,如溢水法测体积、天平测质量等;3.方法多样,如溢水法等;
第四课时
(一)作业内容
1.星力挑战第一关( )
我会选。
①放气后的气球与放气前相比,质量会(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②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同之处是( )。
A.都会流动 B.都能被压缩 C.都有质量
③空气可以被压缩,说明空气( )。
A.没有确定的体积
B.占据空间
C.没有确定的质量
2.星力挑战第二关( )
整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说一说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不处。
物态 质量 形状 体积
固体
液体
气体
3.星力挑战第三关( )
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验证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纸杯、水、水槽、纸团
设计方案 1:杯子竖直扣入水底,塞在杯中的纸团会湿吗?
你猜想一下,纸团会湿吗?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2:把纸团塞入杯子中,斜扣入水底,再拿出来观察。
结果:_____________。
(二)时间要求及对应学
题目序 题目类型 完成时间 难度

1 基础类(必做) 2 分钟 ☆☆
2 巩固提升类(必做) 8 分钟 ☆☆☆
3 创新类(选做) 10 分钟 ☆☆☆
(三)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在生活经验中获得了一定的直接经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用可爱图片吸引
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型。
2.通过整理三者之间的特点,让学生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掌握本节课需要学
习的知识点。
3.关于气体质量和体积的研究难度相对较大,特别是让学生能猜想到空气没有确定的体积难度更大。但实验倒是简单明了,能让学生直接感知到。
(四)作业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自评 同学评 家长评 老师评
完成练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 中能积极参与,对 ☆☆☆ ☆☆☆ ☆☆☆ ☆☆☆
科学有好奇心和
求知欲
能通过具体的行
作业 动完成练习,掌握
知识技能 所学知识并具有 ☆☆☆ ☆☆☆ ☆☆☆ ☆☆☆
评价
独立分析问题和
设计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会从科学
的角度发现问题
和提出问题,综合
问题解决 运用科学知识解 ☆☆☆ ☆☆☆ ☆☆☆ ☆☆☆
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增强应用意
识,提高实践能力
附参考答案:
①B ②C ③A
物态 质量 形状 体积
固体 有 有确定的形状 有确定的体积
液体 有 无确定的形状 有确定的体积
气体 有 无确定的形状 无确定的体积
方案 1:纸团不会湿,因为杯中没有空气;方案 2:结果:纸团会湿,因为杯中有空气。
第五课时
(一)作业内容
1.星力挑战第一关( )
快乐 A、B、C 精心选一选,你是最棒的!①要分离绿豆中的糠,我们可以用( )。
A.吹风机吹 B.磁铁吸 C.筛子筛
②用水淘米利用了( )的特性。
A.米屑会浮在水面,米会沉在水底
B.米屑会沉在水底
C.米会浮在水面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可以用筛子筛来分离沙子和豆子
B.我们可以用磁铁来分离木屑和铁钉
C.我们可以用水溶解来分离沙子和铁屑
2.星力挑战第二关( )
查阅资料:
海盐是如何制作的?
3.星力挑战第三关( )
和同伴尝试如何净水?(下图仅供参考)
(二)时间要求及对应学
题目序号 题目类型 完成时间 难度
1 基础类(必做) 2 分钟 ☆☆
2 巩固提升类(选做) 8 分钟 ☆☆☆
3 创新类(选做) 10 分钟 ☆☆☆
(三)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通过基础练习,让学生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掌握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2.走进生活,通过调查或查找资料了解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分离物质的技术。
了解更多的物质分离方法和技术。
3.实验就近原则,贴近学生生活,从儿童的视野选择作业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方法,展开研究。
(四)作业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自评 同学评 家长评 老师评
完成练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 中能积极参与,对 ☆☆☆ ☆☆☆ ☆☆☆ ☆☆☆
科学有好奇心和
求知欲
能通过具体的行
作业 动完成练习,掌握
知识技能 所学知识并具有 ☆☆☆ ☆☆☆ ☆☆☆ ☆☆☆
评价
独立分析问题和
设计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会从科学
的角度发现问题
和提出问题,综合
问题解决 运用科学知识解 ☆☆☆ ☆☆☆ ☆☆☆ ☆☆☆
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增强应用意
识,提高实践能力
附参考答案:
① A ② A ③ C
查阅资料
提示:可以借助沙子进行物理过滤,方法多样。
第六课时
(一)作业内容
1.星力挑战第一关( )
快乐 ABC:
①苹果去皮切块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苹果的形状 B.苹果的大小 C.苹果中的物质
②冰糖敲碎后,发生变化的是( )。
A.冰糖中的物质 B.冰糖的形状 C.冰糖的味道
③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萝卜切成块后,其中的物质发生了变化
B.棉花被纺成棉线后,其中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C.纸片被撕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
2.星力挑战第二关( )
(1)填填看
①清洗和去皮都是________的方法。
②切割让水果的________和________发生了改变。
③木材变成桌子,物质________发生变化。
(2)我来判断
①可乐罐被压扁后,其中的物质发生了变化。 ( )
②木材制作成桌子后,木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
③纸被剪成窗花后,只有形状发生了变化,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
3.星力挑战第三关( )
同学们自己制作一杯饮料,思考在制作饮料的过程中物质是否发生变化。(下图仅作参考)
(二)时间要求及对应学
题目序号 题目类型 完成时间 难度
1 基础类(必做) 3 分钟 ☆☆
2 基础类(必做) 5 分钟 ☆☆
3 创新类(选做) 10 分钟 ☆☆☆
(三)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通过快乐 ABC、填空、判断等基础练习,使知识点重新梳理,让学生更加清晰,
更加深刻地掌握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2.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饮料是大家生活中最常见的,但是如何制作的呢?从
儿童的视野选择作业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四)作业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自评 同学评 家长评 老师评
完成练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 中能积极参与,对 ☆☆☆ ☆☆☆ ☆☆☆ ☆☆☆
科学有好奇心和
求知欲
能通过具体的行
作业 动完成练习,掌握
知识技能 所学知识并具有 ☆☆☆ ☆☆☆ ☆☆☆ ☆☆☆
评价
独立分析问题和
设计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会从科学
的角度发现问题
和提出问题,综合
问题解决 运用科学知识解 ☆☆☆ ☆☆☆ ☆☆☆ ☆☆☆
决简单的实际问
题,增强应用意
识,提高实践能力
附参考答案:
1.① C ②B ③ A
2.(1)① 物体分离 ②大小 形状 ③ 没有
(2)① ╳ ②√ ③ √
3.制作饮料的过程中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
《不一样的物体》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20 分钟
姓名: 班级: 评价等级: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哪些知识呢?今天啊,就
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吧!欢迎来到单元测试的挑战现场!
第一关 快乐 A、B、C
精心选一选,你肯定很棒!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物体大小的工具是( )
A.卷尺 B.皮尺 C.戒尺
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应放在天平的( )
A.左盘 B.右盘 C.左盘或者右盘
3.水、石头、空气之间的相同之处是都有确定的( )
A.形状 B.质量 C.体积
4.下列属于固体的是( )
A.果汁 B.房顶上的炊烟 C.计算器
5.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 )
A.砝码质量
B.砝码质量加游码所在刻度数值
C.游码所在刻度数值
6.充足气的气球与瘪的气球相比,质量会(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7.堵住注射器的下端,用力压装有空气的注射器,会发现按压到一定程度,注射器就压不下去了,这说明( )
A.空气可以被压缩 B.注射器的质量不好 C.空气是有质量的
8.苹果去皮,切成块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水果中的物质 B.水果的形状 C.水果的大小
第二关 知识擂台
认真填一填,你一定能行!
1.测量液体体积时必须要使用_________。
2.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数值来描述
它的大小。
3.我们可以测量固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_。
4.液体会________,没有确定的_________,但它具有确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
所以我们能够测量出它的确定数据。
5.物体所含物质的________称为物体的质量。
6.如果面粉和绿豆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将两者分离开来。
7.切割让水果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发生改变。
8.小木块、小石子粉笔等都是_________;水、牛奶、饮料等都是_________;空气、
水蒸气等都是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常用单位。
10.空气和液体一样是________的,没有确定的________,所以不能用尺子测量。
第三关 评判专家
细心想一想,你定能判断准确。
1.空气没有确定的质量,但有体积。( )
2.气球有各种形状可以证明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
3.清洗和去皮都是物体分离。( )
4.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要将量筒放置平稳。( )
5.纸烧成灰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
6.将纸箱子折叠后,质量会变小。( )
7.可以用筛子筛将绿豆和沙子分离开来。( )
8.用吹风机吹可以将大米和稻壳分离开来。( )
9.木材制作成桌子后,木材中的物质发生了改变。( )
10.使用天平时,游码应放在标尺右端的零刻度线处。( )
第四关 探究应用
细心探一探,你定能找到办法。
将黄豆、沙子、小米混合后,如何将他们分离?
(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对应单 对应学 完成时
序号 类型 元作业 难度 来源
了解 理解 应用 间
目标
1 选择 1、2、3、 √ 容易 原创
4、6
2 填空 1、2、3、 √ 容易 原创
4、5、6
20 分钟
3 判断 1、2、3、 √ 容易 改编
4、5、6
4 探究 5 √ 中等 原创
(三)评价设计
《不一样的物体》单元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第一关 快乐 A、B、C
1.C 2.A 3.B 4.C 5.B 6.A 7.A 8.A
第二关 知识擂台填空
1. 容器 2.长 宽 高
4.流动 形状 体积 质量 5.多少
7.大小 形状 8.固体 液体 气体
3.体积 质量
6. 筛子筛
9.克 千克
10.流动 形状
第三关 评判专家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2.√
3.√
4.√
5.╳
6. ╳
7.√
8.√
9.╳
10.╳
第四关 探究应用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